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疾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时间:2022-08-04 07:24:34

肛肠疾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肛肠疾病是外科常见病之一,包括混合痔、肛周脓肿、肛瘘、肛裂、直肠息肉等。手术是治疗肛肠疾病的主要方法。我院2013年3月~10月共收治各类肛肠疾病137例,并手术治疗。现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收治的137例肛肠疾病患者,均符合我国肛肠疾病学术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其中男72例,女65例。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47.8岁,其中混合痔106例,肛周脓肿16例,肛瘘12例,肛裂1例,直肠息肉2例,全部行手术治疗,术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住院7~10d。

1.2方法,麻醉 椎管内麻醉,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及直肠粘膜环切吻合术,肛周脓肿根治术,肛瘘根治术。

1.3结果 术后发生性低血压9例,疼痛62例,水肿32例,出血8例,尿潴留5例,便秘15例等并发症。

2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2.1病情观察 患者回病房,搬动要轻柔平稳,保持患者身体平直不扭曲,保持功能位,去枕平卧6h。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并协助采取相应措施。术后第1d卧床休息,翻动时动作轻缓,以防出血,并严密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渗血。还要注意观察患者有无疼痛,排尿是否通畅,排便是否困难以及手术创面敷料渗血渗液量的变化。

2.2心理护理 疾病患者一般病史长,病情长期折磨患者,加上疼痛明显以及社会支持等因素共同作用,表现出复杂的心理变化和恐惧。护士要详细了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作为主要压力源的疼痛以外,还要注意了解社会支持,经济压力以及工作环境等诸多压力源,才能针对性地进行患者的确需要的、符合实际的心理护理。做好术前术后解释工作,使患者了解手术基本过程及术前、术后注意事项,以稳定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当患者过度紧张时,指导他们进行自我放松,如听音乐、看书报,以减轻恐惧感。术后心理护理工作重点是及时了解患者术后病情及影响心理变化的因素,及时缓解和解除心理问题,使患者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度过手术后期。

2.3饮食护理 做好饮食调护,嘱患者饮食清淡、易消化、富营养,多吃蔬菜、水果及富含粗纤维食物,多饮水,忌食辛辣、肥甘厚味之品,如葱、生蒜、辣椒等,忌烟酒。

2.4性低血压的预防与护理 椎管内麻醉术后早期活动时经常发生性低血压。表现为头昏、心悸、面色苍白、眼前发黑,脉搏微弱、心率加快或缓慢,血压下降,严重者甚至发生昏迷。当患者出现上述情况时,应立即放低患者头部,双腿抬高,有利血液回流,按压人中、合谷穴。并立即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低流量持续吸氧,并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静滴或者静脉推注高渗糖溶液。

2.5 术后切口疼痛的护理 术后切口疼痛根据刺激源不同分为自觉疼痛和刺激性疼痛。自觉疼痛主要发生在术后24h内,是因为手术切口损伤造成的,而刺激性疼痛是指术后换药等治疗措施刺激切口创面引起的疼痛。根据疼痛的性质分为是内括约肌痉挛性疼痛和术后局部组织水肿,微循环障碍,神经末梢血供减少等原因引起的缺血性神经痛。为预防术后疼痛,术中将手术创面及括约肌进行长麻封闭术,术后减少会刺激,减轻创面及括约肌的刺激,同时每日进行坐浴,解除括约肌的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减轻术后疼痛。嘱患者卧床休息,以侧卧位为佳,避免因伤口直接受压而加重疼痛。术后逐渐增加活动量,防止剧烈活动,以免引起疼痛。做好情志护理,进行心理疏导,分散其注意力,或看书、听音乐、聊天以减轻疼痛。观察疼痛性质、程度、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遵医嘱针刺止痛:用长强、承山、足三里等穴位。气滞血瘀疼痛者可用艾灸止痛。嘱患者保持大便通畅,勿久蹲努责,并养成每日清晨排便习惯;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勤换内衣裤,便后用柔软、清洁手纸揩拭。换药时动作应轻柔,并避免消毒液直接刺激伤口。

