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困生爱上学习

时间:2022-08-03 06:56:23

如何让学困生爱上学习

摘 要:学困生就是学习中存在困难、暂时跟不上的学生。在教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信心是转化学困生的有力手段,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是优化国民素质的核心力量。

关键词:转化学困生;关怀;帮助;教育;辅导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168-01

学困生就是学习中存在困难、暂时跟不上的学生。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素质和教育基础不同,每个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每个班级或多或少地都存在着学困生。学困生是班级的落伍者,做好他们的工作难度大任务重。学困生往往屡教不改,辅导难以进步,如果借此而放弃对他们的教育,对孩子和社会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转化学困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素质教育核心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只有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才能使得全民族的素质得以提高,只有从实际出发转化学困生,才谈得上教育的面向全体。在教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信心是转化学困生的有力手段,是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的关键所在。转化学困生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爱心关怀,抚慰他们受伤灵魂

学困生的形成是有一定原因的。因此要深入实际,调查掌握学困生“困”之所在,然后给予关心帮助。调查发现学困生往往是被老师冷淡、学生奚落、家长放弃的学生,由于得不到老师、学生、家长的关爱,他们在学习上不思进取,不求上进,久而久之,他们的学习成绩不断下滑,一步步退到了其他学生的后面,成了差生。对这些学生只要老师献上一颗关爱之心去温暖他们,抚慰他们受伤的灵魂,他们会感到被老师关怀的欣慰,被老师爱护的喜悦,从而听教师的话,认真完成老师安排的任务,增强学习的自信心。由此可见,关怀不仅体现了老师无私的爱,而且更重要的是给了学困生前进的勇气。

二、热情帮助,托起他们堕落的心

常言说“独柴难着,寡人难活”。学困生所生活的圈子中往往都是一些思想腐化,精神堕落的学生,只要我们伸出热情的双手,走进他们的生活,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体察他们生活、学习情况,并帮助他们走出困境,他们往往会在教师的指引下不断前进,走上正常的学习、生活之路。由此可见,赏识教育对学困生的转化举足轻重。为充分发挥赏识教育对学困生的转化作用,要做到:善于关心学困生;善于发现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善于用赞赏性评语;善于用奖评增强他们的凝聚力。

三、诚心辅导,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转化学困生,关爱是前提,辅导是关键,只要我们捧出一颗忠诚的心辅导他们,让学困生和其他学生一样都能得到学习的机会,同样得到老师的重视,他们就会被老师的不辞辛劳、循循善诱所感化,从而走出自卑的心理世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助长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从而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习成绩。另外课堂应注重分层教学,及时鼓励:很多学困生在课堂上不能集中精力听课,因而教师可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及时吸引、鼓励学困生,让他们也能关注课堂,认真听课。比如,当教师引入一个定义的时候,可以结合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例子,提高学困生学习的兴趣;讲解例题时,教师应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这样学困生就容易理解知识;布置课堂练习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梯度的题目,让学困生伸手可及,同时给予表扬鼓励,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四、忠心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当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困生不但学习差而且思想意识也和其他同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只要我们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做他们的贴心人,讲明“学习知识就是积累财富”的道理,他们就会明白学习文化知识不是为了某个集体和个人,而最终是为了自己。从而立足现实,好好学习、好好做人;放眼未来,为自己的明天而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另外,学困生一般都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此,教师要对学困生的学习习惯进行指导,告诉他们,别人学习成绩好的原因是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坚持不懈,这样的归因,可以引起他们对预习和复习习惯的重视,并自觉地加以培养。使他们养成良好额学习习惯。

五、与生为善,“和”字当头

在教学活动中,学困生往往会遭到老师的指责,学生的冷落,所以他们自暴自弃,游手好闲、无所事事、饱食终日。为此我们教育学困生时语气要和蔼,手段要和善,相处要和睦,从而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以助长他们的学习勇气,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走出困境,积极进取,勇于拼搏,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与学生进行感情交流的途径是很多的,从学习上到生活上,都要关心爱护学生,作学生的朋友,平时教师也要注意多用和蔼和激励性的语言,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一个可亲之人,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六、赏识教育,为学困生架起前进的桥梁

赏识源于发自内心对学生的钟爱,对教育事业的挚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同样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要尊重自己的学生,赏识自己的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尊重学困生,赏识学困生,多去了解他们、多去关心他们、多去找学困生谈心、多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做到少批评、少打击,不体罚,自然就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消除了学困生们的逆反心理。可见,赏识是一座桥梁,是精神相融、心灵交汇一脉通道。这座桥梁是我们转化学困生的绿色通道。在这条通道上,教师只有把师爱洒向每一位学生,当爱流融入学生心田时,便会化为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对老师的尊敬、对同学的友善。这种爱会成为转化学困生的灵丹妙药,这种爱必然会得到金色的回报。

上一篇:变式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实践研究 下一篇:谈如何胜任小学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