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的保障制度研究

时间:2022-08-04 12:36:02

大学生村官的保障制度研究

【摘要】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村官队伍,大学生村官日益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我们应关注这个特殊群体的生活和工作情况,给予他们必要的关注与保障。文章从大学生村官的保障制度研究出发,讨论现行保障制度的优缺点,实施情况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希望大学生村官项目能够获得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 保障制度 可持续发展

现行大学生村官保障制度的几个主要方面

有关大学生村官选聘方面主要的法规依据是中央组织部、教育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等12个部门在2009年5月下发的《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长效机制的意见》)。

物质保障方面。物质基础是大学生村官保障制度的核心,对大学生村官这个项目的实施与兴废具有决定性作用。《长效机制的意见》中对大学生村官在工作生活基本条件、生活补贴、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等方面给予详细而明确的规定。

《长效机制的意见》中明确规定,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补贴主要来源于中央与财政的补助资金,水平要参照本地乡镇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后的工资水平发放。关于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方面,《长效机制的意见》中明确规定,中央部委所属高校的大学生村官由中央财政予以代偿。地方所属高校的大学生村官由选聘大学生所在地制定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办法。对于到艰苦边远地区或中西部地区农村基层的,由国家对其大学期间学费和贷款进行补偿或代偿。在提供工作生活基本条件方面,《长效机制的意见》中明确规定,要从实际出发,努力保障大学生的人身安全,提供基本的工作,住宿条件。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定期组织大学生村官参加体检并解决交通、通讯等问题。

社会保障方面。在合同聘用期内,要为大学生村官按照当地失业单位的规定落实社会保险,并且还要在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制度的地方补充办理医疗保险,对社会保险缴纳中事业单位应缴纳的部分应由发放工资生活补贴的财政部门来缴纳有详细而明确的规定。另外中组部的《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意见》中规定应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的离职补偿,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制度。以确保解决大学生村官们的后顾之忧,努力为他们在祖国的基层建设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为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现代化建设做好保障工作。

有序流动性方面的保障。《长效机制的意见》中指出,大学生村官任职期满后的发展方向为村干部、择优录取为公务员、自主创业、引导择业或继续学习。对于留任的仍纳入大学生村官的名额,并享受大学生村官的一切待遇,应鼓励他们竞选成为村支书或村干部。公务员录取应扩大从大学生村官中选取的比例。对于想要自主创业的,要努力为其创造条件,给予政策和税收方面的优惠。选择引导择业和继续学习的应免费培训,引导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优先录取。

大学生村官的实际保障性水平

尽管《长效机制的意见》中的规定,给大学生村官带来了物质和社会方面的保障,但是,从调研情况来看,各地认真落实有关大学生村官方面的政策水平相当不一致,实际到位情况不是很理想。

大学生村官的待遇水平。一般而言,东部地区的待遇水平要比西部地区高,富裕乡村要比贫困乡村高。薪酬待遇一般包含有基本工资、社会保险和年终奖。大学生村官的基本工资和社会保险大概在1500元左右,但是年终奖的区别就很大,经济效益好的有可能达到上万元,经济效益不好的也有可能一分钱也没有。大学生村官的待遇水平平均也就在2000元左右,这相对于大学生对工资水平的期望和较高的物价水平而言,工资水平还是偏低的。

大学生工作的生活环境。工作的生活环境对人的影响不言而喻,好的工作环境能够提高人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相反地,差的工作环境却能够极大的损害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就大学生村官工作环境而言,很多时候与城市的工作环境无法相比,除了经常性地去田间地头里工作,工作必要设施与资料的缺乏也影响了工作效率。这对于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是十分不利的。

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内容和成就感。大学生村官并非为公务员,大多只是村支书或村主任的助理,工作内容一般是公务、档案的文字处理、日杂、勤务、矛盾调解等等。这反映了大学生做事认真积极活跃,也反映大学生缺乏农业知识和农业技术,对农村中工作缺乏决策权等,这导致大学生对其工作的成就感不高,感觉其无用武之地,对其农村工作感到失落。

大学生村官在工作生活中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问题。由于农村生活单调,同龄人有相同经历层次的人几乎没有,这导致大学生村官们的精神十分孤独。再加上许多大学生村官涉世未深,难以处理农村的复杂的人际关系、,专业也不对口,农村生活质量不高,工资收入低,缺乏决策权与工作成就感等等问题,大学生村官之路可谓雄关漫道真如铁。

