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明代纳西族诗人木公木曾的散文特点

时间:2022-08-04 06:15:33

试论明代纳西族诗人木公木曾的散文特点

摘 要:木增是明代云南西北地区著名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和诗人,他在明王庭的支持下对云南西北部地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管理,促进了云南中西北部地区政治经济的发展,加深了与内地的联系,被后人誉为“木氏六公”之一。现在人们对的研究着重在他的诗歌上,而忽略了他文赋上的成就,现就根据清光绪年间剑川人士赵聊元辑的《丽郡诗文征》 中的文征中收录木增的文赋进行探讨。

关键词:木增;赵聊元;《《丽郡诗文征》》文赋 价值

一、赵聊元与《丽郡诗文征》

赵聊元 ,清光绪剑川人,自号笨俺老人,一身致力于收集整理清以前丽江地区的文人雅士的文学作品,上至王公贵,下至民间无名氏,远达汉的《白狼王》,近到光绪年间文人作品,在《丽郡诗征・序》中描述“生是邦者,采邦之长谣短咏画疆为限著。。。。。。盖汇诸古人陈诗遗制,抑亦小雅诗人所谓桑梓之敬恭也”,关于选诗文的原则他继续说道“抱遗定坠非曰操选”提出了“以诗传人,以人传诗不敢隘,持择不敢苟,不以恩怨为去取,不以多寡为轩轾,盛衰升降之故览者可自得之。”为后人留下了大量清光绪前云南西北部地区文人的诗文资料。

二、木增和《丽郡诗文征》

木增(1587~1646) ,字长卿,一字长白,号华岳,是明代丽江土司木氏第八代首领,擅长诗文,曾和杨慎有诗文互和,写有大量的诗文,诗歌主要集中在《雪山诗选当》中。在《丽郡诗文征》里,赵聊元除了收集他的十多首诗歌外,还收集了他十多篇的赋文,他们分别是《寿星降于府治赋》、《瑞芝赋》(并序)、《雪岳赋》、《隐居十记》(篇末皆缀小词,多未协律删之):《玉山洞记》、《止止园记》、《白云居记》、《万松深处记》、《江上渔舟记》、《相羊翠壑记》、《散发芝林记》、《竹林径记》、《一醉市尘记》、《南口观瀑记》。

这些文赋内容丰富,多是有感而发之作,特别是《隐居十记》文采斐然,情感真挚,有一种引而未发或不发的隐隐之情,其未言的心境后人也能隐隐约约感觉到。三探讨《寿星降于府治赋》、《瑞芝赋》(并序)中内容的真实。

赵聊元在《丽郡文征・序》中,一开始就提到了明代儒学之风已经在云南西北部地区已经蔚然壮观,“有明踵宋制,以八股时文取士而文以衰。吾滇置郡县始于元,学校大小试始于明。”作为丽郡最高的少数民族首领,并得到中央朝廷赐姓的纳西族首领木氏,对儒学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长期浸润这种氛围下,使木氏一脉擅长诗文,形成了名响西南一带的“木氏六公”。

在《丽郡文征》收集的木增文赋中,《寿星降于府治赋》显得很特别,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近于荒诞,“寿星”在白天从天空降落到今天的“木府”:“天启之甲子岁八月望后一日,寿星降于府治前。童子辈皆见之。”时间、地点、人物都说得确凿,后面人的描述更是活灵活现,“倾则星临矣,肉髻浩须跨鹤至”。如果翻看相关的史书却没有相关记载,这不免怀疑本文作者的真实性。但是从古代丽江巫术流行,万物崇拜及东巴教的信奉来看,可以理解为这是木氏在强调自身的神圣性和合法性,以及追去“永恒”。为何这样说呢?在后面的内容中,他是这样写“主万物之长气兮,告功以受厘。”“寻招鹤以升天兮,征祥祉之洪洪。”“感龙影子就驾兮,天下安于如砥。征万寿之乌江兮。。。。。。”在封建时代,特别是“王权”与“神权”并行的时代,自我神话的方法比其他方法更有权威性和永久性。许多人会从文章的押韵、平仄,用词造句来考证作为少数民族诗人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吗?但从少数民族首领管理的需要,没有比这样的文笔更真实,《寿星降于府治赋》最后几句是这样写的:岁星见为方朔兮,观明君之御时。老人之旦降兮,宁非寿考之维祺,斯以卜我皇之繁禧。

