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局科学发展观动员会的讲话

时间:2022-08-04 09:56:56

人事局科学发展观动员会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市人事编制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市委十届五次全体会议和上级人事编制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年人事编制工作,研究部署20*年人事编制工作任务。刚才,市委陈勇书记就如何做好新一年的人才人事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全市人事干部必须深刻领会陈勇书记的讲话精神,必须在真抓实干上出实招、使实劲、见实效。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过去一年人事编制工作的简要回顾

20*年,我们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及市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围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主题,以人才开发年活动为主线,强势推进人才强市战略,以深入实施公务员法为契机,不断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人才人事编制工作实现了历史性的新跨越。我局被评为“省人事系统先进集体”;连续第四次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文明单位”。

(一)紧扣主题,人才开发年活动取得新成效

去年,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作出的开展人才开发年活动的重大决策,精心谋划,勇于创新,真抓实干,奋力实施人才开发“十项重大活动”和“十大人才市场”,取得了令人可喜的业绩。

搞好宣传发动,营造人才开发的浓厚氛围。为了在全社会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才创业氛围,为人才开发年活动宣传造势,我们在省城成功举办了“*市人才开发年暨迎新春汇报会”。市委陈照煌书记与葛亮市长亲自带队赴南京,邀请专家学者和省及有关部门领导,对我市人才开发年工作方案进行论证。中国人才研究会常务理事、河海大学教授赵永乐说:“*的发展处于一个关键时期,敢于搞出这么一个方案,就是一个很好的创意。其必将进一步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3月7日,我市又专门召开了“科技创新和人才开发年动员大会”,以此在全市迅速部署和推进人才开发年的各项工作。我们与*电视台共同制作“人才开发活动专访”8期,与《*大众》合办“人才绿地”23期,在全社会营造了较好的人才开发舆论环境。

举办特色才市,加大为企业招贤纳才的力度。我们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竭诚为企业引进人才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去年2月,在*人才市场成功举办了“*百优企业*专场招聘会”,共提供1320个就业岗位,有5000余名高校毕业生和各类人才参加了应聘,达成就业意向2100多人,当场录用328人。同时,组织了纺织、服装、机械、钢结构等行业的企业赴盐城市举办实用技能型人才专场招聘会,共提供近700多个实用技能型工作岗位,前来参加应聘人员达3000余人,633人达成意向,192人当场录用。3月12至15日,与海门市人事局联手举办了家纺人才专场招聘会,共提供250余个就业岗位,接待各类应聘人才643人,达成就业意向115人。通过举办多形式人才招聘活动,全年累计为企业引进各类人才达到3852人。

完善政策措施,不断优化人才工作生态环境。制定出台了《引进高层次人才专项补贴实施细则》,进一步激发企事业单位引进、培养、使用人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工作体系和服务平台,专门成立了“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出台了《关于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创新的实施意见》、《*市大学生创业基金管理办法(试行)》,并以政府拨款和企业资助的方式设立了1000万元鹏欣大学生创业基金。去年5月,先后在*大学、东南大学召开了《大学生创业在*》座谈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就我市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和大学生创业基金管理办法进行了解读,活动受到了高校和大学生的积极响应。目前已有200多名大学生前来咨询创业事宜,40多人进行了登记,首批2位大学生获得创业基金资助14万元。毕业于吉林艺术学院设计专业的辽宁籍女大学生刘翠,从网上看到*吸引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后,毅然来到川港镇志浩市场创办了设计公司,开业后,一个月就赢利3万元。《中国人事报》、《新华日报》、江苏卫视等主流媒体相继报道了我们的创新做法。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记者也来进行了专题采访。

东西部携手合作,强势推进人才开发工作。上海、西安、武汉高校众多,人才密集,为了更好地挖掘西安、武汉的人才优势为我所用,去年的4月和11月,市委、市政府先后在西安、武汉举行了“*市人才、智力与项目合作西安恳谈会”和“江苏*人才智力需求信息会”,与83所高校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东源电器、明德重工、江华机械、乔德纺织、海鸥救生、四方集团等一大批企业的项目、技术与西安、武汉高校、科研院所进行了挂钩和对接,共有68个人才、智力项目签订了合作协议。同时,在两地举办大型人才招聘会,前来参加应聘的大学生数万人。7月4日,我们再次与上海市博士后工作办公室和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携手共同举办了*市人才深度接轨上海——机械与电子行业人才智力与项目合作洽谈会。我市14家机械、电子企业带着25项急需解决的技术与产品开发难题,与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的21位专家和教授进行了洽谈,有8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力地推进了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建设。