大学生村官保障制度的问题

大学生村官角色定位模糊。大学生村官一般只是村党支部书记的助理或村委会助理,所以大学生一般难以参与村子里的决策或实务。大学生村官只是政府签订的有服务期限的雇员而已,虽然被派去农村基层工作,但没有编制更不具有农村事务的决策权,再加上没有法律明文规定大学生村官的具体职能,这导致大学生村官只能做些文字处理,整理档案等琐碎工作,像一个村里的文员而已,大学生角色定位模糊已经严重影响到大学生村官这个项目的兴废。

大学生村官的待遇偏低。大学生村官的工资收入主要由所在县镇村补贴,地方财政补贴和中央财政补贴三部分组成,但由与所在地财政紧张或其他原因,往往容易导致地方这部分补贴无法发放到位,大学生村官的收入偏低,而且大部分地区大学生村官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是由大学生村官单位和个人缴纳的,但是其单位往往是按照最低的标准缴纳,甚至有些地区连大学生村官的五险一金都没有落实,连事业单位一般有的节假日福利和临时性津贴也没有,待遇偏低的问题严重挫伤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的积极性。

大学生村官情感上孤独对农村工作缺乏归属感。由于缺乏农村工作经验,难以融入农村生活,水土不服,方言,人际圈子小等等,导致多数大学生村官存在精神上的孤独感,也容易产生失落,孤独,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农村的生活一般比较单一,缺乏娱乐活动,就连找对象也十分困难,在加上家里一般不予支持,面对来自家人亲戚的压力导致大学生对农村工作缺乏归属感。

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后职业选择困难。虽然《长效机制的意见》中指出了大学生村官任职期满后的五个发展方向,但是从大学生实际就业和农村实际出发,这五条出路都过于笼统,缺乏实际操作性,并不能有效解决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后的职业选择问题。对于想留任成为村支书或村主任的大学生村官而言,在他们2至3年里很难出具体的结果,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又加上村委会里面的自保和排外倾向,导致大学生村官很难在选举中获得选票,留任愿望往往会落空。对于考公务员,由于招考人数有限,往往竞争压力非常大,再加上自身能力的关系,这条出路也是十分艰难的。而对于自主创业,农村的条件十分有限,资金也十分缺乏,往往也行不通。就继续学习而言,书本已经生疏,条件也差,再说大学生村官年龄也不小了,但这只是其中极少数人的选择。

完善大学生村官保障制度的建议

大学生村官的连贯性、长期性应该有制度性的支持和保障。政府需要全面系统了解基层情况,统筹考虑大学生村官队伍的进口、管理和出口机制,让村官们来的有条件、干的有舞台、留的有希望、走的有收获。既要抓好这只队伍的管理工作,也要考虑好这支队伍的建设和发展,积极完善大学生村官工资递增机制,探索完善村官自主创业和建立创业基金机制,探索从村官中选拔优秀人才充实机关单位的途径。要逐渐建立大学生村官多需递增、缺口递补的长效机制,使这支队伍保持稳定、正常流动、逐步壮大。

完善选拔机制,创新用人机制。对那些愿意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大学生,要保障更加公开、公平、公正的录用程序。最好选拔机制要逐渐与各项专业选拔机制接轨。要把根据大学生所学专业特点情况和村居现状相结合,进行点对点扶持服务,努力为每一个大学生村官创造一个更加人性化、合理化的工作发展环境。

完善管理机制,建立培养机制。要本着为大学生村官自己和农村基层工作负责的态度出发,从每一个细节入手,对“大学生村官”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尽可能制定出详尽的制度,要让每一个村官能够做到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根据实际情况考察,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针对考核结果,对于优秀的大学生村官进行物质和精神的奖励,激励他们更好地工作,努力增强服务基层的信心。

总之,伴随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的快速普及,大学生村官发展的空间还在不断扩大。大学生村官制度一路走来,从当初的“三农”问题慢慢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者的角色转变,大学生村官制度走向未来的长效建设,还是一条漫长持续的征途。我们要认真对待大学生村官的保障工作,努力完善选拔机制,管理机制,用人机制,培养机制,为党和人民培养出了一支有知识、有技术、有能力、有经验的优秀后备干部人才。

【作者为呼伦贝尔学院统战部副教授】

责编/许国荣(实习)

上一篇:浅析美国区域性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及其启示 下一篇:当代中国民主建设视域下的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