比起《寿星降于府治赋》的神玄,《瑞芝赋》则直白了许多,作者开篇就点出了“芝草之维瑞自古皆然”,后面历数了从汉朝到当今都把他作为和平盛世的标志,“君臣赓歌以纪其盛”。从这可以看出这需要非常高的学识,非是继承了六代之恩的木氏,在清前的文人很难有这样的修养。接着“丁卯岁,余之祖庙忽附树产芝一。本初如茧栗,凡涞月则盈尺有咫,叠三层,具五色,枝如珊瑚,形如蜿蝉,芳郁袭人。。。。。。”文笔简洁但不失优雅,在不急不缓中把那种天降祥瑞带来喜悦慢慢道出。

三、《雪岳赋》当中的价值

《雪岳赋》是最能反映木增的文学才华的,这得益于他对雪山的特殊情感和家学渊源,也反映出了他的审美观念。

雪岳天地间奇嶙峋也。使奇峙于通都大邑,旁临九逵,则骚人墨客荷笔而品题者M也击矣。惜其僻在一隅,人迹敖欤间有闻其名而失其状者。亦有得其状而a于词者慨。

文中用“其嶙峋”把雪山的珍奇、雄伟、独特描述了出来,其中的情感和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异曲同工之妙,“市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一方面感叹于世人的不理解,一方面也把自己比作“雪山”期待被人所“a于词”。

我祖雪翁及太史杨升庵、中G禺山诸君子有雪山歌更唱迭和。载在十嗣后何竟寥寥也。嗟夫岳尤是也曾不以弗彰削色,第其孤高、莹洁、灵异。若斯不获与海内名山并提而论,揽胜者不无扼腕,故感而赋之。

文中提到的“雪翁”就是木增的祖父辈,木氏一族对雪山的特殊之情久而远之,曾对他写下了不少诗文,深刻影响了木曾。

四、《隐居十记》的隐晦之情。

《隐居十记》是木增在隐居山林时写的,据乾隆《丽江府志》和《木氏家谱》载,木增让位儿子木懿前有隐居修行达五次之多,其原因一直引起木氏研究者的兴趣。但如果我们对比杨慎的遭遇及思考杨慎为何到了大理而不来丽江的原因,其中的主要原因也可以猜测到《隐居十记》后面附有“篇末皆缀小词,多未协律删之。”一句。说明他最初是为诗词写的小序,可惜已经删除。十记的主要内容都是描写隐居地的风景物产,主要讲述如何修身养性的,在《止止园记》中写道:“宁山之麓有地一区,余架屋三楹,周以缭垣,何以命名为止园。土肥既宜于种莳,泉甘亦优于灌溉,欲取天地自然之利,安掇人事树艺之功。”在《万松深处记》中,木增“以小隐丘樊遗世独立,自非后佳木雕伴。”开始详细地描述了自己小木屋的自然纯朴,不染尘俗之状。叙述中有陶渊明之志,难得一见的山水佳文。

《一醉尘市记》在十记中很特别,最能反映作为普通人的真实情感。全文如下:

昔江州司马以醉喻蝉,果何见,而然与谓夫其神全,其气壮人城门,以为七尺闺超江湖以为寻常,会烦恼之障顿撒,人我之相两忘,有味乎其言之也。余虽结盟于泉石间,一托足于市廛,心远而地自偏性静而情远逸,杳弗闻车马之喧。忽游神怀杓之想,挂百钱于杖头,拼一醉于邸第,操觚腾盏呼卢,惟愿金樽之倒,何惜玉山之颓。放毕吏部之卧邻居,效李供奉之眠酒肆悠悠日月;酷类长房之壶栩栩神魂,乍化庄周之蝶。趁兴而出,恐会晤之难期,兴尽而归。觉酌饮之有数,谁云:混沌之乡不入希夷与。

文中引经据典,古往的情怀在他人上没有什么区别,如实地体现了木增作为普通人的真实情感,暗示了他内心的苦闷和惶恐。

木增的文赋由于资料的有限和研究者注重他诗歌上的研究,而忽略了他在这方面的成就,本文的内容从乾隆《丽江府志》和上海书店出版的《业书集成续编》第151册中《丽郡诗文征》收集而来,希望人们加强对木增文赋的研究和整理,拓宽人们对明一代云南儒学的研究视野和对少数民族政治家的研究视角。

作者简介:

李桥春(1977-7),男, 白族,云南剑川人,硕士研究生, 讲师, 少数民族及地方文化。

上一篇:网络信息技术对高效语文课堂的影响 下一篇:学校如何引导新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