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法语与汉语网络语言的相通性

时间:2022-08-04 05:44:51

浅析法语与汉语网络语言的相通性

摘要:语言总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提升而不断发展变化。网络社会的到来,给“新新人类”带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他们创造或接收了大量的网络语言,并常常把这些语言带入日常生活之中。网络语言分为多种情况,在本文中,笔者主要从五个方面来对比法文和中文网络语言,从而归纳总结出二者的相通之处。

关键词:网络语言;相通性;法语;汉语

人类的交流,也逐渐催生了一种新型的语言―网络语言(la cyberlangue)。这种语言的使用者年龄较为年轻,他们思维活跃,在网络上交流时不再循规蹈矩完全遵守语法,采用的句子也趋于简单化,并大量使用外来词汇、数字、符号等,诙谐幽默,灵活多变,没有统一的章法可言。而中文与法文虽然有很大的差别,但其各自的网络语言在某些方面仍有相通之处,体现了一定的趣味性。

一、缩写

缩写词在许多语言中都本来存在,并不为奇。如法语中TGV―train à grande vitesse,HLM―habitation à loyer modéré。由于语系不同,汉语中多将此称为“简称”,如奥运会―奥林匹克运动会等。这些说法都已被世人接受,并且使用范围极其广泛,既不会产生歧义,也不会被人误解。而在网络的交流中,人们为了快速表达自己的思想,对一般的语言也进行简写。法语仍然是选取单词或句子中的字母,汉语则从拼音入手,形成了在网络上极为通用的缩写:

二、省略或简写

省略词在法语中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如prof―professeur,resto―restaurant,在法语网络语言中,单词不再完全按照它本来的面目拼写,词尾不发音的字母、重复的字母或不影响理解的字母有时便成为省略的对象。汉语中,则用单个或少个字来表达更为复杂的意思,使词句更加简单幽默。

三、谐音

谐音在人们日常的语言中使用就颇为普遍。法国的报刊便经常运用谐音,使标题新颖或双关。而中国的歇后语对谐音也是大量的运用,如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卖布不带尺―存心不良(量)。在网络中,谐音更是大行其道,法语多是用字母代替单词或音节,而汉语中的同音字数量本来就非常巨大,再加上各地方言不尽相同,这些都给网络语言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四、数字替代字母或汉字

阿拉伯数字是世界通用数字,它在不同的语种中具有不同的发音,但其简单的外形给网虫们提供了又一种造词可能,从而使网络语言也变得更加离奇。

五、符号的大量使用

网络语言是键盘式语言,这是它与人们日常语言的最明显差别。因此,键盘上的众多符号均被开发,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人们在网络上聊天具有一定的距离感和神秘感,有时,即使是很亲密的朋友,我们也不能对其情绪的变化有很好的了解。这时,一个表情,一个重复,便可拉近彼此的距离,或是将自己的情感表现得尽致淋漓。

1、重复:

汉语与法语网络语言的相通性并非仅仅表现在如上五个方面,这里只是简单的概括与说明。另外,这些特点反映在实际使用的网络用语中时,不一定是清晰地独立存在,有时一句话就可能包含数个特点,常常使不经常上网的人一头雾水。如:GTentr12penCatwa.Chépa,Gdja tout vu.1Kfé +t?这两句话便分别是Jétais en train de penser à toi.和Je ne sais pas,jai déjà tout vu,un café plutt?的新奇说法。其中,“+”在法语中也是/ply/的发音,在这里使用符号代替了一个音节。

网络语言的产生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它可以是日常标准用语的衍变,也可以是个人的创造发明。其中有的词汇使用范围很广,甚至渗透到电视、报纸各个领域,如网络新词“给力”已得到官方认可,并受到了美国《纽约时报》的关注;而有的词汇使用范围则较小,如动漫、游戏词汇,是在更小的圈子内流行。但值得说明的是,网络语言并不意味着网络世界必须使用的语言,有许多人在网络上仍然使用标准语并提倡和推广语言的规范。而且,网络语言对准确度的要求较低,通常以不影响交流为标准,不十分强调语法、句法、音符等传统规则和特色,很大程度上受个人喜好和习惯的影响,因此,同一个词组或句子在不同人写来就会千姿百态,各有千秋。

世人对网络语言的评价褒贬不一,但自从其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存在以来,它自身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一些旧词很快地作古,一些新词不断地被发明创造,与其他语言相比,网络语言拥有最快的更新速度。虽然它有不符常态的外形,但网络语言并不是凭空捏造的天书,而是以标准语言为基础演变发展来的另类文字。此外,文字也是思想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承载着一定的思想形态。网络语言的使用者与创造者多是年轻一代,他们叛逆不羁,张扬个性,而新新语言直截了当,反应快速、标新立异,是这一代年轻人特点的真实反映。但是,网络语言毕竟不是正式的流通的语言,它仅仅局限于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现实生活中,网络语言的不恰当使用会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和误解,我们应该分清场合和语境,让网络语言不至于过度“给力”,泛滥成灾。(作者单位:西安翻译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安志伟.网络语言的多角度研究[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2012.

[2]汤玫英.网络语言新探[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

[3]汪磊.新华网络词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4]风君.网络新新词典[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2.

上一篇:关于政府统计数据质量成本的分析 下一篇:关于机械教学改革的重点及其难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