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探讨

时间:2022-08-04 01:05:14

建筑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探讨

摘要: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中,能源消耗大、周期长、头绪多、过程复杂。目前,国家积极倡导环境保护、绿色发展战略,绿色施工已成为建筑行业的热点话题,传统的施工管理理念正在被绿色施工管理理念所替代,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走进“绿色建筑的阵营”。本文就绿色施工管理的意义、现况和如何做好施工现场的绿色施工管理作了些简要探讨。

关键字: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国家倡导和谐社会、生态化发展战略,绿色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标志,已经风靡于各行各业发展理念中。建筑行业涉及国家发展和国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工程建设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对环境的产生的不利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绿色施工管理的意义

绿色施工管理是指,在保证建筑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科学管理方式和相关先进工艺、技术,使工程项目的建设达到节省资源、保护环境目的。实行绿色施工管理,对于国家发展和人居生存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是发展中的能源消费大国,又是资源匮乏的国家。推进工程项目的绿色施工管理,有利于规范企业的施工行为,促进企业因地制宜地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当地政府有关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法律、法规等要求,自觉加强施工过程中能耗的控制,合理使用资源,减少对环境(树木、土壤、气候、河流等)的破坏性。实行绿色施工,能让企业从节材、节水、节能、节地、文明施工和保护环境等方面获得更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在城镇化建设和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为建筑物的绿色使用增值,最终实现工程建设与环境的和谐共存。

二、绿色施工管理的现况

绿色施工管理的概念起源于美、日等发达国家,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他们就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制度,在建筑行业推广绿色施工管理。而我国直到新世纪,才逐渐对于绿色施工有了认识,并提出了绿色施工的倡议。但是,目前我国的绿色施工离实际意义上的绿色施工还相差较远,能够实行绿色施工管理的施项目也不多。同时,受管理手段的更新、施工工艺的改进、材料的创新还不够等种种原因的约束,不少建筑施工企业没有很好地贯彻绿色施工管理的理念,大多而只是按章办事,这使得绿色施工管理的不能普遍实行,主要表现在:

绿色施工的主观意识较弱。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工占了作业人员中大多数,他们对绿色施工的认识模糊;工程管理人员对绿色施工的理解片面,在管理过程中不能较好也执行相应的施工方案;政府推动作用不够,相关政策不完善,没能激发企业推进绿色施工管理的积极性……

落后的产能淘汰、技术更新缓慢。绿色施工管理对于材料、设备会有更高的要求。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许多企业不愿意将资金投放到短期内见不到效益的设备、技术更新上;供施工企业进行绿色施工管理的时候,可以选择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相对较少;而成熟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推广又受到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影响而进展较慢……如钢制的大模板,使用次数少且环保,但是造价高、运输难,很多企业还是只能采用竹模板。

四、做好施工现场绿色施工管理的对策

绿色施工管理,不仅涉及外部环境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也涉及到参建各方包对项目的科学管理。要做好绿色施工管理,就要抓好科学的管理和先进的技术两个方面,但管理是技术的前提和保障,只有良好的施工管理措施,才能够保障绿色施工执行到位。施工现场的管理,对于实现绿色施工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可分为策划体系管理、组织结构管理、组织实施管理、管理职业健康和安全的管理和评价管理等方面。

1. 策划体系管理,就是在对工程项目进行调研、规划的基础上,明确绿色施工管理目的,确定控制目标和制定措施,因此应编制好项目建设的总体方案和具体的绿色施工方案。总体方案的编制,主要是一些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确定绿色施工方案的的基础性数据:建设单位的绿色要求,包括工期、质量、环境影响等方面具体内容;设计单位对于工程设计的各项参数,特别是运用到的新材料和新构造等;监理单位对于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意见等等。绿色施工方案的编制则具体细化,对于每个施工阶段和子项目都要有相应的方法,内容详细,数据准确,措施有力。制定有针对性的施工管理措施,掌握绿色施工的指标数据,如消耗木材量,水电资源节约率、噪音控制比等。要明确各施工阶段控制重点,提出详细的保证措施,如节约水电措施、节约占地措施、减少交通阻碍措施等等。规划完的绿色施工方案,应进行专家论证,确保方案的、有效性、可行性、经济性、完整性。

2.组织结构管理。组织结构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建立相应的管理组织和责任分工,将控制目标逐一落实,让各级人员各司其职,使施工规范有序。一是健全两级管理机构。第一级是管理机构,主要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督单位以及项目部组成。第二级是具体负责实施的机构,主要是项目部下的作业班组和分包施工单位。在两级中,建设单位和项目部为各自的信息沟通牵头人,分别落实各级机构参与的负责人员。二是进行责任分工。一方面是管理责任的分工,将项目在绿色施工阶段所涉及的管理责任进行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责任人。另一方面是管理职能的分工。由于绿色施工项目通常较大,涉及方较多,应做成组织结构图和矩阵分配图的形式,简便、直观。

3.组织实施管理,是绿色施工管理逐步实施的重要的阶段。施工阶段的施工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目标控制。实际项目建设与方案设计总会有所差异,因此,要达到绿色目标值,就应该在施工阶段进行管控。要进行目标值的再细化,如重力墙浇筑、切砖、装模等阶段,将节水、节电、节材等数据分配在各个阶段,设置好控制范围,进行细化管理,动态控制。将收集的施工数据,与目标值进行对比,对于超过控制范围的及时研究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正,然后再收集数据、对比、修正,按照PDCA的程序进行循环管理控制,直到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另一方面是施工场地管理。施工现场的能源使用情况最为直观。强调对重要控制点进行交底,将绿色施工重要性、控制目标、方案和重点告知作业人员;加强作业人员和一线管理员的培训;强化管理措施,让每级管理人员各自履行好管理职责,在管理范围内控制好;及时检查监督,掌握落实绿色施工措施的第一手资料,对未能达标的施工环节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特别强调的是,对于分包企业的施工着重加强管理,不能一包了之。

4.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绿色施工管理在注重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同时,也注重为作业人员提供安全的作业环境。要采取良好的防毒、防尘、防辐射、防污染的措施,保证施工队伍健康安全;要认真落实5S管理体系,对现场物资的放置、生活用工场所分离等方面进行强化管理,保护好员工的基本住宿、饮食、医疗、生活用电等基本生活条件;要制定好应急突发事件的方案,加强安全教育,落实消防责任等等,健全建立绿色施工的保障体系。

5.评价管理。评价应该是专业性的,可分为阶段性评价和综合评价。阶段性评价就是施工过程中的评价,包括考核、验证、分析和纠偏,是对绿色施工方案的持续改进和完善;综合评价是对绿色施工管理的总结包括考核、验证、分析和兑现奖惩。在评审过程中,要按照绿色施工方案、施工的过程措施,分不同的等级指标和标准,给予管理效果的评价。可采取的方法,有综合评价法、模糊评价法、数量评价法等。更为重要的是,要建立评价档案,为日后绿色施工方案的制定积累经验和提供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绿色施工管理符合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是环保的、先进的施工管理模式,它代表着施工管理发展的新潮流。广大的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应该积极地探讨绿色施工管理的方法,积累绿色施工管理经验,为建筑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和节能环保做出自己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刘晓宁.建筑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模式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11)

[2]孙佩刚.给予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下如何创新建筑施工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1)

[3]杨艳春.绿色施工管理与两型社会建设探讨[J].绿色科技.2011(04)

上一篇:建筑钢结构吊装施工技术的运用论述 下一篇: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