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勇挑重担的老干部

时间:2022-08-05 07:21:45

三位勇挑重担的老干部

金溪县城象山北路靠近医保中心有一段岔路,全长三百多米,路边居住着六十多户人家。路很窄,长年累月的雨水冲刷,使原本坎坷的路面上的石头全暴露出来,又没有路灯,一到晚上,居民便不敢出门。这一带居住的老同志较多,不少老同志在这段路上摔跤,有的还摔断了手脚。居民们早就盼望着能把这段路修好,可是谁来牵这个头呢?这可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使。居住在这里的退休干部赵荣生、淦长春和离休干部王立秋主动把这副重担接了下来。

路虽然不长,但要修好,还要让大家没意见,可不是件易事,更何况是对于平均年龄超过77岁的三位老干部。他们三个商量了一下,打算采取“向县里申请拨一点,找有关单位要一点,请受益群众捐一点”的办法,先筹措资金,他们决定首先攻下县里这一关。他们连夜写报告,找分管的县领导,请城建部门的技术人员到现场勘测,造出预算,很快县里就批准立项,县里这关算是顺利通过。

按说这一带的机关企事业单位还算多,居住在这一带的大多也是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于是他们就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跑。出乎他们意料的是,这竟然是最难啃的一块骨头。有的单位要么一句话――不给,要么主要领导躲着不见,还有个别单位干脆就说他们是敲诈勒索。这些“钉子”对老同志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打击是巨大的,但他们没有因此半途而废。他们拿出年轻时对困难决不屈服的那股子劲头,一方面继续找单位领导磨嘴皮子,另一方面卖“老脸”找县领导出面劝说,总算是凑到了一万七千多元。

剩下的缺口只有请群众自己捐了。做群众工作是老同志的强项,但人都退休了,谁还愿拉下这张老脸到人家门上要钱。他们却说:“公道自在人心,既然已经有人说我们‘敲诈勒索’了,又在乎这张‘老脸’干什么?”为了带个头,他们三人每人率先捐出300元钱。大多数居民还是很乐意地捐了款,但也有个别人故意找茬,有个中年妇女就说:“要钱可以,但必须把路修到我家院里去。”三位老干部通过找她的儿女、亲属劝说,使她最终还是和大家一样捐了款。

施工中,三位老干部又主动请缨,担任施工监督员,轮流在工地上监督施工,保证质量。没多久,凝聚着三位老干部辛勤汗水和六十多户居民殷切期盼的路修好了,居民终于不用再为“出门难”而发愁了。虽然没有人向三位老人说一句感谢的话,但从人们盈盈的笑脸上,三位老人得到了最大的快慰。

责编/晓辉

上一篇:从“坐地就损草”说起 下一篇:健康幸福家庭六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