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堂入手培养创新能力

时间:2022-08-03 06:33:31

从课堂入手培养创新能力

如何引导小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数学,是当前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课题、对于数学创新学习,学习的环境是:创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合作、探索的情境中获取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初步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通过改革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意识、创新精神,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探索促进学生创新学习的方法、途径。

一、确立素质教育观和创新学习观

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喜欢上数学课”和“仍给学生思维空间,满足学生探索的需要”两个问题改革数学课堂教学。

进行“教师驾驭课堂的艺术”和“改革课堂组织形式――进行小组学习”的探讨,研究教材、教法、课堂的组织形式、师生关系、教学手段的改革,同时又对数学概念、应用题、复习课等方面进行探索。学生是探索者,主要任务是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新事物。教师的启发,目的在于引起(而不是代替)学生的探索。引导学生从尽可能多的不同角度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他们尽可能提出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新思想和新方法,并能从“异”中求“优”。这是创新学习的灵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要平等对话,相互尊重,相互启发,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要保证学生有良好的心境和愉悦的情绪。这是创新学习的重要保证。

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帮助。这是创新学习的客观要求。引导学生在创造实践活动中,动脑、动手、动口。这是创新学习的重要途径。

对学生的创新学习的态度、方法和成果,多肯定、多表扬、多鼓励,帮助学生实现成功,体验成功,主动地不断地争取新的成功。这是创新学习的动力因素。

二、实施“问题教学”,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

课堂中的提问是师生互问、生与生互问。使学生在提问、交流、争辩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步养成好问、善问、有创见地问的良好习惯。

它简单明了、形象地表示了各类平面图形知识间的联系,构建出乎一面周形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是小组自学、合作学习、集体智慧的结果。

实践告诉我们、学生的潜力很大,我们一旦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他们就能开动脑筋,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独出心裁,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将所学过的知识梳理总结,形成网络。

三、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实践能力

要重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使学生能灵活应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掌握的基本技能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教学第六册“归一”问题时,我们从生活实际入手,自行设计一张贴近实际的商业发票,师生模拟买卖商品,填写发票。

让学生说说填发票时你是怎样想的。实际上填写发票的过程,就是解答“归一”问题的过程。这样设计紧密联系生话实际,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通过填写发票,让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渗透了数学的应用意识。

这样做,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融入社会实践,服务于生话,真正体现了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

四、引导学生由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学习,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21世纪人类社会将进入全新的信息时代,学会求知是十分必要的。基于这一思考,我们有意识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学习教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能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知识,而且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五、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

以计算机辅助教学为重点的现代教育技术,近年来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和发展。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和动态逼真的教学课堂情境的创设,在解决数学教学问题和提高教学效率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六、建立学生创新学习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怎样把课堂教学引入素质教育的轨道?评价是导向,评价是激励,必须发挥课堂教学的评价作用。

开放的课堂,学生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增强。由于教师不能充分考虑、估计课堂上可能发生的多种变化;由于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手段的丰富,给教师驾驭课堂带来了困难。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宽厚的知识,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经验,掌握最新信息,以应付课堂上学生开放性的提问。

我们认识到引导学生创新学习是实施素质教育,开展创新教育的关键。经过两年多的实验与研究,我们探索出了指导学生创新学习的途径,

上一篇:强化概念教学促进思维发展 下一篇:善用评语 启迪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