创新工作举措,扎实开展引进国外智力工作。3月初,在十总镇柏树墩村建立了我市首个、也是*市外专局首批命名的“引智示范村”,该村20*年从欧洲引进“荷兰豆”种植获得成功,20*年柏树墩村种植面积达400多亩,农民获益150万元。3月18日,经我局帮助大富豪啤酒有限公司申请,获得国家外专局批准,安排法国啤酒专家罗伯特·布里萨得先生,到大富豪啤酒有限公司做无偿技术指导15天,协助企业攻克了低嘌呤啤酒的技术难关,为企业创造了新的效益。8月18日成功举办百名留日博士*行活动。121位来自日本的专家学者,与我市46家企事业单位就58个项目进行了现场对接洽谈,有32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9月16日,成功举办了*市“第三届高层次人才、智力与项目合作洽谈会”。来自美国、俄罗斯、日本、加拿大等国的31位专家、学者和我市30家重点企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了对接洽谈,共有20多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其中10个项目现场签约。加拿大刘宛予博士在*开发区留学生创业园兴办的企业——*红河谷科技有限公司于当日顺利揭牌。全年共有12个引智项目被批准立项。其中有7个项目分别被国家外专局和省外专局批准立项,有5个项目被*市外专局批准立项。获得上级资金资助19.5万元。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事厅厅长赵永贤来*考察后,对我市的引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二)勤政奋进,人事编制工作取得新进展

我们始终把各项工作目标定位在*市争第一、在全省有位置、在全国有影响,以此激励全局人员勤奋敬业,开拓进取,推动人事编制工作的快速发展。

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启动“5+X”能力培训工程。配合市委组织部举办了全市“5+X”骨干培训班。对《公共经济》课程进行了培训、考试。结合新颁布的《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及《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分别对部分行政机关公务员进行了培训。实施“五五普法”规划,加大公务员队伍普法宣传教育的力度,切实提高了全市公务员的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实行市级机关中层干部新一轮竞争上岗。去年7月,组织实施了全市市级机关中层干部第3轮竞争上岗工作,首次选择市发改委等部门的15个职位进行跨部门竞争上岗。并于11月,对新一轮中层干部竞争上岗的新任中层正副职公务员和新录用公务员进行了任职培训,共有268名公务员参加了学习。继续配合市委组织部做好机关干部帮扶企业工作。全市138名退二线的老同志投身企业真帮实干。

创新和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我们与上海元方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市级机关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计算机软件,并成功运用该软件,对83个部门进行了20*年度市级机关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其中考评为优秀等次25个、良好46个、一般12个。整个考核工作较为客观公正地反映了市级机关各部门的工作情况,进一步激发了部门争先创优意识和强烈的赶超意识,得到了*市人事局、省人事厅、国家人事部人事科学研究院领导和专家的充分肯定,《中国人事报》以《丈量政府绩效新标尺》为题在亮点聚焦栏目予以报道。

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有序推进。认真执行机构编制法规文件精神,严格控制机构编制数量,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积极开展调研,对一些职能相近的机构予以合并重组,整合力量,合理配置资源,服务经济大局。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已全面铺开。做好事业单位网上登记年检工作,举办了“全市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信息采集培训班”,提高了机构编制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严格对照政策,认真实施工资改革。全面按时完成了20*年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套改工作,实现了新工资制度的全面入轨。4次组织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资业务骨干参加省、*市组织的工资政策、业务培训。统一设计、印制启用了《*市机关工作人员工资卡》和《*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卡》。并对我市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及离退休人员工资和离退休生活费全面实施了工资软件管理。

进一步深化职称制度和人才评价机制改革。首次在民营企业开展家纺行业职称资格评审试点工作,对特殊行业企业的职称评审工作提供个性化服务,着力推动职称工作向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延伸。进一步规范和拓展农村乡土专业人才职称认定工作,农村乡土实用人才的职称认定,已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加强了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的培训考核工作,促进了技术工人的素质提升。

