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时间:2022-08-05 02:50:00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科学实验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目标,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学生通过实践,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综合实践的兴趣,形成科学的自主探究能力。自主探究学习的关键在思考,而推动思考的是一些具体的任务。

那么,如何以“任务”来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呢?下面笔者结合实例,谈谈在这方面的见解。

一、“有效提问式”任务,激发学生思维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组织、引领和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行为。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的积极性,它能够使学生全神贯注进行思考,进入良好的思维情境。例如讲二氧化碳的性质时,传统的讲述方法是先讲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等物理性质,二氧化碳具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和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这样的讲述以教师为中心,不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思考、积极的思维。讲述二氧化碳性质时,我认为可以布置“有效提问式”任务。任务一:实验:烧杯中放一高一低两支蜡烛,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实验现象?说明二氧化碳有哪些性质?任务二:实验: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软塑料瓶中加水并振荡。实验现象?说明二氧化碳有哪些性质?任务三:通过实验和讨论,二氧化碳有哪些物理性质,有哪些化学性质?以问题引导学生有步骤有层次地自主探究学习,我认为能引起学生进行不断思考。

二、小组自主探究学习任务,促成学生思维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它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动性学习。

(1)小组自主探究的问题要有价值。简单的小组自主探究问题,大多数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就能得到解决,那就没有必要进行小组自主探究学习。太难的小组自主探究的问题,如果小组学生讨论很久也得不出结论,那也没有必要进行小组自主探究学习。总之,我们设计的小组自主探究的问题,要能促使学生去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2)合理分工,全员参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自主探究活动,合理分工,全员参与,比教师唱“独角戏”要好得多。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三节《力的存在》,小组活动探究学习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时,事先我在桌子上放置两个气球、橡皮筋、矿泉水瓶、弹簧等器材,布置任务:利用提供的物品或身边的物品来向大家展示力的存在。我让班级同学自由组合成6人一个小组开展活动,分工如下:组长1名,负责协调、纪律和记录;新闻发言人1名,负责小组对外发言交流;组员4名,具体讨论利用提供的物品或身边的物品向大家展示力的存在。这样的6人探究小组,进行了合理分工,使每位同学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

三、学以致用,活化学生思维

我们创设的自主探究问题,特别是创设学以致用的探究问题时,源自生活、生产实际,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这样更加容易活化学生的思维。

(1)巩固知识,深化思维。通过变式练习、实际应用、综合应用等多种方式来强化巩固,在运用知识中不断巩固和深化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要关注使学生在思考、问题解决等方面有较深层次的思考和发展。例如八年级下册第一节《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本课让学生认识了磁铁的磁性、磁体和磁极和磁极间相互作用后,最后我创设探究问题,让学生学以致用。任务一:磁极分割成两段,得到的单一的磁北极和磁南极呢?还是每一段磁极上仍有N、S极?用什么方法证明?任务二:两条外形完全相同的铁棒和条形磁铁,用什么方法鉴别?学生回答:把铁棒和条形磁铁按如图(图略)方式放置。如果①中乙掉下来,②中甲不掉下来,说明甲是铁棒,乙是条形磁铁。设计这两个任务,是在对课堂磁铁的磁性、磁体和磁极和磁极间相互作用等知识的巩固的基础上,使学生思维进一步深化。

(2)层层设计,拓展思维。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层层设计,更是一个课堂教学强化、拓展的过程。例如七年级下册第五节《植物的一生》,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任务一:探究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外形和内部结构特点后,我创设探究问题:“菜豆种子、玉米种子有哪些共同结构?不同的结构?”任务二:让学生4人小组探究桌子上的种子,如花生、毛豆、菜豆、玉米、水稻、青豆等分别属于单子叶植物,还是双子叶植物。任务三:课外探究:找找校园里哪些是单子叶植物?哪些属于双子叶植物?根据什么来判断?这几个探究活动都按照观察、小结、实际应用的思维方式进行,所用的器材都是学生熟悉的植物种子,学生非常乐于探究,积极性很高。课后的探究活动学生也易于进行,是对课堂知识的拓展,极大地活化了学生的思维。

在科学实验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的核心是要引起学生的思考,提高学习活动的思维含量。创设自主探究问题时,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科学课程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会科学本质,真正激发学生的思维。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华舍中学)

上一篇:关于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模式的研究 下一篇:成才视角下高中英语作业设计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