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小学生写想象作文要做到二个“善于”

时间:2022-08-05 08:26:19

指导小学生写想象作文要做到二个“善于”

摘 要:想象作文就是对大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的形象,再用凝炼的笔触表现出来。指导小学生写好想象作文,一要做到要善于创设想象情景,二要善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想象作文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想象作文又是小学作文的样式之一。什么是想象作文呢?想象作文就是对大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的形象,再用凝炼的笔触表现出来。它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文,因为它不是写已经发生的或看到的现实生活,而是想象出来的。那么,怎样指导小学生写好想象作文呢?

一、要善于创设想象情景

人的想象过程,就是创造力的发展过程。教师应积极创造想象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一是要在进行思维训练时注重想象力培养。如写《电话中对话》想象作文的片断练习,课堂上,教师设计学生喜欢的课件,要求学生想象它们之间会说什么话?会做什么动作?有什么表情和心里活动?接着分组展开讨论,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熟悉的事物和自己喜欢的学习伙伴,共同编写故事,集体创造,把想象的内容具体地讲出来,学生在交流合作中相互启发、相互沟通、相互学习,使想象更充实、更完善,为每一位学生尤其是中、下等生提供了充分表现的机会、创作的机会,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激起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让这生学会用自己的双手去自由描绘五彩缤纷的生活场景。

二是要为学生创造激发想象的情境,启发学生写想象作文。《语文教学大纲大纲》指出:“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说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造激发想象的情境,启发学生写想象作文,培养学生想象能力。作文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乐写的文章,把自己见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无所顾忌地用各种写法表达出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例如写想象作文《如果我是……》,因为在学生心灵世界里,都蕴藏着一个个美好的愿望,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兴趣爱好不同,所想象的内容也就丰富多彩了。课堂上教师应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思想,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让学生敞开心怀说出自己的幻想或愿望:有的说自己想当一名医生;有的说自己想当一名教师;有的说自己想当一名科学家;还有的说自己想当一名探险家……。这时学生思维活跃,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地进行想象、构思。有的说,“如果我是医生,我一定会钻研医术,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的痛苦”。有的说,“如果我是一名考古学家,我会去探索未发掘的古文物”。还有的说,“如果我是哈里,我将用我手中的魔棒,让自己当一名和平使者,尽一切努力来维护和平,消除仇恨,消除战争,让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充满和平的阳光,让自己当一名正直的法官,秉公执法,为维护正义而战……”。学生的发言生动形象,风趣幽默,用儿童的语言来表达他们内心的感受,说出了真情实感,课堂上营造出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引导学生充分展示个性,激发了学生求新求异的创造思维。

三是注重积累语言,丰富想象。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水流,无以成江河。”可见,积累是相当重要的。没有一定的语言积累,学生是写不好作文的。在指导学生习作过程中,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因为生活环境的局限性,对周围事物未能认真观察,所以遇到写作文时就咬笔头,常常感到无从着手,无内容可写,缺乏写作素材。因此,作文教学要着力提高学生语言的储备量,教会学生积累词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第一要做到定期检查,每周都要写阅读摘要,定期进行检查,课外摘抄古诗、儿歌、精彩片断、名人名言,要求学生熟读成诵,使之内化成自己的语言,长期积累,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从而为写作建起一座资料库;第二要做到互相交流,利用班队课、活动课开展“以书会友”的朗诵会、故事会,评选出“朗读能手”“故事大王”,举行阅读知识竞赛,让学生把看过的书中的一些文学知识或有关重要人物和事件编成考题,进行比赛,开展经验交流会,让做得好的学生把他们的好经验、好方法向大家介绍,并且组织讨论,评价哪种方法更好,以达到互相促进,不断提高的目的;第三要做到阅读摘要的展示,组织评选阅读摘要奖,由于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学生学到越来越多的知识,见识越来越广。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位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充分尊重学生的自由,发挥学生的才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充实,并获得成功的体验。课外,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积累写作素材,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写作的兴趣,把以往的“要我写”变为“我要写”。

实践证明,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创新的欲望和写作的兴趣,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还能促进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展,使他们形成能力,从而为高年级习作打下扎实的作文基础。

二、要善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起点,是迈向创新的第一步。教学生写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时,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下手,着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水果的形状、颜色和大小,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亲身实践,并懂得观察的重要性,学会观察的方法,养成仔细观察事物好习惯。其主要方法有:

一是看。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仔仔细细地观察自己带来的水果是什么颜色,它们的颜色有没有发生变化,形状是什么样子的。

二是闻。让学生知道,光凭眼睛看事物,是了解不全面的。水果是我们经常吃的东西,通过我们的鼻子闻一闻,亲口尝一尝,品味一下它的酸、甜、苦、辣如何,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把握这些水果的特点,调动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摸。大千世界,水果品种繁多,它们的外表也不尽相同。课堂上,引导学生用手摸一摸自己喜欢吃的水果,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这种水果的了解。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懂得了观察水果不仅要仔细看一看,还要闻一闻、尝一尝、摸一摸,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这样才能较全面地把握它们在颜色、形状、味道、吃法等方面的特点,使学生逐渐养成观察的习惯。课堂上教师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比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还使学生在头脑中积累了丰富的想象,学生有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写起文章来就不觉得难了。

总之,教师要审时度势,正确引导。一方面要要善于创设想象情景,启发学生敢于开拓思路,敢于大胆想象;另一方面善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不要一味空想。只有做到这样两个方面适当兼顾,才能把学生的想象引入正确的轨道。

参考文献:

[1]马文.写好想象作文[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1999,05.

[2]林叶珍.想象作文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中学教学参考,2012,31.

上一篇:窄幅行情亦有情 下一篇:鑫田高效太阳能杀虫灯无公害除虫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