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数学教师知识功底的对策探讨

时间:2022-08-05 01:55:00

提升小学数学教师知识功底的对策探讨

新的课程标准对小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教学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是教师一味地讲,更要关注对学生内心的情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学习数学,掌握数学知识,了解数学文化,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紧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一、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

教师是人类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开启者,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职位有自己的特殊性。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功底。

(一)扎实的教育学理论知识

小学数学教师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另一方面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教育专业知识,把握教育教学规律,充分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综合运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对自己进行武装,使教师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中充分运用教学共组的方式,准确把握教学规律,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心理特点、从而科学地进行小学数学教育教学。

(二)深厚的专业知识

数学教师具备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对数学教师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网络的兴起,我国进入了信息化时代,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教师要不断进行知识的更新,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对教材掌握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新的研究,拓展教学思路,并进行小学数学教学与科研工作,教师只有丰富了自己的知识,才可以在整个教学中把握课堂,高效地将自己所储备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三)渊博的文化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承担着重要的教书育人使命,在教书的同时更强调育人,这是由教师的工作特点所决定的。所以对小学数学教师来说,除了要具备扎实的数学学科专业知识外,另外还需渊博的知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让学生崇拜和敬佩,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使得学生更加尊重教师。

二、改变教学方法

(一)教学策略

新教师上岗,需进行教师资格证的考试,理论科目考试是不可或缺的一关。而心理学就是其中一门重要的考试科目,所以教育专业相关知识对教师进行教学是特别重要的。很多的教师只注重专业知识的掌握,但忽略了教育专业理论,所以在教学中无法视学生的个性特点来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安排,无法选用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的教和学生的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学习。

比如小学数学教师没有加强教育专业知识学习,使得他们并不了解学生对知识的遗忘是存在着一定的规律的,这体现在教学中,比如说一些数学公式,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先给学生讲清公式推导的重要性,每次公式推导过程中,引导学生多参与其中,讲清原理,这样,即使忘记公式,学生也能自己推导出来。

(二)整合教材

专业知识对小学数学老师来说,是很重要的支撑,教师只有自身的专业知识扎实,才能很好地教会学生,所以说专业知识的深厚对于一个数学教师来说是特别重要的。但是实际的现实情况是这样的,很多的数学教师专业知识不扎实,一是对于小学数学教师的任职资格在这方面没有明确的规定,二是数学教师将落脚点放在了教材上面。

(三)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师平时在自我学习和从事教学工作中,除了需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把握教材外,还要不断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并将人文教育渗透到数学教学工作中,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从而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比如数学教师在教学生对“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提出如下问题:“你有一个大西瓜,母亲节的时候,你如何将这个西瓜进行划分呢?”通过这样的提问,可能每个学生的回答都不尽相同,比如有的学生说:我准备把这个西瓜分成两半,妈妈和我各一半,因为这样平均;也有的会说我把西瓜分能五份,妈妈三份,我两份;也有的会说我全部给妈妈,因为我不喜欢吃。有的老师可能当时就会批评学生,你怎么把自己不喜欢吃的东西分给别人呢。这就是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个误区,我们应当看到孩子诚实的一面,加强孩子的人文素养。

1.打造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

在课堂中营造和谐且具有活力的课堂氛围,小学数学教师通过用心引导,开启学生的思维,从而找到问题的解决途径。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和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获得真正的情感交流,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和提问。比如数学教师在讲解长方形面积求解时,教师可以通过探索式的提问方法给学生开启思考的源泉,比如“请同学帮我画一个面积为24平方厘米的作业本。”于是学生会畅所欲言,踊跃表现。有的从不同的长度和宽度上思考,有的学生提出剪一个24平方厘米的作业本,对于学生的不同表现,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表扬和支持,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现自我的舞台,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2.在课堂中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

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对同一问题采取发散思维,通过不同的方式予以解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引导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对已有知识进行巩固,不局限于常规思维定势,培养学生多方位进行数学问题解答,在求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参 考 文 献]

[1]李琼等.小学数学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表现特点及其关系的研究.[J].教育学报,2006(4).

[2]赵燕萍等.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掌握课堂教学艺术――提高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2).

[3]李琼等.小学数学教师的学科知识:专家与非专家教师的对比分析[J].教育学报,2005(6).

上一篇:喉罩下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在小儿尿道下裂手术... 下一篇:怀念蒙哥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