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用建筑防水施工技术与通病治理

时间:2022-08-04 07:12:46

浅析民用建筑防水施工技术与通病治理

摘要:民用建筑施工技术中,建筑防水技术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居民的日常生活具有较大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防水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民用建筑;防水施工;技术;通病治理

1 民用建筑工程中防水施工中出现渗漏的主要部位

1.1外墙渗漏

外墙渗漏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1)条砖外墙。砌体结构的条砖外墙砂浆灰缝不饱满,是造成墙体渗水的重要原因。(2)幕墙渗漏。对于外墙铺贴面砖的建筑物,在外墙施工前没有进行详细的技术指导,在铺贴时挤浆不规范,造成面砖空鼓情况,而且勾缝密实度差,勾缝深度不足,凹入度太大,造成了面砖滞水,引起渗漏。(3)窗外渗漏(特别是窗框与外墙处)。由于民用建筑在室内装修时,各结构构件之间的封堵不严密造成的封堵性裂缝(或缝隙),特别是安装铝合金或塑钢门窗、安装空调孔道时,因墙体凿洞的孔径偏大,在门窗施工完成后留有缝隙,可能导致墙体渗漏水。

1.2屋面渗漏

屋面渗漏主要包含两面的内容:(1)屋面女儿墙与屋面交接外漏。如果屋面与女儿墙施工顺序不当,防水施工缝措施没有得到保障,屋面女儿墙与屋面交接处将产生渗漏。(2)其他层面渗漏。由于屋面混凝土振捣不够密实,或浇筑后保湿养护不到位,施工缝处理不符合规范要求,使混凝土顶板产生许多不规则的缝隙,而发生渗漏水。

1.3地下室渗漏

1.3.1工程项目介绍

某项目位于某市闹市区,地下室尺寸为 100m×80m,两层地下室(基坑最深处为-13.00 米,电梯井底),一层为停车场(需停靠大货车,层高 6 米),一层为设备层,且地下水位高,水头压力大;地下室垫层与承台砖模完成时间刚好处于农历五月左右,恰逢该市的雨季,水位暴涨,底板水头压力更大。

1.3.2主要渗漏方式

(1)后浇带渗漏。在后浇筑的混凝土与先浇筑的混凝土接缝处,若先浇筑混凝土跑浆、不密实,而且后浇混凝土易产生收缩裂缝,易发生渗水。(2)侧墙渗漏。由于建筑墙体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施工,其地下建筑墙体外墙经常会出现温度裂缝,特别是在阳角、墙角、墙底边缘、附墙柱附近等结构截面变化较大的部位,可能会形成渗漏通道,施工缝、变形缝、穿墙管道、穿墙螺栓等位置由于堵塞处理不密实也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漏。(3)底板渗漏。民用建筑,特别是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一般较厚,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当施工过程中,水化热高,与环境气温温差较大,或养护不当,将会产生裂缝,严重的可导致底板渗漏。

1.4厨房卫生间渗漏

民用建筑中厨房和卫生间房屋中用水最多的位置,如果出现渗漏都会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钢筋混凝土是许多房屋建筑的厨卫的关键部分,如果施工材料的质量不过关,搭建的长度和厚度不规范容易引起混凝土裂开,出现渗漏。

2 民用建筑工程治理渗漏时防水技术的具体应用

2.1主体结构的防水技术

要想处理好建筑中各项渗漏问题,最先要做好建筑整体结构的防水工作。首先应该从外墙的砌筑工艺着手,砌砖在施工前应该保持湿润,以保证其使用功能,严格控制砌体的砂浆饱满度,由于砌体灰缝应该保持水平竖直,如果存在饱满度不足的情况,就容易引起渗漏。对于竖缝中容易引起渗漏的问题,应该采用挤浆的方法,提高其饱满度,并且要注意不得使用水冲浆灌满缝隙的方法。在砌体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施工工艺,仔细研究挤揉压砌砖的技术方法。由于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容易留下许多管道通孔,因此要对这些渗水通道进行堵塞。在进行饰面砖施工前,要仔细检查墙面的空洞,让技术较为熟练的技工仔细进行填充。

