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机时代外贸企业的现金流控制

时间:2022-08-04 10:47:18

后金融危机时代外贸企业的现金流控制

【摘要】现金流对于外贸企业而言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财务记账方式一定程度上不能及时、有效地反映外贸企业在货币汇兑中的损益。本文对外贸企业在目前经济形势下如何进行现金流的控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现金流 记账方法 存货 汇兑损益

目前,虽然我国整体的经济形势向好,但通胀压力依然很大。随着人民币不断升值,对于我国的外贸企业而言,在全球经济特别是国际贸易总体趋势依旧疲软,还未完全复苏的大背景下,如何减少在货币兑换过程中所造成的损失,最大限度地控制好自身的现金流,意义重大。本文将从会计层面分析能对现金流产生影响的若干因素,比较国内外进出口企业对于现金流控制的异同,提出当前如何加强现金流控制的建议。

一、影响现金流的若干因素分析

(一)财务费用对现金流的影响

对于外贸企业的经营者来说,最头痛的事情莫过于外汇汇率的变动。在对外贸易中,要求经营者对汇率变动进行预估。估价正确,自然从中收益,使现金流增加;反之,估价失误,造成亏损,现金流就有可能受影响变为负数。

在进行国际贸易过程中“财务费用――汇兑损益”是经常出现的会计科目,因为外汇的变动是每时每刻发生的,而在现实的会计处理过程中,很难做到如资产减值准备那样的定期进行减值测试,即使做了也未必准确。同时经营者的预测也无法做到每次都很准确。外汇的汇率变动如同股市,变化多端,即使采用了远期交易、提前支付、延期支付、外汇期权等金融工具,也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同时也增加了风险。所以说,“财务费用――汇兑损益”是对整个外贸企业的现金流影响较大且相对频繁的因素之一。

(二)应收账款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应收账款对于外贸企业而言是资产中不可回避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由于国际贸易的特殊性,一般都无法实现商业交易中最理想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结果,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也造成了应收账款占据外贸企业会计账户的极大比重。一般来说,外贸企业在会计处理上会进行坏账准备的计提工作,但这不代表可以完全解决所有的坏账,如何能够将坏账的比例控制在外贸企业现金流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对于管理者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目前,我国大多数外贸企业的作法是买卖双方预先支付定金或者预付款,货到之后再付清余款,或者采用银行信用证的方式。由于我国外贸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资金量少,相对于大型企业从银行那里所获得的贷款也有限,所以经营者为降低风险,往往采用缩短支付款期限,小单多批的做法。

但是,随着中小企业业务规模的扩大,实力的增强,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大型客户大的单子需要延期付款。于是就对企业的现金流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企业必须有一定的现金保有量,或者可以马上变现的金融资产等相关流动资产,作为企业在未来一定时期之内无法获得外来资金时候的基本运营保障。其次,需要企业的风险管理部门,财会部门针对企业的应收账款进行风险管理,起码要保证60%~80%的应收账款能够按时收回,一旦超过两个月,就需要提出预警,同时要计提坏账准备。企业需要有专门的人员对应收账款进行催收和监管。要做好对客户的信用等级的评估工作,一旦出现有拖欠货款的行为,立即降低信用等级,建立客户的信用记录。

(三)到期债务对现金流的影响

偿还到期债务是企业现金流的主要流出项目之一。大多数的企业都喜欢负债经营,这样可以利用财务杠杆,最大限度的发挥资本的优势,获得更大的收益。然而,债务是把双刃剑。金融危机时候的冰岛债务危机历历在目,至今冰岛政府乃至总统仍然不肯就偿还相关债务的文件签字,可见其巨大的影响力。

资产的折旧在会计上可以按月份进行分摊,但到期的债务一般情况无法允许企业每月进行偿还,毕竟不是买房按揭。西方的企业非常倾向于举债经营,喜欢提前消费,这就给了企业更大的现金流负担,造成了巨大的财务风险。反观中国的企业,因为起步晚,底子薄,每一个单子都是如履薄冰,反而更加灵活安全。但从长远来看,随着实力的增强,负债经营会是一种趋势,因此,对于债务的控制和管理需要引起中国外贸企业的重视。

二、对外贸企业加强现金流控制的建议

(一)改革现有的企业内部会计记账方法,改善现金流量表的功能

因为我国的外贸企业大部分是中小企业,经营灵活、手段多样,应该发挥中小企业的优势,在会计记账方面也加以改进,将现金流量表的功能进一步强化,使其具有预警、监测、控制等功能。通过使用比目前更为详细的现金流量表,建立一个可以反映现在及今后若干月份现金流的预测表,从而让企业经营者、财务部门对公司未来的现金流状况有一个相对及时和比较准确的认识和预知,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降低潜在风险。

(二)对债务工具进行有效管理

目前大多数外贸企业都是负债经营,债务的杠杆作用对于企业财务活动的推动作用有目共睹,但必须保持合理的资本结构。类似前年迪拜的债务危机,就是因为短期债务比例过大,而投资回收期又很长,结果导致债务危机。我国的企业应该引以为戒,对于债务应保持适度原则,要严密监控到期债务的时间,做好资金周转的相关准备。

(三)及时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对财务费用账户进行监控

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对企业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资产减值测试,以确保财务报表中所出示的数据是真实、可靠的。此外,对于外贸企业常用的“财务费用――汇兑损益”科目要进行监控和专人管理。

(四)进一步完善企业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能,特别是强调其现金流控制的职能

风险管理部门应派专员观察、监督企业在生产、经营、销售等环节中的现金流进和流出状况,若能得到授权,可以直接干预应付账款和催讨应收账款,及时发出现金流预警信息。部门主管必须及时直接向企业高层报告企业运作中的现金流的风险及控制状况。各级企业业务人员应明确其在现金流控制中的权利与责任,风险管理与员工的薪酬挂钩,使其从主观上客观上都能接受风险控制的理念。

(五)建立权威的国际贸易相关数据的信息共享系统

建立可以供广大外贸企业共享的信息平台,将各种可能影响汇率、大宗商品价格、油价等方面的数据信息收集分类,及时。可以通过EMAIL、短信等通讯方式及时告知外贸企业管理人员,从而使众多没有能力去收集资料情报的中小外贸企业能够从中收益。政府部门也可以及时掌握各家企业的状况,从而及时地了解把握整体的外贸形势,这有利于决策者能够做出及时、准确的举措。

主要参考文献:

[1]夏向军.基于现金流量指标的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分析[J].国际商务财会,2009(5).

[2]许世英.加强我国企业现金流管理对策浅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1).

[3]陈龙春.现金流量的分类[J].财会通讯,2008(2).

上一篇:税务会计融资操作研究 下一篇:人民银行就《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