切实做好企业干部解困维稳工作。我们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完成了对全市848名困难企业下岗失业及退休干部的春节慰问工作。为企业军队转业干部落实了体检等相关待遇,增加了企业军队转业团职干部的慰问费,使他们再次感受到市委、市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全国“两会”及党的“十七大”期间,专门派员驻京担任接访值班任务,化解了不稳定因素,维护了社会稳定。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我市20*年度33名计划安置的军队转业干部接收安置工作,在建军八十周年前夕,我局被评为*市“安置工作先进单位”,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

(三)开拓创新,人事部门自身建设迈上新台阶

我们牢固确立政务环境也是竞争力的新理念,着力把创建学习型、清廉型、和谐型机关作为营造最优政务环境的重要内容,以过硬的作风推动自身建设上台阶。

创建学习型机关。我们坚持不懈地开展学理论、学法规、学政策、学业务、学文化等活动,积极创建学习型机关。全体人员自觉把学习作为终身需求,作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局领导带头结合职能工作,探索思考带有全局性和前瞻性的重大理论课题,并积极撰写调研文章,共有124篇稿件在各级宣传媒体上发表。其中省级媒体录用25篇。

创建清廉型机关。坚持把廉洁从政作为创建清廉型机关的关键环节。认真学习了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提出的八个方面作风建设的新要求,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注重廉政文化建设,以说唱的形式开展警示教育,自编自演的小品《拜访》在省厅组织的“勤政廉政暨迎七一文艺调演”中获得好评。

创建和谐型机关。我们努力做到以事业为重,胸怀大局,精诚团结,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支持,相互帮助,营造了一种“大家庭”的氛围。同志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友好互助,合力攻坚,充分展示出敢打必胜的团队精神。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市人才人事编制工作在头绪多、任务重、责任大的情况下,较好地实现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全市人事工作者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勤奋工作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事局和市编委办,向关心支持人事编制工作的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辛勤工作在人事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诚挚的问候!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表现在:一是高层次人才短缺,专业层次不合理,中初级人才多,高层次人才少,工程类人才少,复合型人才更少。二是用人单位引进、培养、使用人才的主体作用尚未完全到位,人才管理和配置中的各种障碍有待进一步消除。三是人才的生态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有些人才政策的落实还没有到位。四是公务员队伍结构须进一步改善,能力建设须进一步加强。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妥善解决。

二、20*年全市人事编制工作总体要求

20*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和北京奥运会举办之年,是我市建成全面小康市的决胜年,也是我市新一届政府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各项人事编制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我市“奋力实现全面小康,科学推进项目建设,全面启动宜居工程”三项重点工作,以人才开发为主线,继续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公务员能力、作风、制度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全面构建人事编制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人事编制工作和谐发展;以争创一流人事机关为目标,加强人事干部队伍自身建设,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做好今年人事编制工作,重点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必须坚持以思想解放为先导,实现人事编制工作发展的率先。我们要始终把解放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前提,做到在与时俱进中确立新理念、在改革创新中提高新境界、在争先创优中实现新突破。跳出人事看人事,跳出传统人事看人事,跳出*人事看人事,大力倡导现代人事、开放人事、法治人事、和谐人事新理念,以理念创新,推动人事编制工作的创新。实践证明,只有思想的领先才能保证发展的率先,才能保证*人事编制工作在*争第一、全省走前列、全国有影响目标的实现。

第二,必须以人才强市战略为主线,更好地注重人事编制工作重心转移。我们要继续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把人才资源开发工作作为人事部门的“第一要务”,把促进*“两个率先”作为人事编制工作的根本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人才工作上来,用人才工作引领人事编制工作,做到人事部门的工作目标自觉围绕人才强市战略来确定,人事部门的政策措施自觉围绕人才队伍建设来制定,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完善人才激励政策,创立新的载体和平台,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激情,使*成为创新创业人才竞显才华的绿地。实践证明,人事工作只有紧紧围绕人才工作这条主线,路才能越走越宽,事业才会越做越大,发展才会越来越好。

第三,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落实人事编制工作发展的目标。我们要始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审视和谋划人才人事编制工作,注重研究和把握人才人事编制工作的发展规律,统筹各项人事制度改革的关系,统筹区域人才开发的关系,统筹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的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确保市委、市政府赋予的各项重点工作都能有序推进。要按照“做表率、创品牌、争一流”的目标要求,着力提升职业素养,突出能力建设,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加速实现人才人事向公益型、服务型、开放型、法治型转变。要把加强对基层、企业人事工作者的指导和服务纳入局党组的重要议事日程,着力强化人事职能。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开展人才引进、智力项目对接、农村人才评价等工作,努力使基层人事职能进一步拓展,服务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实践证明,不管任务有多重、矛盾有多大,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掌握统筹这把“金钥匙”,才能打开通向成功的大门。

