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运作论文:小议当代批发市场的运作模式

时间:2022-08-04 06:51:05

市场运作论文:小议当代批发市场的运作模式

作者:苟建华 单位:浙江外国语学院

批发市场内的经销户如有较强的质量安全意识,问题农产品就很难流通到批发环节,因此,种养者和经销户的质量安全意识可基本决定通过批发市场流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然而,现有的种养者多是分散的农户(规模较大的农户或合作组织大多选择了“农超对接”模式),批发市场内的经销户多数是个体工商户,受素质、专门知识等因素的制约,他们的质量安全管理意识、责任意识淡薄,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也不会主动去学习了解,他们所了解的法律知识大多来源于政府职能部门的宣传和强制性学习。调查数据表明,种养者、经销户在生产经营中缺乏质量安全意识。质量安全管理意识淡薄是问题农产品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更为严重的问题是供应链主体质量诚信缺失,受利益驱动,有些农户或经销户甚至会违背基本的质量诚信道德良心生产危害消费者生命安全的农产品。在批发市场供应链中,组织化程度低下导致了农户和批发商户之间的诚信关系十分脆弱,缺乏基本的信用和承诺,从而在农产品交易中产生了假冒伪劣、以次充好、哄抬价格等机会主义行为,这种脆弱的质量诚信交易关系,根本无法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多环节开放式供应链经营结构,缺乏统一性的市场准入许可体系现有的农产品供应链为开放式经营,农产品经营企业往往从短期利益出发,在批发市场内,许多经销商同上游供应商没有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对供应商的选择主要考虑农产品的价格因素、品种等因素,加之农产品的来源较为分散,品种数量众多,供应商的流动性较大,经销商也较少以质量标准去判断选择供应商,致使供应商鱼龙混杂,大量问题农产品混迹其中进行销售,危害消费者。尽管各级地方政府有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方面的制度,但是在整个供应链过程中并没有建立一套包括主体资格、执行程序、监督管理以及法律适用上都具有一致性的市场准入管理制度。因此,在现有开放的农产品供应链渠道中,产品进入下游分销环节的时候,并不能保证其他地方的市场准入都能严格实施,特别是在那些监控能力还比较薄弱的中小批发市场、小城镇农贸市场,市场准入的管理措施更是难以落实到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也难以得到保障。供应链上缺少统一的质量检测体系,质量检测与监管执行不力当前,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仍存在很多须待解决的问题。其一,供应链上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没有统一标准。尽管许多批发市场内部实现了农产品检测的统一标准,对农产品实施全抽全检,但是,从整个供应链来看,供应链的不同环节却有不同的控制标准。标准设立的不统一或不科学造成了生产者和消费者无所适从,也影响了对农产品质量的控制成效。其二,产品质量合格认证和质量等级认证的可信度不高。批发市场要求进入到市场进行交易的供应商须提地的“产地证明”和“质量检测合格证明”,这些证明并非由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或者由批发市场主导的检测机构出具检测证明,而是由产地乡(镇)政府或一些农产品经营协会组织盖章即可。出于发展当地农业经济,维护自身经济利益考虑,产地政府和协会组织并非严格按照一定的质量标准去检测认证农产品的质量,而是放松监管,协助种养者和产地收购商,为其开具证明和“盖章”。因此,在批发市场的市场准入环节,供应商提供的“产地证明”“质量检测合格证明”“质量等级认证”等其公信力很难获得购买者的认同。调查数据显示,购买者对认证存在较大的质疑。其三,市场抽检环节缺乏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缺乏规模化的主要原因是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检测费用由批发市场承担,为降低成本,批发市场会尽可能地减少检测规模;缺乏标准化是因为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部分农产品的质量检测标准较低,时效性差,许多标准没有及时更新补充推广,在供应链各环节也没有统一;缺乏规范化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对检测主体形成有效的监管,作为最大的利益方———消费者没有参与到质量检测与监管环节,消费者无发言权,因此,批发市场就偏重抽检检测成本低、检测时间短的农产品,而对那些检测成本较高检测时间较长的农产品就不予抽检,这种不规范的检测行为就为问题农产品流入下一消费环节提供了便利条件,埋下了安全隐患。

我国农业生产领域使用条形码、RFID等身份识别技术的企业相对较少,尤其是组织程度低的农户及一些小的农业合作组织,他们生产的农产品既没有品牌,也没有产地标识,无基本的身份证明,问题农产品一旦出现在消费环节,就很难进行追溯查找,也无法追究生产者的质量安全责任。近些年来,为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有些地方政府制定了相应的农产品“身份证”制度,如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等地方制定了《食用农产品标识管理规则》,实施农产品标识管理。但是,这种制度并没有全面实施推广,尤其是在中小城市的批发市场中,有品牌、产地标识等“身份”证明的农产品种类较少。根据课题组的调查数据显示(表略),通过批发市场流通的农产品采用身份识别的比率最低。要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除了建立和推广实施农产品“身份证”制度外,还必须建立能实施全程监控的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体系。当前,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都比较重视信息化建设,大多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有的甚至开展了电子商务经营业务,但是,这些网站的功能主要在于商品推介,不在于农产品的质量检测信息和问题农产品信息的公布。这说明批发市场建设主体还未能按照质量监管要求,形成完善的农产品安全信息监控机制。我国现有的农产品质量信息追溯系统大多是以大型农业龙头企业为主导建立起来的,在这些追溯系统中,供应链的集成度高,基本实现了供应链的一体化经营,质量安全信息可以实现共享和有效控制。在农产品批发市场所在的供应链中,可实现全程跟踪质量信息的可追溯系统还未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认证及监管等信息无法在批发市场供应链各环节进行及时的交流与共享,各监管职能部门也无法进行有效的协作配合,进而阻碍了整个农产品批发供应链上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的提升。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技术运用不足,尚未形成完整的冷链物流运作体系在我国,相对于以连锁超市为核心的“现代流通模式”,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其供应链管理技术的运用明显不足,一些关键技术的集成与应用水平还亟待提高。相对于发达国家,在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中,完整的冷链物流运作体系远未形成,在运作实践中存在较多的问题。一是通过农产品冷链物流运作的生鲜农产品比重很少,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90%以上的农产品通过冷链系统运作,我国在蔬菜方面的比重大约是5%,肉类约15%,水产品也只有23%[8]。二是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较差,包括基础硬件设施与软件配置。三是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发展滞后,专业的冷链物流运作需要较高的投入,而市场需求相对有限,这些都制约了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使得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网络非常有限,加之缺乏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质量、准确性和及时性都难以保证,产生了较高的冷链物流成本和产品损耗[9]。

上一篇:市场指数论文:小议专业市场指数发展新走向 下一篇:任务教导论文:任务教导法在市场调查课中的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