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背景下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实施策略探讨

时间:2022-08-03 09:15:42

小班化背景下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实施策略探讨

养成教育是依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反复训练和体验,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等素质,最终使学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小班化学校具有人数少、空间大、设备优的特点,这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别化教育的组织与开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更为养成教育“面向每一个”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一、晓之以理———建设制度,评价激励

1.构筑德育网络,健全规章制度。作为小班化学校,我们根据每个班级特点,结合每个学生特点,制定并实施了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方面的系列合理可行的规章制度与活动方案。

2.把握评价标准,建立科学有效的机制。(1)评价内容多元。我们从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入手,提出培养“十好”习惯的要求:上好课、读好书、写好字、背好诗、说好话、走好路、做好操、排好队、吃好饭、扫好地。清早,学生开始洒扫庭除,开始干净的一天。晨诵仪式,启动了诗意的美好与静谧。课上,学生竞相参与,自主学习,你追我赶。课间,活泼而有序,安全又文明,阳光体育活动,学生或跑或跳,张弛有度。午间,学生或休息或读课外书,没有喧闹与嘈杂。日暮,学生写心灵日记,坚持道德长跑。放学,各班路队井然,师生彬彬有礼告别……(2)评价方式多样。学校有德育部门的老师评价,还有学生干部进行检查评比,各个班级也有评比,还定期约请家长参与习惯养成教育评价,避免“5+2=0”的现象发生,从而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与家长评价相融合。

二、动之以情———活动引领,环境育人

养成教育要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需要学生从点滴的小事做起。

1.抓好学生的一日常规教育。教师通过晨会、班队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日常行为的引导与反馈,让学生自主养成习惯。清晨,校园里首先听到古诗诵读声,这是我们校园形成的“背好诗”习惯。上课时,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投入,自主学习,紧张而又活泼。课间,学生们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地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就是实实在在的素质基础。

2.个别化辅导。作为小班化学校,个别辅导更是教师工作的重点,如何让孩子达到他最有可能发展的目标,不拔高也不降低要求,需要教师爱的教育,需要谆谆教诲,需要循序渐进,因材施教,这是科学,也是艺术。

3.家长学校活动。习惯养成教育,需要家庭、社会与学校形成合力。我们定期召开家长会,达成“好习惯塑造好人生”的共识,让家长参与孩子的习惯养成教育目标制定与评价过程。当然,家庭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需要相互配合,同时要及时地走入社会生活之中,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提高自己的修养。

(1)导之以行———榜样激励,全员育人

榜样激励。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教师要率先垂范,从师德、语言修养、主动学习和教学习惯上为学生做出榜样。要讲清道理,启发自觉,发挥主动性,让学生互相启发。成年人不要研究制定一套规范强迫孩子去做。当然,我们还要发挥同伴激励的作用,最大限度调动学生自主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

自主教育。教师与每个孩子及家长共同制定个体习惯养成的目标,发挥扬长补短的作用。哪项习惯自己做得特别好,需要强化和保持,哪项习惯做得不够,即使达不到目标,也可以制定进步目标。这样,孩子通过一段时间努力,都能有所进步。不求同样发展,但求每个都有发展。

(2)持之以恒———严格要求,分层巩固

长期做规划,我们每个学期定计划,每月有重点,每周早安排,每天有检查。我们把每一项习惯都制定了相应的细则和要求,还编成儿童易记的口诀,如,吃好饭的习惯要求:安安静静吃饭,干干净净吃饭等。每月抓一个重点习惯养成,人人熟知口诀,营造争创氛围,小检查员按时到岗到位,引导与督促落实养成教育。每个月评比优胜班级,颁发流动红旗。每周表彰各个班级的习惯进步学生,校长与每周之星共进午餐。

注意做好关键点的衔接。各个年段习惯养成教育的侧重点不同,如,低年级重点在写好字、走好路等方面做好衔接,我们要关注入学儿童的写字姿势,特别是握笔姿势,一旦养成错误的习惯则很难纠正。还有就是引导入学儿童减少校园课间活动的追跑哄闹等不安全行为,教师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间游戏活动等。

上一篇:外贸综合实训教学探索 下一篇:关于会计模拟实训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