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银行信贷支持实体经济

时间:2022-08-05 06:46:19

强化银行信贷支持实体经济

银行信贷脱实向虚

时至今日,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已5年有余,但衰退阴霾依然笼罩全球,世界经济在短时期内难以快速恢复。欧美债务危机相继爆发,发达经济体复苏低迷,深陷高失业、高债务泥潭;新兴经济体扩张强劲,但热钱涌入、资产泡沫、通货膨胀;全球贸易战与汇率战此起彼伏。众所周知,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源自美国次贷危机,是经济全球化下的一场金融危机,也是二战以来最严重的,成因非常复杂。直接导因有经济金融化、金融证券化、金融全球化等,金融创新过渡,政府监管不力,是美国虚拟经济膨胀的必然结果。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和启示,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就是要保持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平衡,使其能够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避免虚拟经济在自我循环的小圈子里不断膨胀进而酿成危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曾在第九届《财经》年会上指出:“金融业有些产品基本上在金融业内循环,对实体经济作用较小,甚至成为利用非金融业专业知识不够而赚钱的工具。因此,需要对金融工具进行划分,看哪些金融工具是支持实体经济的,哪些可能会脱离实体经济;对监管来说也一样,如何支持实体经济,应区分哪些金融市场工具的发展应该支持。”我国《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也提出:“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坚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

从我国当前的情况来看,近年来金融信贷数据增长较强,而实体经济却改善有限,出现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冷热失衡的现象。从辽宁省历史数据看,作为社会融资主渠道的银行信贷资金增长率基本高于GDP增长率,2008年以来高出幅度尤为明显(见图2)。如此高的融资总量为什么没有带来相应的经济增长?大量的资金到底都流向了哪里?是否真正投入了实体经济?摸清这些问题对执行好货币政策,提高银行信贷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效率,以及保持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银行信贷投放与经济增长的经验分析

综合1999年~2013年辽宁省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经济增长及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LOAN)说明信贷投入规模,相关数据详见表1。

从总量分析,1999年以来,辽宁省经济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迅速扩大,国内生产总值(GDP)由1999年的4135.5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27077.7亿元,按现价计算增长了6.5倍。同期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由1999年的4556.5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27944亿元,增长了6.1倍,经济与贷款总量都快速扩张,且增速趋于一致。

对贷款余额与GDP总量进行动态比较,总体上看,两轨迹十分贴近,表明贷款与GDP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紧密联系,也就是说从贷款与GDP的绝对量分析,在1999年以来贷款年平均余额与辽宁省国内生产总值密切相关。进一步分析,2008年以前两轨迹十分贴近,2008年以后,两轨迹曲线呈逐步发散态势,贷款余额大于GDP,差距逐步扩大。其中2005年至2008年,两轨迹紧密贴近,贷款规模与当年GDP总量的差距不大,且GDP轨迹曲线一直在贷款余额轨迹上方,即当年GDP总量大于贷款规模,差距最大的2008年GDP总量比贷款规模高1667亿元。但两轨迹曲线从2009年交叉换位后呈现逐步发散态势,即当年GDP总量小于贷款规模,GDP与贷款的差额不断扩大,2013年贷款规模反超当年GDP总量866.3亿元。

1999年~2013年,辽宁省信贷投入年均增长15.2%,同期GDP年均增长为11.4%,信贷投入增速超过GDP增速3.8个百分点。其中2009年辽宁省金融机构贷款增长33.18%,而GDP仅增长13.1%,增速差为20.08个百分点,为信贷投入与经济增长差距最大的年份。尽管信贷投入增速与GDP增速数次交替变化,两者出现峰与谷的年份不同,但从整体来看,变化趋势大致相同,表明经济增长与贷款增长有着较为密切的相关关系。另一方面,2008年以来,贷款增速明显快于GDP增速,其中2008~2013年信贷投入增速超过GDP增速7.81个百分点,即便剔除2009年差距最大的一年,2008年、2010年、2011年、2012年和2013年五年间信贷投入平均增速超过GDP平均增速5.4个百分点,高于1999年~2013年的4个百分点,尤其是2010年以来,辽宁的GDP增速和信贷投入增速开始放缓,但信贷投入增速超过GDP增速的趋势却更加明显。

银行信贷投放制约因素

总体看,银行基本能够对信贷资金的支付和流向进行严格监控,信贷资金通过受托支付的方式支付给交易对手,一定程度上防范了信贷资金的挪用风险。但是,不能因此就说明信贷资金真正用到了生产和贸易活动之中。因为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下,银行信贷资金投放受多重因素影响,投放压力也越来越大。

宏观经济金融形势不容乐观,对银行信贷投放产生较大影响。在全球金融风暴的背景下,中国的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两个层面都受到了影响。中国正在面临出口减速、物价上涨的多重压力。全球经济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刺激下会逐步走出困境,但难有强劲增长,长期衰退局面难以破除;新兴经济体仍将面临增长放缓和通货膨胀上行双重压力。国内经济将企稳回升,可能转入一个较长时间的中速增长期,需求动力不足,部分周期性行业和新兴行业产能过剩,处于产业链末端的一般加工业和传统制造业将更加困难,实体经济仍不容乐观。目前,大型企业投资活动趋于保守,对银行贷款的有效需求有所减少,优质大客户成为同业竞争的焦点。部分大客户已通过提前还贷并办理再融资的方式,降低融资成本。部分压降行业出现客户主动选择银行的迹象;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四大新市场也出现了需求不足的情况,平衡信贷总量与信贷结构调整的难度加大。

