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祖印象 第3期

时间:2022-08-04 01:34:35

3层高的办公楼门前,一块方形石碑镌刻着两个大字“马祖”。走下台阶,就是一大片菜地,地垄、篱笆、挂家、粪土、肥料、尿桶,“一个都不能少”,三两农妇正在认真伺弄着自家的瓜菜,看上去杂乱无章,闻起来“别有风味”。

2008年10月9日,我和同事首度到马祖采访,第一站是到县政府“拜码头”。如果不是办公楼正门上方悬挂着“福建省连江县政府”匾额,乍一看这般乱糟糟的景象,真不敢相信这就是马祖县府。

我们的司机兼导游曹宝金女士是从台湾嫁到马祖的。她告诉我们,上世纪80年代,台湾本岛已经比较开放,但马祖的气氛还是很严肃。刚来时她没有“保密防谍”的意识,有一回要回娘家,便直接打电话到军方港口问“请问最近什么时候有军舰回台湾”,结果被她丈夫猛批了一顿,说:“你应该问‘鸭子什么时候划水’!”

1992年11月,马祖与金门同步解除战地政务,发展观光。丰富的战争遗迹和军事工事,使战地风光成为马祖旅游的拳头产品。

我们到马祖后,首先看的就是原来的军事据点。“战争与和平纪念公园”依后澳村的堡垒而建,小路两侧陈放着重型坦克、火炮等重型武器。在“战争与和平纪念展览馆”里,除了陈列台湾军方早期使用的轻兵器,还有大陆方面开展对台宣传战的宣传品。其中最为特别的展品,是台湾军方印制的“娱乐券”,当年驻岛官兵凭着“娱乐券”就可以到名为“怀道楼”的“军中茶室”找女人。

马祖的军事要塞大多凭险而建,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位于南竿乡仁爱村的北海坑道,是马祖重要战地景点。坑道开凿于花岗岩山壁中,呈“井”字形布局,水道高16米,宽1米,长640米,涨潮水位8米,退潮4米,非常壮观。在福澳港旁边的山顶上,树立着手书的“枕戈待旦”影壁;芹璧聚落的墙壁上,“”、“解救同胞”等标语还清晰可见。这些两岸军事对峙年代的印迹,而今成为游人轻松留影的背景。

马祖的驻军据台湾媒体报道,到2009年已经减少到2000人左右。但我到马祖采访时,看到军方还是控制着不少军事据点。只要我们乘坐的汽车在军事设施前稍一停靠,哨兵马上警觉走了出来,很严肃地喝令离开。这样的气氛,我在金门倒很少感受到。

马祖岛上林木葱郁,青翠宜人,加上地理位置的关系,成为候鸟过境过度冬天的区域,岛上鸟类云集,和金门一样是观鸟胜地。因为恶劣的自然环境,马祖的民居多利用花岗岩块沿着山坡地兴建,其结构多为方正双层独栋建筑,窗户小且开于高处,窗棂以石条为骨架,屋脊为曲线造型如火焰燃烧般的“封山火墙”,屋顶以红或灰瓦覆盖并于接缝处压上石头,以防强烈海风吹刮侵袭,造型颇似一颗古代官印。

位于北竿乡的芹壁聚落是马祖民居的代表,白色石块垒成的“一颗印”形状的闽东民居,依山傍海连成一片,高低错落,被台湾媒体誉为“台湾的地中海”。一些民居现在内部被改造成民宿、餐厅、咖啡厅,是很多游客到马祖喜欢流连之所。

相对金门,马祖的文教事业发展比较落后,古迹也比较少,只有昆阳亭、怀古亭、逸仙楼等亭台楼阁,但马祖庙和祭祀五代十国时期的闽王王审知的白马尊王庙,庙宇规模宏大,香火鼎盛,显然是当地的信仰中心。

马祖没有电影院,居民要看电影,大多会专程坐船到福州。

马祖人的平均寿命在全台湾最高,女性更高达88岁。“吃的健康是一方面,民风淳朴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导游说,马祖人的日子过得简单而快乐,没有什么想法也没有太多烦恼。“在岛上还不用担心丢东西,因为根本没有小偷。”

从战争到和平,马祖人在悠闲恬静中,从容写下历史的蜕变。

(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自在台湾:一个大陆人的十年行旅》 作者:陈斌华)

上一篇:坐看黄叶飘落 下一篇:20年没变:北京女性的婚姻家庭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