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及预测

时间:2022-08-03 05:36:43

钢铁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及预测

2012年,受国内外经济增速回落影响,国内市场钢材需求增长乏力,粗钢产量增幅回落,净出口有所增加,钢材库存持续下降,原燃材料价格持续高位,钢材价格明显下行。面对严峻形势,钢铁企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按需组织生产,努力降低成本,加强资金管理,钢铁行业总体保持了相对平稳的运行态势,但企业效益出现大幅的下降。

一、2012年钢铁行业基本运行情况

(一)钢铁生产小幅增长,增速明显回落

受国内外经济增速回落、钢材需求减弱的影响,2012年钢铁生产增速明显回落。1―12月份,全国生铁、粗钢和钢材(含重复材)累计产量分别为65791万吨、71654万吨和9518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7%、3.1%和7.7%,与2011年同期相比,增速分别回落4.7、5.8和4.6个百分点;全国平均日产粗钢量为195.8万吨;从全年生产情况看,上半年钢铁生产呈上升趋势,下半年则有所回落。

12月份,全国生铁、粗钢和钢材(含重复材)产量分别为5089万吨、5766万吨和8138万吨,分别同比增长5.0%、7.7%和13.5%;平均日产粗钢186.0万吨,191.6万吨,环比下降5.6万吨,降幅为2.9%。

(二)钢铁企业经济效益大幅下降

据钢铁协会统计,2012年全年,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5437亿元,同比下降4.3%;销售成本33416亿元,同比下降2.4%;期间费用2245亿元,同比上升5.6%;实现利润15.8亿元,同比下降98.2%;销售利润率仅为0.04%,同比下降2.35个百分点。其中1、2月份全行业亏损,3、4、5月份略有盈利,6、7、8、9月份又出现亏损,由于9月下旬钢材价格开始回升,以及企业非钢利润的增加,10―12月份有所好转。

12月当月,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006亿元,环比下降10.1%;销售成本2836亿元,环比上升4.4%;期间费用215亿元,环比上升26.5%;实现利润33.3亿元,环比上升0.5%;销售利润率为1.11%,环比提高1.04个百分点。

(三)钢材出口有所增加,进口有所减少

1―12月份,我国累计出口钢材5573万吨,同比增长14.0%;累计进口钢材1366万吨,同比下降12.3%。进口钢坯36万吨,同比下降43.3%;材坯合计折合粗钢净出口4440万吨,比上年增加961万吨;全年进口铁矿石74355万吨,比上年多进口5780万吨,增长8.4%。

12月当月,全国出口钢材485万吨,环比上月减少28万吨;进口钢材104万吨,环比减少2万吨;进口钢坯3万吨,环比减少1万吨。材坯合计折合粗钢净出口402万吨,环比减少27万吨;进口铁矿石7094万吨,环比增加1616万吨。

(四)钢材库存继续下降

12月末,全国26个主要钢材市场、五种钢材(中板、冷轧薄板、热轧薄板、线材和螺纹钢)社会库存量为1188万吨,比上月末下降7万吨,降幅为0.62%,连续第10个月环比下降。与2011年末相比,库存减少了102万吨,降幅为7.91%。

从全年钢材库存变化情况看,2012年同上年一样仍表现为前升后降趋势,全年平均月度库存为1493万吨,仅同比上升0.67%。从全年库存下降速度看,同年内最高的2月份相比,截止12月末,钢材社会库存累计下降706万吨,降幅达37.3%,比上年同期降幅高6.9个百分点。

(五)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明显回落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12月份,全国钢铁行业固定资产累计投资6584亿元,同比增长3.0%,增幅比上年回落12.5个百分点。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投资额为1529亿元,同比增长23.7%,增幅比上年提高5.3个百分点;黑色冶炼及压延业投资额5055亿元,同比下降2.0%,而上年同期是增长14.6%。

(六)钢材价格由升转降

12月末,钢铁协会CSPI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05.31点,环比下降0.01点,降幅为0.01%,连续第二个月小幅下降,且降幅有所收窄;同比下降15.14点,降幅为12.57%。其中:长材指数为106.70点,环比下降0.85点,降幅为0.79%;板材指数为105.74点,环比上升1.13点,升幅为1.08%。

从全年情况看,2012年国内市场钢材价格基本上延续了2011年下半年以来的下行走势,全年钢价走势可分为四个运行区间,即1―4月波动上行、5―8月明显下跌、9―10月小幅回升和11―12月平稳略降,总体水平低于上年。全年CSPI钢材综合价格平均指数为111.76点,比上年平均下降19.28点,降幅为14.71%。

二、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钢材市场供大于求,市场竞争激烈

2012年全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0.6%,增速回落3.4个百分点;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6.2%,增速回落11.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0%,增速回落3.9个百分点。主要用钢行业增长均有所放缓,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速回落3.3个百分点,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速回落3.6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速回落4.9个百分点,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速回落3.3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和铁路、船舶、航空航天等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8.4%和4.6%,低于上年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0.3%的增长水平。由于下游行业需求不足,产能过大使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同时,由于钢铁行业产业集中度低、品种间同质化程度高,在市场需求增长有限的情况下,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钢材价格仍难有大的提高。