2.6术后水肿的护理 术后局部水肿主要原因是由于局部组织损伤,血液循环障碍,血管痉挛及淋巴回流受阻,停留在组织间隙,引起肛缘水肿。另外手术不彻底,如手术中保留皮瓣过多,引起静脉团或血栓形成;环状内痔结扎后,未作减压切口;或未将结扎的内痔核及牵拉下移的组织复位,致血液淋巴回流障碍而水肿。还有,术后丁字带松解过早或将压迫的创口内敷料过早拿掉,使局部渗出增加而至水肿。所以术中应仔细认真,操作规范、轻柔,不要随意牵拉、挤压邻近组织,尽量减少对组织的损伤;术毕时经食指伸入肛内,将痔核残端及其下移组织复位。术后丁字带不可松解过早,压迫伤口敷料不可拿掉过早。中药坐浴时借助药力和热力直接作用于局部病变,湿润蒸腾的热气可使括约肌松弛,皮肤温度升高,毛孔开放,微小血管扩张,静脉血液和淋巴回流通畅,药液中的有效成分就容易透过皮肤附属器官和创面组织吸收,促进水肿消散,而发挥最佳治疗效果。也可以用高渗盐水局部湿敷,加速创面水肿的吸收,促进创面愈合。

2.7 术后出血的护理 术后出血常见原因是创面渗血、痔核脱落、干硬粪便损伤等。医护人员语言温和,耐心解释便血原因,消除患者恐惧心理。手术当天嘱患者取舒适,术后24h内可在床上适当翻身,但不宜下床,以免肛周敷料脱落而渗血,术后1d可下床适当活动。指导患者养成每晨1次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临厕勿久蹲努责,便后用柔软、清洁手纸擦拭,勿用力搔抓。排便时少量出血为最常见症状,告知患者不要紧张,若大便干燥,可口服润肠剂,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开塞露协助排便,避免干燥粪便块挤压切口而出血。鼓励患者多饮水,多吃水果、蔬菜、果汁等。勤换柔软、清洁内衣裤,有污染时更换。观察出血量,量多时及时报告医师。

2.8 术后尿潴留的护理 肛肠疾病术后4~6h,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因为膀胱、尿道比邻,支配神经也同时受到的作用,并且,术后疼痛,排尿改变,周围的肌肉受到手术的刺激痉挛等原因,会出现一时性的排尿困难。为预防急性尿潴留,护理人员应态度和蔼、热情,耐心细致的做好健康教育,解除患者紧张心理,鼓励患者及时排尿,不要因惧怕伤口疼痛而憋尿或少喝水。对不习惯床上排尿患者可于术前指导床上使用便器。排尿困难时,可先采用听流水声,会阴或下腹部温热敷,温热水冲会阴等方法诱导排尿。并合理应用止痛剂。用针刺或隔姜灸关元、气海、三阴交等穴,可帮助患者排尿。如因填塞纱条或压迫过紧时,可在术后10~12h后适当放松敷料,以减轻其对尿道的压迫。若上述方法仍然不能排尿而膀胱充盈时应行留置导尿术。留置导尿期间注意定期夹闭导尿管,以利于早日形成膀胱反射,长期留置导尿应定期进行膀胱冲洗。

2.9术后便秘的护理 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晨起蹲厕1次/d。指导或协助患者每晚睡前或晨起时做腹部顺时针按摩,10~15min/次,促进肠蠕动,利于排便。遵医嘱使用润肠通便药物,用开塞露或甘油栓赛肛协助排便。大便秘结者用蜂蜜2匙冲水150~200ml温开水送服,番泻叶6g泡水2次/d或代茶饮,必要时灌肠。遵医嘱针刺或艾灸,以调整胃肠气机。根据病情适当鼓励患者下床活动,增强肠蠕动。编辑/李桦

上一篇:热力冲击烧伤并发肺挫伤及胸腔积液的治疗与护... 下一篇:个体化舒适护理在房颤射频消融术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