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从勤俭节约开始

时间:2022-08-04 08:22:12

摘 要:自古以来,勤俭节约被奉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提倡节约型社会的今天,我们应如何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教育并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呢?

关键词:勤俭节约;实践;环境氛围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172-01

场景一

清晨,学校门口的早餐店前人头攒动,大多是送孩子上学的家长们。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手里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热干面从人群里钻了出来。她焦急地张望着,忽然她眼睛一亮,满是皱纹的脸瞬间舒展开了。“明明,快来吃。”她夹着面条就往小男孩嘴里送。小男孩毫不领情,嘴一撇,大叫道:“我不喜欢吃。”说完挥手就将面条打翻在地上……

场景二

“这是妈妈寄给我的,你们看 …… 游戏机,要500多块呢。”中午我一踏进教室就听到田栗的声音。围在他身边的几位同学眼里全是羡慕。这个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工作,爷爷奶奶对他非常溺爱。对于田栗的要求他父母也是有求必应。他的零花钱比较多,有很多昂贵的玩具,他还经常在班上炫耀家长给他买的平板电脑 ……

今年十月份武汉晚报上一篇题为《中国人餐桌上浪费的粮食足够一亿人吃一年》的报道,让我看了更是触目惊心 ……

许多的实例表明,当代小学生因受到方方面面的负面影响,勤俭节约的意识严重缺失,他们养成了奢侈浪费的诸多不良习惯。校园里的浪费现象也非常严重:教室里,人走灯不灭;洗手间,人走水不停;窗台上,放着喝了一半的牛奶;食堂里,经常可以看到整个馒头和面包被扔在垃圾桶里,剩饭剩菜更是随处可见 …… 勤俭节约的美德在孩子们的面前渐行渐远,这让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深忧虑。

自古以来,勤俭节约被奉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提倡节约型社会的今天,我们应如何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教育并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呢?

一、从精髓传统文化教育中感知勤俭节约的深刻含义

要开展好勤俭节约教育,首先必须让学生理解“勤俭”的深刻含义。勤即勤劳、勤奋,指人们对劳动的一种态度;俭即节约、简朴,指人们对待生活欲望的一种态度。另外,让学生了解古往今来中华民族有关勤俭节约的名言和传统故事。例如:三国时期,诸葛亮提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朱伯庐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来治家;陆游指出“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以“厉行节约,勤俭治国”作为治国根本。这些都是传统文化中有关勤俭节约教育的精髓,我们可以班为单位,举办“勤俭节约”故事会,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还可举办以“勤俭节约”为题的征文活动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了解与勤俭有关的知识,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二、从多种形式的活动中提高勤俭节约的意识

课堂是勤俭节约教育的第一阵地,我们应积极利用课堂转变学生的认识,将学生的勤俭观念转化为行动,从而固化勤俭意识。这就需要我们开展以勤俭节约为题的各种实践活动。如开展“一周零花钱的调查”活动,让学生自己制定计划,参与社会调查,让参加活动的每一个孩子都准备一个记帐本,每天记录零用钱的使用情况,一周一小结。通过亲身体验,小学生知道应该怎样正确使用零花钱,并能明白父母挣钱的辛苦。

我们可开展“手拉手”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勤俭节约习惯。我们倡导学生根据家庭情况捐钱捐物,为联谊学校的小朋友献爱心。“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正是对学生进行勤俭教育的绝佳时机。在班上,还可开办“我是节约小能手”活动。如:利用勤俭卡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处处节俭,开展废品回收再利用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将勤俭节约意识落到实处。

三、从家校结合教育的过程中营造勤俭节约的良好氛围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和提升。一部分家庭,家境殷实。大多的父母,他们对于孩子的期望值都很高。在生活上,孩子们被照顾得无微不至;在物质上,家长们更是有求必应。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渐渐形成了“开口就找父母要钱,只要开口父母就会满足”的心理。久而久之,勤俭习惯被抛之脑后。随之而来的“攀比成风、贪图享受……”等消极现象逐渐盛行。孩子们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成长,有弊而无利。

作为教育者,应以德育教育为契机,找准家校结合这个突破口,营造良好的勤俭节约的教育氛围,形成教育合力。学校可通过召开家长会、给家长的公开信、教师家访等方式提醒家长要以身作则。让家长明白:父母是子女的镜子,是子女的榜样,更是勤俭方面的第一任老师,这样,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勤俭节约的重要性。

四、从身边的点滴小事中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要让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教师应有的放矢,坚持正面教育。首先,要让学生区分合理消费和奢侈浪费。如购买学习必需的文具和生活用品、积极向需要帮助的小朋友奉献爱心等属于合理消费;要求家长购买高科技商品,高档玩具等属于奢侈浪费,从而引导学生认清享乐与合理消费之间的区别。

其次,要求学生在打扮上要朴素大方,不要追求时髦,更不要互相攀比。教育学生不要乱花钱,不随便向家长要钱。平时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不经常买零食吃,能节约的钱一定要节约。

然后,教育学生珍惜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成果,关注小节,关心集体。如:在教室应及时关灯、关电扇;在洗手间顺手关水龙头等。教育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一粒米做起,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爱默生说:“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在培养学生勤俭节约教育工作中,我们应重视家校合力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从点滴做起,并做到持之以恒。教育学生真正把勤俭节约看成是一种境界,一种高尚的品质,一种良好的教养,使整个社会形成一种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仅有勤俭节约的意识还不够,只喊“浪费可耻”也不行,全体师生必须付诸行动,以节约为美德,以节约为光荣,形成勤俭节约的氛围,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上一篇:挖掘有效途径 玩转劳技课堂 下一篇:写话教学中的点滴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