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资料的现实性在土地变更调查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05 01:33:17

地籍资料的现实性在土地变更调查中的应用

摘 要:通过对山东省成武县土地变更调查的调查方法、调查人员、调查质量的把关及变更调查成果的上报等描述,介绍了地籍成果在第二次土地调查及变更调查中的应用。

关键词:资料 ,土地,调查

为了切实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加强土地资源和土地资产的管理,建立以地籍资料为基础的新型土地管理模式,全国各级土地管理部门依据国家和各省的有关技术要求,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采用了不同的成图比例尺、技术手段和作业方法,完成了本县的初始(更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从而建立了土地管理的基础资料。

成武县国土资源局早于2004年底就完成了在土地资源详查成果基础上的土地利用现状补充调查,形成了第一代土地利用调查成果(比例尺1:10000)。但是,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老的调查成果及作业手段已不能满足新形式下各级政府的工作要求。为此,成武县政府投入了相当的资金和人力,2007年10月至2008年7月对县区建成区(镇)范围外的土地,利用新拍的航空摄影相片、采用先进的测绘仪器设备、聘用技术精良的专业测绘队伍,开始了新一轮的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比例尺1:10000);2009年10月又在乡镇范围内采用同样的方法开始了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比例尺1:10000)。完成了该项调查工作(面积988.35平方公里)。从而建立起科学、翔实、图数一致的土地利用现状信息管理系统,为实施城乡土地统一管理奠定了基础,成为成武县数字地籍、现代地籍不可缺少的基础资料。

几年来,为了保持该项成果的现势性,针对成武县数字地籍的特点,成武县国土局从调查方法的确定,调查人员的选择,调查质量的把关直至调查成果的上报等,初步形成了一种土地调查的作业模式。

1、依靠专业队伍是完成土地调查的捷径

基础资料建立以后,日常地籍资料的更新和维护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果不及时对地籍成果资料进行更新补充,那么几年之后所有的地籍资料又将成为与实地不相符合的地籍“垃圾”。数字地籍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的特点是:技术要求高、数据处理复杂。

一旦操作不当将会出现更大的有时甚至是难以弥补的错误。由于近几年成武县建设发展日新月异,城镇建设速度突飞猛进,农村经济发展也不甘示弱……总之变化数量较多,变化面积较大。仅仅靠县国土局独立实施调查都存在相当大的困难。因此,近几年来成武县国土资源局一直聘用山东省国土信息中心作为专业技术队伍来共同完成每年年度变更调查任务。

成武县国土资源局主要负责作业技术和调查过程的指导,以及全县数据的汇总;并负责配合专业队伍做好外业调查的组织及成果核查工作,具体实施调查的全部工作(外业调查和数据处理)。

2、周密组织、做好各项准备是完成土地调查的前提

要确保土地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最主要的工作是做好调查前的各项技术准备工作。

土地调查的准备工作一般包括:组织准备、技术准备、物质准备以及制订合理的调查工作进程表。其中技术准备又是各项准备中的重要环节,是整个调查工作的大前提。技术准备具体内容如下:

(1)工作底图的准备

用上年年末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一套(外业工作底图),将已经变更的权属界线、已批准的国家建设用地范围界线标绘上图。

(2)数据准备

将上年10月31日至今的建设用地勘测数据及已形成的有关地籍测绘成果(土地登记成果)数据拷盘;上年变更调查年末数据的准备,上年数据库的整理与检查等等。

(3) 作业方案的准备

制定本年度变更调查作业实施细则。

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做好技术准备工作同时,还应完成必要的物质准备(落实经费、工作场所等),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时间安排表,使整个调查工作有条不紊、忙而不乱的有序进行。

