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

时间:2022-08-05 03:47:12

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

作者简介:赵晓莉,女,汉族.研究方向:固体废物资源化.E-mail:

摘要:大学生是21世纪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栋梁,大学生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未来的竞争力。本文从理工科本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出发,以科研项目驱动为例,谈谈基于科研驱动条件下通过组建课题小组的形式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项目驱动;研究型学习;创新能力培养;团队创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b)-0000-00

1. 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是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弱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兴衰荣辱。主席指出: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1],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决定着国家未来的竞争能力,大学创新能力的标志着国家科技创新的发展,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有必要。目前大学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课堂教学,尽管理工科也有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但由于扩招之后,学生众多,因此学生的实习环节很多也是基于形式,学生只是了解专业知识的皮毛。另外目前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基于大众教育,以讲授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利于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理工科学生,特别是类似于环境工程专业,毕业出去之后,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能进快上手单位的工作,因此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增强及创新性能力的培养,会影响学生以后的工作思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传统观念,学生基本是以课堂为主,基本没有机会参加科研项目,因而学生尽管在校成绩很好,可是去了单位之后,往往很失落,面对实际的工作有时会无所适从。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共同启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启动大学生创新试验项目,推广之后,使得这些情况略有改观。因此大学生在校时创造一定的机会让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及科学思考的能力很有必要。

2. 基于科研项目驱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可行性

课程教学是大学生培养的最主要途径,因此,将科研训练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做到寓教于创新,真正将教师的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充分融合,能够使大学生在课堂和课程学习过程中得到科研创新能力的训练[2]。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有课题的来源、其次参与的学生的要进行选拔组团、而且选择合适的课题、然后在进行实施。下面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2.1 课题的来源

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实际上就是运用专业知识和理论,在项目和课题研究活动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3]。在大学阶段培养和激发的创新能力将会成为以后工作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原动力,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有合理的课题来源。

目前大学的科研项目基本有三种: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和科学研究型项目,后面一些科研项目基本是来自企业,是源于工程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能够保证项目实施的可靠性和创新性。而且这些项目的主持人最好给学生在上课,通过课堂理论的讲解,阐述某个学科存在的科学问题,引导学生再去参与子课题,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参与性。

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主要指导者是我们的指导教师,因此指导教师的选择及所发挥的作用

项目支助: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改课题(N1885013219)

作者简介:赵晓莉,女,汉族.研究方向:固体废物资源化.E-mail:

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好坏。指导教师要按照要求起到示范作用,积极引导大学生熟悉并了解科研创新的一般性规律。同时要具备创新性思维、创新性意识和科研创新能力;教师要在日常教学改革实践中做出重要表率,并不断的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开放性和民主性原则。不断在大学课堂中融入人类最新的科研成果和科学知识,不断创新教学内容。教师要做科研创新的模范,不断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展示给学生,将科研心得传授给学生、将科研最新动态介绍给学生,才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出学生科研创新的潜质。

2.2 科研课题小团队的组建

通过老师在课堂上鼓励及学校资助一些大学生创新训练类的项目,号召一些有科研热情、学有余力的学生积极参与老师的课题或者申请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应该对报名参加的大学生进行选择,一般可以选择从大二开始的学生,安排学生进入实验室并参与与其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刚开始时学生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因此知道教师需要耐心地教导他们,并指导他们查阅相关文献,深入的去了解该研究方向的研究现状,同时指导他们深入地对专业知识进行学习并正确操作基本实验中的玻璃器皿。注意对大学生科研创新情感的培养,因为没有科研兴趣,就没有科技发明的热情,更不会有科研创新性。因此,对于引进来的学生,正确的科研创新价值观、科研责任感和科研道德感的培养至关重要。由于每年都会有新生力量参与到课题中来参加科研训练,因此通过训练后的高年级学生将指导新进的学生熟悉整个实验过程,从而再进行相对独立的科研训练环节,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2.3课题的设置

科研项目研究是为了解决工程实际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而工程实际问题往往是复杂的系统问题。因此老师在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的同时,要对一些实际问题,进行分解,根据不同的学生专业方向或者兴趣去鼓励学生选择合适的方向[4]。科研型的驱动课题,在研究细节上必须合理的规划,精心的设计。引导学生参与的课题,可以是老师课题的一个分支,在此过程老师需要耐心指导学生精心设计其技术路线,研究方向和操作步骤,使学生在参与过程有挫折但是又不至于有很大的挫败感而伤其斗志,这样在设置的课题学生参与进来,既不失其创新意义和探索价值,又不至于无的放矢,而且也便于后期指导。总之,此类项目设置的宗旨就是用科研项目中所包含的科学问题吸引并引导大学生参与其中,适当辅以研究生作为助研,鼓励和引导本科生组成创新团队,在科研项目研究氛围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3. 实施案例

近几年来,我们学校级学院也提供了很多优惠的政策条件,鼓励大学生申请实践创新训练项目。一般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老师的科研项目方向,学生查阅文献资料,选择感兴趣的可研究的子课题方向,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步骤、查阅方法等。同时要求指导教师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指导学生熟悉文献查阅、研究方案制订、设备操作、论文撰写、PPT制作、报告编写等,同时还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强烈的责任心、细致入微的关心和坚忍不拔的耐心。近几年来,通过这种以课题组模式为驱动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性项目的实践,发现凡是参与到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中来的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有明显的提高,而且其科技创新兴趣和热情也明显提高,通过这种课题组模式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培养了大学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性能力。当学生进入了科研训练状态,时机成熟后,指导教师将积极鼓励他们去申请校级和院级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其中近几年有10余名同学保送到外校攻读硕士研究生,而且根据信息反馈,外面的学校对我校保送的学生动手能力及科研创新能力评价也颇高。

同时,到目前为止,我院指导大学生承担校及省级“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数十项。同时,这些项目的成功申报,对于大学生们的学习和科研训练室的开展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使得他们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更加的自信,同时学习质量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他们对于科研所产生的兴趣也更加的浓厚,一到下课时间就全身性的积极投入科研训练,并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在这些科研项目的整个训练过程中,学生的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得到不断的培养和增强、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团队协作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整体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也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5]。

4. 总结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6]。基于科研项目驱动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属于项目驱动型培养模式,其重要性在于增强大学生专业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创造一种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7]。根据我校的实践证明,基于科研项目驱动的情况下,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关键是老师要引导好学生,能够鼓励学生去参与进来,这样学院老师所承担的很多研究项目都可以成为大学创新能力培养的科研驱动课题资源。同时可以将项目中的需要解决额的问题和研究方法经过精心设计,设置为激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课题,作为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训练平台,这也是在创新能力培养新途径探索中的有益尝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杨帆 朱晓东. 科研训练计划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大学教育,2011,4:24-25

[2] 姚文轩,滕召胜. 运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培养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3(2):94-96

[3] 荣,常云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课外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19).

[4] 徐小军,建忠,潘存云等.以全程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机电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究,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3(3):111-113

[5] 芦新宇.理工科大学生科研能力的训练模式及其评价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22-24

[6]郑家茂,张胤. 对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若干思考[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6):98-102.

[7]白文苑,张文政.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管理模式探索[J].教学研究,2009(9):46-51

上一篇:国际商法的课程建设与改革方向的探讨 下一篇:绝世女武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