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提高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策略

时间:2022-08-05 07:23:46

家庭教育中提高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策略

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关于小学生令人揪心的新闻,如有的学生受到老师批评或考试失败而自杀;有的学生受到家长责骂而离家出走。这些小孩子,本该天真烂漫、朝气蓬勃,愉悦地学习、尽情地玩耍,可他们却因受到一点点挫折就陷入了重重心理困境中。出现这些情况不仅与老师或家长教育方法不当有关,也说明了这些孩子缺乏应对挫折的心理能力。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父母是陪伴孩子一生的老师,家庭教育具有长期性、全面性、灵活性,因此家庭教育对于提高小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一 影响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家庭因素

1.小学生自身因素

自身因素主要来自于家长过分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和掌握学习技能,而忽视了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结果孩子缺乏基本的独立生活能力,缺乏必要的知识、经验,缺乏吃苦耐劳和挑战困难的精神,一遇到挫折要么寻求逃避,不敢面对;要么手足无措,一蹶不振。

2.家庭教育的原因

现代的家庭中,孩子大都从小就生活在舒适安逸的环境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缺乏“逆境教育”。大小事情都被父母包办,孩子没有了实践的机会,致使多种能力得不到良好的发展。当孩子真正面对现实生活、面对竞争时,自然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还有的家长对于孩子的失败总是一味地批评指责,而不是帮助孩子总结原因、吸取教训,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害怕失败。很大一部分家长总是过于重视结果,而忽视了孩子努力的过程,这也会让孩子过于重视结果,接受不了挫折。

二 家庭教育中提高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策略

1.家长树立抗挫折教育意识

有人说:“中国的父母是世界上最疼爱孩子的父母”,这话值得深思。父母对孩子精心呵护,用“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这句话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他们认为,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挫折会让孩子感到无助、痛苦和紧张,不应该让孩子遭受太多的挫折。结果孩子们在家长的溺爱下,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一点风吹雨打,看到困难就退缩、遇到失败就痛苦。研究证明:一个人受点挫折,尤其是成长早期受一些挫折,对他的一生很有益处。孩子从小体验过失败,长大后就会正确地看待失败;孩子从小就在困难中摸爬滚打,长大之后,才不会惧怕困难;孩子从小便与挫折较量,长大后就会比别的孩子思维更活跃、应变更灵活、行动更敏捷……因此,家长应该正确看待挫折教育的重要性,把它看成是磨炼意志、提高生存能力的有效途径。

2.家长要掌握提高抗挫折能力的方法

第一,培养孩子乐观开朗的性格。乐观开朗是新一代创新型人才的性格特征,是充满朝气、积极向上心理品质的体现。大多数人在遇到挫折时,很容易陷入负面情绪,总是将失败的想法归咎到负面的事物上,习惯对自己一味的责备和否定,不懂得如何去调整负面情绪。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说:“挫折未必总是坏的,关键在于对待挫折的态度。”具备很强的抗挫折能力的孩子就是那些在困境中依旧能够快乐前行的孩子。因此,家长要培养孩子乐观开朗的个性,让孩子能微笑着面对挫折。

第二,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和挫折。作为小学生,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的态度常常是不稳定的,易受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在碰到困难和失败时,他们往往会产生消极情绪,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失败和挫折。要改变这种现象,需要父母以理解、同情、支持的态度帮助孩子勇敢地面对挫折,鼓励孩子重新鼓起勇气大胆自信地再次尝试,提高克服困难和抗挫折折的能力。同时要处理好自己焦虑、紧张的情绪以及想责备孩子的心情。

第三,给孩子树立榜样。心理学研究表明,榜样对儿童行为的形成和改变有显著的影响。给孩子树立不畏困难、战胜挫折的榜样,不仅有助于增强儿童勇敢面对挫折的信心,还可以向儿童揭示出这样的道理:对任何成功者不应仅仅羡慕而更应敬佩和学习,世上没有唾手可得的成功,只有在挫折中不断进取的人才能摘取成功的桂冠。在孩子遇到挫折时,父母正确的引导就是给孩子的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另外,父母有意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还可以把自己事业和家庭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不如意告诉孩子,让孩子对挫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让孩子正确对待各种挫折和不如意。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对生活的热爱、执著、不怕困难的态度和坚强的意志,是孩子面对挫折时最强有力的精神支柱。

第四,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父母要努力给孩子营造民主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爱而不纵、严格而民主,把孩子当做有独立人格的家庭成员看待。当孩子犯错时,不要责骂孩子,要先听听孩子的说法,避免对孩子的错误过度指责,要安慰、鼓励并指导孩子调适低落情绪,告诉他下一次可以怎么做,避免孩子陷入消沉的情绪里。当孩子面对挫折时,父母要给予足够的爱,用温情去温暖孩子,帮助孩子正确理解挫折、分析受挫原因,使孩子从失败的阴影中摆脱出来,从而精神抖擞。有了这样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才能使孩子有坚强的毅力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才能使孩子经常保持乐观、开朗、活泼的情绪,培养他们应对困境、逆境的能力。

上一篇: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下一篇:在反思中提炼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