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词at的隐喻分析

时间:2022-08-05 08:14:12

介词at的隐喻分析

摘 要:隐喻可以使人们在不同事体之间建立联系,加深对事体的理解。介词在其空间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从具体到抽象的隐喻投射产生了大量不同的义项,并最终形成了介词的多义性网络。从认知学的角度运用空间隐喻对介词惯用法做出合理的解释,对英语教学尤其是词汇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隐喻;映射;图式;原型语义

0 引言

在过去,隐喻仅仅被认为是一种修辞手法,而近些年来,隐喻却引起众多学者的研究兴趣。自1980年隐喻研究的代表人物G Lakoff 和M Johnson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1]问世以来,语言学家才开始改变旧的隐喻观,认为隐喻是人类对混沌世界的知识和抽象范畴进行有序组织和概念化的有力工具,是人类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解释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即两个认知域的概念之间的映射[2]。而这两个领域能够产生映射的关键因素是意象图式,因为当一个概念被映射到另一个概念,特别是从具体域向抽象域映射时,意象图式在其间发挥着关键作用[3](p177)。

1 介词空间隐喻的认知理据

在广阔的世界中,每种事物分别对应一个不同的单词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必要的。人们完全可以利用已知的词汇根据联想来表达陌生的事物,从而构成我们的知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利用隐喻这种有效的手段来建立这种联系。隐喻是指认知主体通过推理将一个概念域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3](p406)。每个介词的空间语义是一个原型范畴,通过隐喻手段将其空间概念映射到其他概念域,从而使得介词获得抽象的隐喻义。

2 at的原型语义

at的原型语义因其在语义范畴中的中心地位而被作为认知语义分析的开端,同时由射体(TR),界标(LM)和途径(PATH)等组成的意象图示[3](p181)是认知语义分析的必要手段。介词at的原型语义所体现的就是一种空间关系,其意象图示如下图所示(示例来自《朗文当代英语大辞典》2004)[4] :(1)(表示空间的一处)在……。He was standing at the door.在此例的意象图式中,door是界标,而he是射体,at表示射体接触界标或在可以接触到界标的位置。(2)(表示目的或目标)对着,朝……方向。He shot at the bird, but missed it.此例的意象图式中,bird是界标,而he是射体,途径分别是从he到bird,路径的终点是射体与界标的接触点,而at则表示射体对着界标,或朝着界标的方向。

3 at的隐喻扩展的认知分析

上述几种语义是以空间方位为基础的。通过隐喻,就可获得抽象的意义,形成了一个辐射性语义范畴(以下示例来自于[4])。

3.1 基于“(表示空间的一处)在...”,可以得出以下五层隐喻义

(1)(表示在一确定的时间)在...时(刻);(表示在一段时间)在...期间。at 10 o’clock/It sometimes snows at Christmas.在这层意思中,意象图式由空间域映射到了时间域。(2)(表示原因)因为,由于。I was surprised at his behaviour. /I laughed at his joke.在这层意思中,意象图式由空间域映射到了关系域。(3)(表示所处状态或在做的事)在...情况下;在...时。I never smoke at work./The two countries are at war.在这层意思中,意象图式由空间域映射到了条件域。(4)(表示价格、比率、水准、年龄、速度等)以...,在...。sold at ten cents each/to drive at 100 kilometres an hour.在这层意思中,意象图式由空间域映射到了数字域。(5)用于最高级形容词、副词前。It will cost at least £1000. 在这层意思中,意象图式由空间域映射到了状态域。

3.2 基于“(表示目的或目标)对着,朝...方向”的意象图式,不难得出以下隐喻义

(表示某人在某方面的能力)在...方面。He’s bad at games./She’s a genius at chemistry.在这层意思中,意象图式由空间域映射到了范畴域,at在空间域所指向的目的或目标隐喻为范畴域所指的“某方面的能力”。

4 结语

以上分析表明,隐喻在空间介词的认知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此我们可以简单总结为:像at等的空间词语,其原型意义都是表示空间概念的。在这一原型意义的基础上,人类利用隐喻,使其意义向外延伸,由空间域投射到时间域、关系域、条件域、数字域、状态域、范畴域等等。英语介词语义的隐喻分析在英语教学中是值得尝试的。

参考文献:

[1] Lakoff G,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 王勃然.论介词空间隐喻的认知理据及其现实意义——以atonin为例[J].东北大学学报,2007:359362.

[3] 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4] 《朗文当代英语大辞典(英英·英汉双解)》(Summers,D.,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86).

作者简介:王伟(1979—),女,河南郑州人,郑州轻工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讲师,郑州大学外语学院研究生。

上一篇:点击新课标 刷新美术课堂 下一篇:运用云计算创新建设开放大学学习环境的途径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