第四,必须坚持以公益性为灵魂,加快推进人事公共服务,拓宽人事编制工作发展的途径。我们始终把为社会提供一流的人事公共产品和服务作为人事部门的重要职能。坚持人事公共服务的公益性,规范人事部门的权力运行,不为传统职能所左右,不为部门利益所左右,人事公共服务向全方位延伸、向政策推进,使更多的干部群众享受到人事改革成果。实践告诉我们,人事公益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社会的桥梁,作为人事部门服务群众最直接、最有效的载体,必须淡化部门利益,强化社会效益,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毫不动摇地发展。

今年人事编制工作的主要目标:

——人才总量持续增长。全市人才的年增长率保持10%以上,人才总数达到14.6万人,每万人口中拥有人才超过1000名,专业技术人员总量达7.5万人,技能人才总量达6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1.3万人。

——人才结构不断优化。围绕“全面小康、项目建设、宜居工程”三项重点工作,组织引导各类人才向“三区三园”集聚,向五大支柱产业集聚,向新上千万元以上的大项目集聚,向现代服务业和生产一线集聚。人才结构更趋合理,全年引进各类人才达到4000人,产业工程技术类人才比重明显增加,上升到整个人才占比的52%。

——公务员管理更趋规范。不断完善行政机关绩效管理模式,整体推进绩效评估工作;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强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精神,加强公务员队伍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各项改革稳步推进。积极稳妥、有序推进镇机构改革工作,认真组织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配套改革工作,进一步规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收入分配秩序。继续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切实增强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举措的协调性、改革利益的普惠性、改革措施的制度性,使改革成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激发各类用人主体活力的重要保证。

——人事编制工作和谐发展。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着眼,不折不扣地完成安置任务,探索建立企业干部解困和稳定工作的长效机制;建立编制宏观管理机制,研究在机构编制零增长的情况下,调整人员结构的新思路、新办法;加强人事争议仲裁的培训,注重人事信息宣传等工作,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增强人事部门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三、20*年全市人事编制工作的主要任务

今年我们要着力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势推进人才强市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我们要不断创新人才管理机制、选人用人机制、人才激励机制,实现我市人才增长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

一是拓宽人才开发工作思路。围绕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人才结构。紧扣全市发展重点,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和紧缺人才,以人才特区建设为载体,充分发挥人才智力外连内接的作用,突出高、精、尖人才优势,形成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集聚地。围绕重点项目建设集聚人才。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鼓励各类高层次人才带着项目到*发展。充分发挥项目的载体作用,组织全市新上项目企业赴西安、武汉等地举办“校企人才智力合作恳谈会”和人才专场招聘活动,通过上一个项目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建成一个项目,培养一批高层次人才,使新的项目不仅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成为高层次人才集聚点、成长点。围绕*产业特点配置人才。借助各类交流平台,大力引进适合*实际的人才。通过新上项目人才招聘活动、支柱产业人才招聘活动、三区三园人才招聘活动和百优企业人才招聘活动,重点引进电子电器、家纺纺织、船舶钢结构、食品轻工类的专业人才、精英人才和高层次管理人才。围绕开放型经济发展大力实施引智工程。积极参与省厅实施的“万名海外人才引进计划”和“百名海外高层次人才江苏行活动”;精心组织好*第四届高层次人才、智力与项目洽谈会。重点抓好十总镇柏树墩村(“引智示范村”)建设的同时,争取再引进一个或多个国外新品种,力争再建一批“示范村”。提升留学人员创业园的服务功能,争取再引进一批留学人员带高新技术项目入园创办企业,促进入园企业尽快见效。做好两个已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博士进站服务工作,抓好*四建集团和*江海电容器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申报工作,确保一家,争取两家申报成功。发挥“北美招才引智工作站”的作用,加大与美加人才交流的力度,向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推介*,为我市企事业单位招引急需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和智力,确保整个引智立项工作列*六县(市)之首,全省前列。

