市场设计修复者

时间:2022-08-05 08:47:01

市场设计修复者

【人物简介】

埃尔文·罗斯出生于1951年12月19日,美国经济学家,1971年从哥伦比亚大学运筹学专业毕业。1998年赴哈佛大学任教至今,目前在哈佛商学院担任乔治·冈德经济与工商管理学教授。罗斯在博弈论、市场设计和实验经济学领域做出显著贡献,代表作是《经济学中的实验室实验:六种观点》。他最为著名的设计是“全国住院医生配对程序”,通过这一程序,每年美国约有20000名医生找到了心仪的医院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起点。他还帮助设计了纽约高中配对系统,每年有约9万名高中生通过这一系统择校。

10月15日凌晨,埃尔文·罗斯接到来自瑞典诺贝尔奖委员会的电话: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由他和劳埃德·沙普利共同获得,以奖励他们提出的“稳定分配理论和市场设计中的实践”学术贡献。

罗斯随后接受《斯坦福邮报》记者采访时说:“事实上,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对整个体系的褒奖。”他所言的体系,也是诺贝尔经济学近年来最为关注的领域:博弈论。

自1994年约翰·纳什以博弈论研究获得当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后,19年来有六届经济学奖均授予研究该领域的经济学者。虽然近年来博弈论成为各行各业的“显学”,但这些应用多浮于口头,很多人被博弈论里面大量的数学公式和图表吓到,觉得这项体系是一个“空中楼阁”。而罗斯用自己的研究及应用打破了这些误导。

“我觉得经济学还是要事关真实的生活。”他说。

罗斯所研究的稳定分配理论和市场设计中的实践,的确被用于解决真实生活中的诸多问题。比如,学生必须与学校相匹配,人体器官的捐献者必须同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相匹配。这样的匹配,如何才能尽可能有效地完成?什么样的方法对什么样的团体有益?这些都可以在他们的研究中找到理论的解答。

“今年的两位获奖者的学术成果,体现了诺奖现在的一个规律:首先是要对理论有贡献;除了理论外,还要把理论变为成果,通过实验体现出来。”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根据他的观察,埃尔文·罗斯不是简单凭聪明才智提出政策建议,而是从理论层面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设计解决问题的机制。

低调的天才学者

1951年,埃尔文·罗斯出生在美国一个犹太裔家庭。罗斯从小便得到犹太文化的熏陶,并在数学、逻辑等方面显出过人之处。但令人不解的是,他在高三时却退学了。他的父母都是高中教师,他们对此也无能为力。后来,在解释自己退学的原因时,罗斯说他的决定是出于厌倦:“我那时缺乏动力。”

此后,他来到哥伦比亚大学,进入一个周末上课的工程班,类似于中国内地的夜大班。教授建议他考专科学院,但他考上的是本科。1971年,罗斯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获得工程学学士学位。

运筹学是博弈论的最核心部分。在大学读书期间,罗斯对这门当时还不是“显学”的年轻学科产生了浓厚兴趣。

随后,罗斯来到斯坦福大学,1973年获运筹学硕士学位,一年后获运筹学博士学位。

与罗斯相熟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巫和懋说,与另一位获奖者劳埃德·沙普利大器晚成相比,罗斯可谓少年得志。比如他高中没读完就直接进大学,博士毕业的时候才23岁。

巫教授对罗斯的评价是“很全面的学者,数学天才”,而且在学术研究之外,他还是一位尽职的导师,为人热情、认真,对学生很好。

他在斯坦福有一个研究团队。这个秋季,他在斯坦福大学面向本科和研究生开设了一门公开学科:市场设计。获知自己获诺贝尔奖当日恰好是他授课的时间,于是在课程开设时,课堂成为了一个临时的新闻会,他和学院院长等一起接受了蜂拥而来的学生和媒体的提问。他在低调回答了几个问题之后,便早早宣布:“对不起,我要开始讲课了。”

这位精力旺盛,喜欢穿牛仔裤、开领衬衫和梅里尔登山鞋,办公室里到处散落着各种期刊杂志的诺奖新得主,继续着他平静的学术生涯,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市场设计修复者

但在经济学领域,过去的20年,埃尔文·罗斯可不是“什么都没有发生”。恰恰相反,他的一系列理论与实验,对经济学科和现实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改变。

罗斯运用博弈论中的数学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他开创了经济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市场设计,目的是要找到市场失灵的解决方法。市场失灵是因为市场上常常出现靠价格不能解决的问题。

据国外媒体评论,罗斯不是一个钻在象牙塔里的学者。一方面,他对于那些费解而有趣的问题(比如,如何检测出相扑选手的作弊行为)很感兴趣; 但另一方面,他也关注那些现实生活中有趣的问题。他最关心的配对问题,即介入到了公众的日常生活。

关于配对问题,罗斯曾说人生的很多决策都是配对。你怎么选大学,怎么选配偶、选职业、选要去的医院,等等,都是配对问题。他说,“经济学不但是社会科学的一部分,而且是人文学的一部分”,人生的许多重要决策都可以用经济学的方法来做。

在这个领域,他重要的成就包括:为肾脏捐献工作设计网络,为庞大的学区、几百间学校中的大量学生设计入学地优化系统。其中,被认为是最成功的案例,便是纽约市高中的入学匹配系统。

在美国,儿童都是就近入学。但在纽约等大都市中,八年级学生却有着数量惊人的不同选择。该市共有8万名八年级学生,700所高中,从理论上讲,每位学生都可任选其中的一所学校就读。不过,对于生活在贫民区、邻近学校很糟糕的孩子们来说,选择合适的学校就显得异常重要。

在罗斯介入之前,纽约的高中入学匹配系统就像是一个拥挤不堪、秩序混乱的中东集市,以至于有1/3的八年级学生不愿参与系统匹配。而罗斯利用某种递延接受算法,成功地重新设计了该系统。

如同罗斯希望经济学深度介入人们日常生活一样,我们也先忘记什么“算法”与“系统”这样的名词。让我们想象一下多名男女婚配的故事吧。

首先,每个男子按先后顺序列出自己的中意女子,然后向首选的女子求婚。接下来,同时被很多人求婚的女子会拒绝自己最不中意的男子,但并不做出最终决定。在此之后,遭到拒绝的男子按照自己的喜好顺序继续求婚。当然,有的可能会再次遭到拒绝。如此重复进行下去,直到不再有男子被拒,或是再没有被拒的男子想向其他女子求婚。此时,便由女子接受自己最喜欢的追求者。首轮中由于未列出足够选项以至于未成功匹配的男子,在第2轮中会得到仍然单身的女子列表,然后再次进行选择。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还需要进行第3轮的匹配。

在罗斯为纽约高中设计的系统中,学生相当于男子,学校相当于女子。罗斯及其团队将这一团乱麻简化成了清晰可靠的系统,使学生能按自己的喜欢程度最多填报12个志愿。新系统投入使用后,学生的参与率从66% 跃升至93%。

而在1998年他来到哈佛任教之后,他又在另一个重要的公共领域——医疗领域——开发出最为重要的匹配系统:肾脏捐献匹配系统。直至目前,该系统在良性运转,虽然人们觉得系统潜力依旧可以挖掘。

埃尔文·罗斯经常说一句话:“充分理解市场才能修复崩溃的市场。”

接下来,相信他和受他研究理论启发的人们,会更好地修复当下全球这个支离破碎的市场。(编辑/张本科)

上一篇:业余训练培养优秀的射击后备人才探析 下一篇:移动洗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