2.2外墙面防水技术

(1)进行墙体砌筑前,要在所砌筑的墙体与梁或者墙底部做好清洁工作,如有建筑残渣,需要及时清理,并做好浇水湿润工作。(2)砌筑接近梁或者底板部分时,通常都需预留缝隙,这些缝隙需要等砌墙施工结束7d后,才可进行填充工作。首先需要用斜砖填实,然后用砂浆进行细部填充,砂浆填充要分两次进行。(3)当进行门框与窗框安装时,要对相应的缝隙进行发泡聚苯乙烯材料填塞。为保证框体和墙面之间不出现裂缝,还需检查密封材料填补是否连续。(4)外墙抹灰是防渗漏的重要环节,首先要保证墙面清洁,做好浇水工作。做好上述处理后,将303混凝土界面剂均匀涂刷,并在其未干时加抹水泥砂浆。

2.3屋面防水技术

在对屋面进行防水施工时,最值得注意的是浇筑屋面的混凝土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施工,保证混凝土的连续施工浇筑,不能出现冷缝与振捣不实的情况,混凝土无漏液,没有露筋、麻面和蜂窝。浇筑完毕的混凝土要用滚筒进行两边的滚压,提浆收水后才能进行压光,之后采用麻袋铺盖进行后期混凝土保护。通常情况下,浇筑完毕12h后才可进行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能少于7d。屋面渗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防水材料使用方面,所以防水材料进行涂抹要保证均匀,并需要分两次进行。第二次涂抹要保证前面涂抹材料形成膜状才能进行后一次涂抹。当涂抹完毕后须进行全天的蓄水,通过蓄水实验来确定屋面是否存在渗漏情况,确认施工质量,一旦发生渗漏,需要及时返工,做好修理和维护工作。屋面进行混凝土浇筑要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要求,要确定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间距,还要保证板厚都需符合设计规范。

2.4地下室防水技术

通常可沿裂缝凿槽,在槽中嵌填塑性或刚性止水材料(塑性材料可用聚氯乙烯胶泥、塑料油膏、丁基橡胶等;刚性止水材料可用聚合物水泥砂浆),以达到封闭裂缝的目的。同时,对于侧墙的渗漏问题一般可采用表面涂抹法,常用材料可用环氧树脂类、氰凝、聚氨酯类等。而对于底板的渗漏问题,则可采用水泥浆进行高压灌浆,将其压入混凝土的裂缝中,硬化后与混凝土底板形成一个整体,从而进行封堵加固。常见的流程:(1)垫层施工;(2)进行基层处理、胎膜抹灰,倒角施工;(3)桩头防水施工;(4)垫层弹线;(5)进行JS复合涂料施工;(6)附加层施工;(7)防水卷材大面积铺贴;(8)做灰饼;(9)防水保护层施工;(10)底板抗渗砼施工;(11)养护。

2.5厨房和卫生间防水技术

第一,厨房的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的质量需要得到重视和保证。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管材、设备及相关配件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保证其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和标准,以进场的材料为例,必须确保材料具有产品出厂合格证、质量合格证以及复试合格证;第二,一般要求厨房与卫生间的地面要低于客厅地面45mm,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体现出高差,并按照1%的规格起坡,地漏口的附近要低于相邻的地面至少10mm。对厨房和卫生间的特定不同,进行抹面时要加入防水粉,在烟道和穿楼板的管道封堵均应用西石混凝土差价膨胀剂,在封堵前要注意把烟道和楼板道的周边清理干净,再支撑模板用混凝土进行封堵。第三,在厨房及卫生间施工的每道工序完成之后,均需对其进行严格的检查,如给水管道水压测试、排水管道通球测试、洗涤设备盛水测试等,并针对不同工序的具体特点进行相应的成品保护。

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民用建筑中渗漏问题已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仍然不能松懈。建筑施工过程中做好防水工作不但有利于推动我国民用建筑的发展,更能够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屈晖.浅析建筑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技术及控制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5):89-89

[2]周博.综述民用建筑易渗漏部位防水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6):12-12

上一篇:新技术在建筑给排水系统中的应用 下一篇:土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及创新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