二是优化人才创业创新环境。落实政策激励机制。加大政府在引导企业吸引人才、使用人才方面的投入,进一步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充分发挥好500万人才开发专项资金、1000万大学生创业基金的激励功效。要吸引更多的*籍毕业生回乡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多形式就业。通过毕业生服务月活动,对大学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就业培训、和自主创业培训。举行*市重点企业校园行活动,召开*籍毕业生座谈会,了解他们的就业需求和意向,争取更多的优秀毕业生回家乡创业就业。搭建人才交流平台。继续推进接轨上海、接轨中西部、接轨国际的人才活动,通过政府搭台,让企业和人才深入接触,实现高层次人才智力与项目的对接。引导和鼓励企业主动出击,招贤纳才。根据我市家用纺织品、纺织服装、电子电器、船舶修造与钢结构、食品加工等五大产业,多渠道拓展特色人才市场,充分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凸现企业的主体作用。使引资和引智同步进行、经济结构和人才结构同步调整、产业招商与产业招才同步发展。

三是提升人才开发服务功能。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整合资源,提升人才人事的公共服务功能。拓展公共服务功能。适时开展人才资源普查,完善人才信息数据库。加强网上市场硬件设施建设,提高人才市场信息化程度,扩大外部联网区域,促进人才信息资源互通共享,创建宽领域、多渠道的网上人才交流平台。大力培育推进网上人才市场的建设,加大*人才网的投入力度,积极组织参加全国性、区域性的网上招聘会,充分发挥网上市场容量大、影响广、不限时空的优点,使网上市场逐渐成为引才引智的主渠道。改进和完善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的形式与内容。建立毕业生就业登记制度,免费为毕业生求职信息,免费推荐就业。广泛开展校企交流和专场招聘活动,积极参与长三角人才一体化开发,主动加强与上海、西安、武汉等地人事部门联系,坚持互动互惠,合作开发人才资源,加快实现城市互联、发展互动、证书互认,逐步建立统一的人才人事制度框架和服务体系。全方位服务人才。充分发挥人才中心作为各类引进人才的娘家人作用,为各类高层次人才解决好科研经费、职称评审、住房、医疗、社会保险、子女入学、家属就业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开展人才三服务集中工作月活动,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人才,为人才成功创业创新搭建宽阔平台,加快专家产业基地建设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技术创新中心、研发中心的开发利用,变人才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关心和支持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的工作,进一步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创新继续教育方式。认真贯彻落实《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以提高机关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技能水平为目标,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采取灵活多样,便捷高效的培训方式,加强考核,强力推进新一轮专业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的继续教育工作。继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不断探索“科学、开放、动态、分类”的职称工作管理体系,努力使职称工作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发展的要求。以拓展创新评价手段为突破,完善职称工作社会化评价体系。强化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管理,试点开展对不具备规定学历或专业不对口经培训后的职称初定工作。进一步规范和拓展农村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认定工作,探索出台有关在我市农村种养殖专业领域领军人物的相关扶持政策。认真抓好人事考试和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的升级培训考核工作,不断完善人才评价机制。

(二)深入实施公务员法,全面提升公务员队伍素质

一是创新公务员进入渠道。严格考试录用制度,坚持“凡进必考”,把好公务员“入口关”。根据省统一部署,做好国家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的招考工作。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超编严重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在教师队伍中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实施竞争上岗试点工作。积极探索挑选优秀年轻教师到村任职,在村干部中定向招考镇机关公务员的新路子,进一步优化农村干部队伍和镇公务员队伍结构。

二是实施公务员强素质工程。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好《公务员法》,加强公务员队伍素质建设,对全市公务员继续开展“5+X”能力培训,加快公务员网上学校建设,落实公务员培训学分制管理办法,结合“五五”普法,强化公务员依法行政意识。做好公务员初任培训、任职培训和专项业务培训工作。加强公务员实践锻炼基地建设。

三是建立和完善公务员管理各项制度。认真实施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加强纪律惩戒工作。遵照中组部、人事部出台的《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不断改进公务员考核工作,并继续修改、完善市级机关部门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按照国家人事部关于做好政府绩效评估联系点(试点)工作的部署要求,配合*市人事局,全面推进绩效评估工作,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

