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坐地就损草”说起

时间:2022-09-02 02:57:06

“坐地就损草”,是我家乡人们常说的一句俗话。不管这句话有诸多别的含义,但从字面上就道出了一条真理:在草地上活动,必然给草带来损害。现在,我们十几亿人在国土上生活和繁衍发展,一天要消耗多少资源,稍不注意会给自然环境带来多大的破坏,已远非“坐地损草”这么简单。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给环境,给资源,给大气,都增加了无穷的压力。怎样排解这种压力,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全国人民所期望,党和政府所关注的重大问题。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这些话,高屋建瓴,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再次重申为“基本国策”,其意义可谓振聋发聩。它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深刻阐述,又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明确要求。

当前,一方面,我国人均资源不足,人均耕地、淡水、森林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4%和12.8%,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的人均拥有储量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实行主要依赖投资和增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很快,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也日益突出。这两个方面已构成一对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处理好这对矛盾,不论对于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还是对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至关重要,容不得我们有丝毫含糊。

面对这样一个事关民族生存发展的大问题,我们既要在认识上不能丝毫含糊,更要在行动上雷厉风行,从自己身边做起,从生活小事做起。值得欣喜的是,现在从中央到地方,各机关事业和企业单位都在采取行动,按照“落实到每个单位”的要求,切实节能减排,包括人民大会堂这样的公众单位也作出了表率。许多居民按照“落实到每个家庭”的要求,采取措施节水、节电、节油。有些人家洗手洗脸擦肥皂时关上水龙头,有些人家刷锅洗碗,不放长流水冲刷;有些人家一水多用,把洗衣洗蔬菜的水蓄积起来擦地板冲厕所;有些人家私车出门先划算一路要办哪些事……这些看起来琐细、“小家子气”的做法,它既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又是节能减排的具体措施,很值得称赞和学习。最近,我还从媒体上读到一篇名为拯救地球的文章。所谓拯救地球主要也是要求节能减排。文章说,种树育草、以步代车、关好水龙头、带购物袋、换节能灯等这类看似小事的行为,实则可以拯救地球;人们关于衣、食、住、行的任何理性的决定,都能让地球得到休养生息。文章还提供了22条拯救地球的简单方法。这些方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简便易行,读来让人大受启发。

当然,你受其启发是一回事,但对不接受其启发者是另一回事。我常听有的人说,“多烧点油算什么,我用自己的钱”;有的把空调温度开得特高,还振振有词,“又不是交不起电费”;有的人把废电池随手乱丢,用过的塑料袋走到哪抛到哪……他们仿佛不是生活在这个地球上。殊不知,许多资源不能再生越消耗越少,到时有钱也买不到。环境污染了,受害的是我们自己。对这种人,应该给予帮助和提醒,用思想教育和政策制约的手段,使他们知道节能减排的重要,并采取相应的实际行动。

又是春草鲜绿时。我们应爱护新生的春草,变“坐地损草”为保护地上的每一棵小草,让春意更加盎然。节能减排事关我们切身,我们一定要认真从身边落实,让资源获得更多保护,让环境变得更加优美。

责编/木艮

上一篇:喜迎奥运 祝福祖国 下一篇:三位勇挑重担的老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