(二)原燃材料价格涨幅快于钢价,企业效益难以提高

2012年全年,钢铁企业每吨钢材平均结算价格同比下降719元,而同期企业进口铁矿石采购成本每吨仅下降了246元。进口铁矿石的高价位吞噬了钢铁企业微薄的利润。并且只要钢材价格稍有上涨,进口铁矿石便立即跟涨,且涨幅远远高于钢材价格。第四季度,受钢价止跌趋稳并小幅回升的影响,原燃材料价格呈大幅回升。12月末,进口铁矿石(海关)平均价格为114美元/吨,环比每吨上涨4美元,连续第二个月上升;国产铁精粉、炼焦煤、冶金焦和废钢价格连续第三个月上升。2012年钢材价格长时间处于低位,进口铁矿石价格尽管也有所下降,但明显小于钢材价格。

(三)高额税负以及地方不合理收费,进一步加重了企业负担

由于矿产资源税等税率调高导致企业税负增加,一些地方为保证税收不减少而向钢铁企业超前征税。2012年,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税金725亿元,同比下降1.51%;全年应缴税费900亿元,实际缴纳980亿元。一些地方的不合理收费项目,给企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使企业苦不堪言。

(四)行业自律有待加强,恶性竞争日益突出

一是部分钢铁企业自律不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计成本地竞相压价以获取合同;二是少数企业采取少开或不开发票等偷税手段,低价销售钢材,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秩序;三是由于一些地方政府打击不力,致使假冒、伪劣钢材充斥市场。

三、钢铁企业应收、应付和产成品库存变化情况

(一)应收、应付账款变化情况

12月末,大中型钢铁企业应收账款余额为1008亿元,同比增长15.2%;应付账款余额为3915亿元,同比增长7.5%。从2012年各月情况看,应收和应付账款在前8个月呈上升趋势,后4个月则表现为下降态势。

(二)产成品库存变化情况

12月末,大中型钢铁企业产成品库存为1509亿元,同比下降1.63%。从全年情况看,前7个月呈上升趋势,后5个月则表现为下降态势。

四、2013年一季度趋势预判

(一)钢材需求形势有所好转,但总体形势仍不容乐观

2013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稳定外需的同时努力扩大内需,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力度,稳步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2012年四季度我国经济已经出现了企稳回升的良好势头,为2013年钢铁行业保持平稳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从总体上看,2013年一季度钢铁行业运行环境要好于上年,钢材需求将有所增长。但由于钢铁产能扩张仍未得到有效遏制,供大于求的局面仍未有明显改观。

(二)钢铁企业生产成本呈上升趋势,企业降本增效难度加大

美欧日陆续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致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开始新一轮上涨,将推动铁矿石、煤炭等产品价格走高。根据党的十精神,2013年我国将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资源、能源价格、财税等改革步伐会进一步加快,企业在节能、环保方面的投入、运行成本都会增加。此外,2013年企业资金紧张状况仍将持续,资金成本仍会继续上升。在钢材价格难以大幅提高的情况下,钢铁行业仍将处于高成本、低盈利的困难局面。

(三)世界经济复苏缓慢,贸易摩擦增多,钢材出口难度加大

2013年,世界经济复苏步伐仍然缓慢,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还在不断显现,钢材需求仍不旺盛。国际钢铁协会钢铁需求预测报告,预计2013年全球钢铁表观需求量将增长3.2%,比2012年增速略有提高,但低于其原预期4.5%的目标。同时,2012年以来,我国钢铁产品遭遇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预计2013年钢铁产品出口将遇到更大的阻力。

五、相关政策建议

(一)落实钢铁产业政策,优化钢铁工业布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要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工作重点”的行业对策建议,对化解产能过剩问题提出了明确的指导原则和措施,建议国家有关部委严格执行节能环保、合理用地等政策,加快清理违规钢铁项目,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优化钢铁工业布局,推动钢铁行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把化解产能过剩作为推进钢铁行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钢铁产业素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和实现路径。

(二)支持企业开展公平竞争,维护市场平稳运行

面对钢铁行业的困难局面,希望国家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结构性减税,缓解企业当前的困难。如对企业节能减排、淘汰落后、资源综合利用等工作给予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对企业余压、余热、废气、废渣综合利用等,给予免交各种基金和收费等政策。同时,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对钢铁企业有保有压,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减少企业利息支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企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三)扶持国内矿山发展,抑制国外矿山企业的垄断

国外矿山企业垄断、进口铁矿石价格高位是影响钢铁行业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为鼓励国内矿山发展,抑制进口铁矿石垄断,建议国家减轻国内矿山企业税费负担,目前国内矿山企业税费负担率平均为21%,最高达30%,税费项目有20多项,给国内矿山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同时,要支持大型矿山发展,逐步打破国外矿山的垄断和控制。

上一篇:汽车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及预测 下一篇:岗位练兵强素质 技能大赛展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