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不在的救星情结

时间:2022-08-05 05:56:22

李娜在法网夺得大满贯是创造亚洲历史的举动,国人很激动,激发了自豪感。有不少媒体或者体育界人士纷纷扯起虎皮做大旗曰:中国职业体育的春天来了。李娜被吹捧为可以促成中国职业体育发展的大救星,更有不少高尔夫界人士认为李娜的成功可以复制到高尔夫运动上来。

无处不在救星情结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着。姚明进NBA的时候,他们喊中国篮球的春天来了,中国男篮将进入世界顶尖强队之列;刘翔得奥运冠军的时候,他们喊中国田径的春天来了,仿佛马上就可以取代北美及非洲在田径场的地位;丁俊晖拿到英锦赛冠军的时候,他们喊中国的桌球继乒乓球和羽毛球之后又要称霸世界了。现在的中国篮球依然在亚洲跌跌撞撞,田径和马俊仁时代相比也没看出啥进步,斯诺克转播倒是多了起来,街头的台球桌却是只少不多。

救星情结的存在通常意味着对自身责任的懈怠。那些把李娜、丁俊晖们视为救星的人恰恰是中国体育发展道路上的某个分子。犹记得09年10月高尔夫项目重返奥运大家庭的时候,一些主导这项运动的官员和依靠这项运动赚取财富的商人欢呼中国的高尔夫运动终于可以正大光明地快步大发展,当时我就写评论指出高尔夫重返奥运只是催化剂而不是助燃剂。现在回头想来,当时对高尔夫返奥的欢呼不同样也是救星情结在作祟吗?

我们观察高尔夫返奥这近两年的时间内高尔夫行业发生的大的变化和进步有哪些?有突出表现的高尔夫球手没?没有,世界前100的依然只有梁文冲一个。有运转良好的职业赛事没?没有,中巡赛已死、中锦赛半死不活、同一亚洲磕磕绊绊。最明显的变化是高尔夫球场的数量明显增多了,结果是惹来国土管理部门的严厉打击和官媒的指责。

救星存在吗?存在,就是我们自己,只有自我拯救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纵观NBA的发展史上我们可以发现,提出职业篮球概念的沃尔特・阿布郎、推动BAA和NBL合并成NBA的普多洛夫、推动联赛开放性的乔治・麦肯、把NBA推向电视的杜蒙特电视台和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都在自己所处的历史阶段通过一步一步的积累与努力推动了这项现在风靡全球的赛事的完善与进步。而这些在NBA的发展史上留下显赫功业的人们恰恰就是我们现在同处一样位置的协会官员们、传播机构的媒体精英们。

无论美国四大职业体育赛事还是欧洲五大联赛的成功印证了单靠个体标本的成功是无法推动整个赛事或者某个运动的长足发展。相反,赛事和运动项目的成功更能推动个体明星的成长,从这个角度来说,李娜不过是成功的法国网球公开赛100多年的历史中上百位冠军中的一个而已。

上一篇:波罗的海东岸 下一篇:谁动了我的小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