法人客户信贷需求萎缩,制约银行信贷资金供给。以某国有银行辽宁省分行(以下简称A银行)为例,实体贷款需求同比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需求总额下降。从统计需求上看,2014年三季度实体贷款需求73.46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50.48亿元。且贷款需求仍集中在钢铁、电力、交通运输、房地产等景气度较低的行业,非周期性行业贷款增长缓慢,流动资金贷款需求不旺。二是单笔贷款平均需求金额下降。三季度每笔贷款平均需求金额为5247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016万元。三是城市客户需求占比下降。三季度城市客户需求占比为90.19%,比上年同期下降7.78个百分点。

社会融资渠道趋向多样化,直接替代银行信贷投放。目前企业通过直接融资、理财融资、影子银行及海外融资等方式获取资金的渠道十分便利,银行贷款投放空间受到挤压。这些融资方式监管相对宽松、资金规模大,企业获取资金、运用资金较为便捷,极大地冲击了传统银行贷款的融资地位。自2012年4月开始,全国债券融资市场价格持续走低,中票、短融等直接融资产品利率维持在4%~6%的低位运行,较年初下降近3个百分点。受此因素影响,省内直接融资市场表现活跃,下半年,省内各金融机构累计承销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债务融资工具262亿元,是上半年累计承销量(124亿元)的2倍。同时,理财融资的平均利率在基准下浮5%~基准上浮10%之间,比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略低,且外部监管环境相对宽松。此外,受境外宽松的货币政策影响,海外代付的境外融资成本大约在3%~3.5%之间,融资资金成本低于一年期贷款利率下浮10%。

银行贷款定价水平下滑,间接压缩银行信贷投放。受法人贷款有效需求不足和融资渠道多样化等因素影响,银行贷款定价水平逐步下滑,银行收益随之下降,间接影响银行信贷投放。其中一家国有银行辽宁省分行的贷款利率平均浮动幅度为上浮13.58%,较去年同期减少1.1%。A银行新发放实体贷款加权执行利率为6.08%,比上年下降0.53个百分点。其中,受贷款投放客户集中等因素影响,新发放法人实体贷款加权执行利率为5.9%,比上年下降0.63个百分点;受产品结构单一等因素影响,新发放个人实体贷款加权执行利率为6.66%,比上年下降0.34个百分点。

综上所述,银行信贷资金投放压力越来越大,不排除银行为增加收益而另辟蹊径。当前,社会上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银行信贷资金存在“资金空转”现象,即认为金融机构通过大量签发银行承兑汇票、相互拆借资金、购买债券和理财产品等方式,使大量货币资金在金融系统内部空转,并未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数据显示,我国银行承兑汇票的“承贴比”(贴现额/承兑额)从2009年末的53.4%下降到2012年年末的21.2%。2013年一季度我国银行业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6704亿元,同比猛增4381亿元,增量高达189%。2013年一季度,辽宁省票据“承贴比”也仅为13.3%,为近年来最低点,新增银行承兑汇票与直接贴现额存在255亿元的巨大差额,这种“倒票”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资金空转”现象的存在,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当前辽宁省银行信贷较好地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但应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当前辽宁省信贷投放具有集中于大中型企业和侧重于传统行业的特征,应进一步优化银行信贷资金结构;二是当前银行信贷资金投放面临较大压力,存在“资金空转”现象,应进一步引导银行信贷资金更加有效地投向实体经济。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地方政府要为信贷资金更多地投向实体经济创造条件。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经济条件具备实体经济的典型特征,实现信贷资金更多地、持续地投向实体经济关键是将实体经济存在且合理的信贷需求与商业银行天然的“趋利性”有效对接。然而,现有市场本身不能在该方向上完成自我调节,这就需要地方政府进行干预,积极为两者对接创造条件。短期内,地方政府首先要推动好项目尽快落地,如提高规划、土地、环评等贷款要件审批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行政耽搁;就长期而言,一是要继续扶持有发展前景的小微企业做大做强,丰富优质信贷客户资源,从根源上解决银行有钱贷不出去的问题;二是要建立并完善银行信贷风险补偿机制,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成本;三是自上至下调整对各级政府金融工作的考核思路,将考核核心从信贷增长总量向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效果上转变,利用好地方政府对金融机构的导向作用。

人民银行要强化货币政策工具的导向作用。合理运用再贷款和再贴现工具,对切实将信贷资金用于支持当地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机构要优先给予支持,反之,对于过度参与公开市场操作,以“资金空转”追求短期效益的金融机构要在这方面坚决予以限制;动态调整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稳健性参数,将涉农及中小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结果合理运用到稳健性参数调整,引导和推动金融机构增强对经济发展薄弱环节;继续发挥准备金工作的定向支持作用,对新增存款用于当地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实施优惠性存款准备金率奖励政策。

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加大信贷资金流向监控和用途管理。全面强化贷款三查,切实防范信贷风险。首先要严格贷前调查,对于贷款用途模糊不清的企业要深入细致的调查,严把贷款准入关。其次严格贷中审查,明确层级审批权限,落实审批责任,切实做到审批授信依法合规。最后要切实加强贷后检查,强化贷后定期检查报告制度,严控企业借款资金的用途、进度和流向,确保其用于真实的生产经营和贸易活动。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市场化能有效调动资金组织者和供给者的积极性,形成以价格为导向的市场利率机制,使资金的经济功能充分发挥。进一步放松利率管制,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消除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差距,推动民间利率形成机制走向合理化。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朝阳市中心支行朝阳银行)

上一篇:全球支付清算体系发展概况和趋势 下一篇:我国直销银行产品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