3、熟悉要求、做好业务培训是完成变更调查的关键

搞过变更调查工作的同志都知道:变更调查工作年年搞年年新,年年都会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必须要求我们每个从事变更调查工作的人,都必须熟悉当年调查的具体要求,针对不同的要求确定不同的作业方案。作业方案确定之后,调查人员对调查方案的理解和执行是保证调查成果质量的决定因素。因此,对每一个参加作业的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就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个工作环节。培训重点主要是本年度变更调查的具体内容,注意强调与往年的不同点以及我们的作业方法等。一般情况下的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本年度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的调查(可能每年会有不同的要求)

对各地类、权属的变化,按照土地变更调查规定,调绘上图,并进行图形、属性数据的编辑修改,按规定要求进行面积计算及汇总统计。

(2)完成变更调查范围内(建制镇内部变化除外)各类地形、地物的修、补测及数据完善

(3)数据库中各类数据的整理

如:行政界线、权属界线的调整、各类代码的调整、数据的拼接、各类数据关系的理顺等。

4、层层把关,搞好过程检查是完成变更调查的根本

不同的作业过程有不同的作业特点,更会有不同的检点。我们根据不同的作业阶段采取不同的检查方法,以确保调查成果的准确性。

(1)外业成果的检查

外业调查是整个调查工作的基础,外业调查成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变更调查成果的质量。变化的地类、新增的地形地物是否准确的表示在工作图上;新设地类、可调整地类是否按规定调查上图;变化的权属单位名称、调整的权属范围线是否获取了合法依据并正确表示上图等等,这些必须在外业工作人员撤离调查区之前检查处理结束。因此,我们要求外业工作人员有计划的按乡(镇)逐个展开。首先排出工作进度表,交各乡镇土地管理所;再由各乡镇土地管理所做好变更调查的配合工作。

我们在外业调查前,参加县局统一外业作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外业调查中,县及时做好调查作业的指导和进度情况的落实;当全县外业调查工作结束时,由县局组织参加,各乡镇土地管理人员到场的外业作业调查成果检查会。在县局技术人员重新强调技术要求和检查方法后,各乡镇土地管理所的同志对各自辖区的外调成果现场实施检查,遇到问题及时提出,由我们专业队人员现场解决,必要时到外业现场核对。各乡镇还应将对查出的问题逐一记录下来交给县局的技术人员,切实保证外业调查成果的准确性。

(2)内业成果的检查

我们的内业作业由内业人员集中统一完成。在整个作业过程中,我们指定专门的技术人员全程指导,遇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总体上讲,内业数据修改、整理按照菏泽市地籍信息系统的要求实施,数据汇总严格按照国土资源部和省国土资源厅的文件要求执行。

具体地说,在进行地形、地物的修改时,注意了与日常地籍调查成果的衔接。

(1)一般地类变化的:按照外业调查工作图的标示,逐一将变化范围线、变化地类、地物修改上图。

(2)已经批准的国家建设用地项目:用上报的建设用地图形数据修改权属变化范围界线及地类变化界线。

(3)已经登记发证的宗地:用登记发证的地籍调查成果修改权属界线、地类界线及地形、地物等。

(4)各级行政界线变化的(包括村组调整的):以文件为准(村组调整的必须有文件)以图为参考,必要时到实地勘察,将正确的界线修改上图,并进行相应宗地代码、归属代码、数据库的调整与检核等,以保证数据成果的准确性。

由于变更数据提交时间要求严格,因此我们率先完成地类界线的修改、面积的计算、数据的汇总,按国家和省国土资源厅的时间要求提交数据;后进行地形、地物和权属界线的修改完善,始终保持了成武县数字地籍的现势性。

总之一句话:按照国家和省国土资源厅的具体要求进行数据汇总,按时完成任务。

五、结束语

在完成第二次土地调查及更新调查成果数据启用以来,为成武县响应土地参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和科学决策的需求提供了依据和保障,年度变更调查,可能存在许多不到之处,我们将在今后逐年的变更中与局各部门密切配合,不断加以完善,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作业手段不断更新的今天,我们的技术方法也要不断修改不断更新,使之更趋合理、完善。

上一篇:园林植物种植养护管理技术研究 下一篇:转变学习方式 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