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建设学校中心绿地

时间:2022-08-04 07:10:30

云南建设学校中心绿地

规划概况

此中心绿地位于建设学校的中心位置,面积近似五千平方米。此景观设计主要包括植物景观、道路景观、建筑小品以及水体景观。通过各种景观体现了“发展,飞跃”的主题,激励同学们在学习上奋发进取,从而取得人生的飞跃。因此起名为“跃园”。其平面效果图如下:

中心绿地平面效果图

规划理念

强调人文景观及文化韵味,体现学校的景观特色。

在此规划中,通过景墙、雕塑等来表达云南建设学校的历史文化及强调学校文化氛围,使中心绿地与周围环境能够协调统一。

强调自然景观及生态景观,体现回归大自然的思想

此规划主要体现季相丰富的植物景观,以及具有动态的水体景观,同时搭配一定的建筑小品。不论是植物景观还是水体景观,都是取材于自然,模仿于自然,吸取自然之精华,运用自然之规律,从而体现了天人合一 的思想。图如下:

中心绿地现状分析图

中心绿地景观分析图

强调景观丰富性及实用性,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本规划包括季相丰富的植物景观,如春天的樱花、桃花景观,秋天的秋色叶景观,冬梅、冬樱景观等,满足了师生的视觉享受,又有休息娱乐设施,如体育活动设施、木凳、休闲广场等,满足同学们活动要求,从各方面来看,都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功能及景观分析

在综合分析了中心绿地的地形特点和周围的环境后,本规划主要体现了“自然、生态、美观、休闲”的深刻意境。主要景观分区如下:

中心绿地规划功能分区图

入口景观区

主要的入口位于靠近西门和食堂的西南角。由于这个位置人流量比较大,设置主入口比较合适,同时入口广场也可以疏散一定的人流量。主入口广场主要通过雕塑、道路铺装、草花及周围的金竹形成独特入口景观。

除了主入口外,在其它不同的位置分别设置不同的次入口,以保证师生能够由各个方向进入到中心绿地。

休闲广场区

为了保证同学们在课余时间能够有足够的休闲娱乐的场所,本规划设计了两个具有高差的圆弧型休闲广场。其中中心广场是中心绿地的至高点。在中心广场可以一览中心绿地的全部景观。同时中心广场的中心雕塑“飞跃”是中心绿地的点睛之笔。休闲广场除了可以满足同学们的活动需求外,也添加了音乐、水雾等声乐、视觉景观,再加上周围植物的搭配,从而使硬质景观广场显得有生机。

安静休息区

主要位于靠近篮球场的杜英路。由于这些位置相对安静,设置大量的坐凳及石桌,同时有景墙作为一定的遮挡,从而使这些区域成为同学们室外学习、交谈、休息的好去处。

水景观赏区

主要位于靠近香樟广场的位置,面对正大门,与正门形成对景,主要观赏点是水池的水景及旁边的木亭等建筑小品景观。

自由活动区

主要靠近主入口,设计一些空旷的草坪,供同学们自由玩耍。

规划布局

植物景观

植物景观主要形成的是“四季开花,季相分明”的景观特性及“活泼、开朗、坚韧、顽强”的个性品质。

植物景观的观赏性

春花景观:如云南樱花、桃花、紫叶李、山茶、杜鹃等花灌木及色彩斑斓的草花景观,营造出新年新气象,及桃李芬芳的景象。

夏荫景观:因此本规划设置了紫薇花架、观鱼亭及景观大树等提供凉爽的休息环境,同时可以观赏水池的睡莲、鸢尾等水生植物景观及石榴、玉兰、丁香等观花香花植物。

秋叶景观:为了增强植物的季相性,本规划特别种植了银杏、黄连木、红枫等彩叶植物,强调了秋天黄叶、红叶及落叶景观,同时本季节的香花树种是桂花。

冬梅景观:主要的观花景观是能傲冬的冬樱花、梅花,以及常绿的雪松、小叶榕等骨干树种,在冬天营造出有花可赏、有景可观的冬日景观。

植物景观的文化涵义

在跃园的植物景观中,主要蕴含了“桃李满天下”、“奋发进取”、“发展飞腾”的寓意,同时梅兰竹菊四君子具有高尚的品格,喻表了同学们的品行操练,与学校的教书育人的主题相统一。

道路广场景观

本中心绿地的道路广场设计风格主要体现了“简洁、大方,适用、美观”的主题,因此,道路设计成直线状,广场是简洁的圆形、圆弧形,整体上设计成大树形状。

树(道路)代表着正在成长中的同学们,树根(广场)代表着学校这片沃土。从整体上讲,本设计喻表了同学们在学校的抚育下茁壮成长,从而迎来灿烂明天的主题。

同时,在铺装上,道路主要采用了圆形青石板镶嵌卵石,广场铺装主要是考虑到景观性,用面砖形成不同的图案,同时为了提高景观性,软化广场的生硬,将广场设计成音乐喷泉、音乐水雾广场,成为中心绿地的标志景观。

建筑小品景观

中心绿地的建筑小品主要围绕着学校来设计。比如,广场的主题雕塑主要体现了“发展、飞跃”;反映建校历史文化的景墙;还有象征同学们活跃校园生活的“足球、篮球”雕塑,以及激励同学们谦虚好学的水景小品-“满招损,谦受益”等,除了具有喻表意义的小品外,还有满足师生室外休息娱乐的木亭、木花架、木桥、石桌凳等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建筑小品。

水体景观

水是园林的动脉,没有水景的园林缺乏生机。在本中心绿地的设计中,主要设置了两个水池-“睡莲池”及“金鱼池”,作为静水景观,同时在水池中设置喷水景观,达到动静结合,同时与广场的喷泉、水雾景观形成丰富的水体景观,从而使中心绿地显得生机勃勃。

五.竖向规划设计

根据用地性质、功能,结合自然地形,规划地面应采用相应的形式,即平坡式、台阶式和混合式。

在跃园的设计中,为了突出主景,从而将中心广场抬高,提高了主题雕塑的景观性和标示性。同时,水景处是跃园中地势较低的地方,其他主园路及次园路均采用平坡式、台阶式,从而使整个跃园高低错落,起伏有致,提高了园林的景观性。

六.总结

以上是云南建设学校中心绿地的一套规划方案。本方案围绕着学校的特色及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的需要来规划设计。不管是建筑小品、还是园林景观及道路广场景观,都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以及区别与其他学校的特色景观和风格特征。主要是为云南建设学校的师生打造一个“可观赏、可游览、可休息、可娱乐”的室外活动空间。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从制造到智造的脱变 下一篇:注重建筑人情化的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