(三)强化编制法规意识,着力提高机构编制管理水平

一是平稳快速推进镇机构改革。要认真贯彻落实《*市镇机构改革实施意见》(通办发〔20*〕4号),积极稳妥地做好镇机构改革工作。要加大对镇机构改革的指导、协调和组织工作力度,对在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措施,以确保改革的平稳推进。镇机构改革结束后,要组织人员,进行督查验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

二是开展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培训。根据省编办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实际,针对目前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举办一期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培训班,增强其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实行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持证上岗制度,提高依法管理水平。

三是规范机构编制管理行为。在全市机关和事业单位全面实施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进一步规范机构编制管理行为。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库建设,及时做好更新、调整和修正工作。要从工作实际出发,通过调整职能配置、整合机构编制、创新管理体制等办法,在不扩大机构编制规模的前提下,切实为基层解决实际问题。要依据中编办下发的《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加大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力度。

(四)学会统筹协调艺术,力促人事工作和谐发展

一是继续努力做好安置和解困维稳工作。积极探索新时期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的规律和特点,不折不扣地完成干部安置任务。要认真落实中央、省、市有关企业干部解困政策,切实解决企业干部生活困难等实际问题,加强稳控工作;健全完善解困维稳长效机制和统一协调、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坚决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是全面推进收入分配制度等改革工作。按照省、*市的有关要求,首先认真实施规范公务员地区津补贴,在提高公务员合理收入水平的基础上,全面规范公务员地区津补贴和奖金福利,推行公务员“阳光工资”。其次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做好20*、20*年度军队转业干部工资确定工作;开展20*年度“滚动升级”和级别工资档次正常晋升工作。第三按照事业单位改革的部署,着力推进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分配,积极探索事业单位宏观收入分配管理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事业单位创新收入分配方法,实现收入分配向重点岗位、优秀人才倾斜。在继续完善优秀公务员健康休养的基础上,全面贯彻带薪休假制度。

三是全方位提供公益性人事公共服务。要牢固确立人事公共服务的理念,拓展人事公共服务的内容,优化人事公共服务方式,提升人事公共服务的水平。着力为全市各类用人单位提供人才考试与评价、人才流动与档案管理、人才培训与租赁、人才需求信息、人才就业指导等服务。要认真贯彻人事部出台的《人事争议处理办法》,健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组织网络,完善人事争议仲裁的各项职能,做好人事争议仲裁案件的处理工作,切实维护人事人才的合法权益。

四是坚持以正确的导向营造人才人事发展的良好环境。要创新拓展人才人事信息宣传渠道,凭借省、市内外多种宣传主流媒体,加大对我市人才人事工作重大政策、取得的重要成果、各类企业人才开发的成功做法进行宣传报道。要继续与《*大众》合作,开辟《人才绿地》专栏,每月两期。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

(五)弘扬亲民务实作风,塑造人事部门崭新形象

人事工作任务繁重,人事干部使命光荣。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大力创建学习型机关,全面提升人事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广泛开展以“亲民务实”为主题的作风建设活动,全面树立人事干部队伍的崭新形象。

一是升华境界,作学习的表率。人事部门作为政府的综合管理人才人事的职能部门,在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中负有重要责任。正处于战略机遇期、历史转型期、体制突破期的人才人事事业需要一支素质高、业务强、作风硬、形象好的人事干部队伍。要以建设学习型机关为引领,迅速兴起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新高潮,尤其要深刻理解把握党的十七大关于人才人事编制工作方面的重要思想、重大部署。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系统学习人事人才法规,了解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围绕政治上高标准、思想上高境界、业务上高水平、工作上高效率的目标,大力加强人事部门基本制度建设、基础资料积累、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

二是转变职能,作创新的表率。要树立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理念。当前要把人事部门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人才工作上来。实现由“以事为主”向“以人为主”、“重人事”向“重人才”、“重管理”向“重服务”的转变。积极探索符合本地人事人才工作发展高度的新思路、新举措,创建品牌,形成特色。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努力营造全市人事系统干部职工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对有价值的亮点工作在全市推广。

三是树立形象,作廉政的表率。要认真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各项要求。继续在全市人事系统开展做有建树、有情义、有魅力、有诚信、有品位“五种类型”人事干部活动。通过这一活动,引导全市人事干部牢固树立服务为先、服务为本、服务为荣、服务为责的意识,树立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素质高的一流人事干部队伍形象。

上一篇:企业年金与商业保险研究论文 下一篇:有效保险监管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