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使用,学会琢磨你的“原钻”

时间:2022-08-03 05:04:34

钻石,晶莹璀璨,光彩夺目,所以有“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广告词,但不知同学们是否知道,这些具有极高价值的钻石,是由一颗颗并不起眼的原钻切割琢磨而成的。

素材,就如钻石,只不过,同学们积累的素材绝大多数还只是原钻,其价值远远不能与经过精心加工后的钻石相比。这就告诉同学们,要想让自己的“原钻”达到最大的价值,不能仅仅满足于拥有某个原始素材,必须学会对素材进行精加工。

下面就以一篇例文来说明这个道理。

素材使用,学会琢磨你的“原钻”

【原文呈现】

生如夏花之绚烂

李冰溪

人间有鸟,生长于金丝笼中,未经风雨,羽翼如新,日复一日,身存,心已死;天教有鸟,用身体穿越荆棘,被千余创,忍锥心痛,泣血而歌,歌动,魂永存。

(“荆棘鸟”的素材不错,但是欠精当,可以通过修改让其表现力更强一些。)

人生于世,如此短暂,怎能不倾尽全力去做那些有意义的事,彰显生命的价值?怎能因惧怕受伤便停止前进的步伐?既生,便该如夏花,那绚烂,不在于让花瓣完好无损,而在于即使花已残,依然会用尽全力绽放。

(这一段在说理,但说理性偏弱,人生应该做有意义的事是人所共知,这样的说理没有针对性。)

放眼望去,这个世界从不缺少青翠蓊郁,却只因那几棵无私无畏的苹果树而美丽。那是徐志摩,面对文学界的混沌风气,世俗的议论猜忌,执着地用笔追寻着心中的真纯:“飞扬,飞扬,你看,我有我的方向”;那是马寅初,面对全国范围的大围攻,依然面不改色:“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那是汪国真,即使身后袭来了寒风冷雨,依然坚定向前:“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他们都承受着生活给予的苦痛,他们那脆弱的叶片早已零落成泥,可他们用心血结成的果实却造福无数人:志摩的文字如清泉涤荡着那个时代的浮躁;马寅初的《新人口论》解决了中国发展的一大隐患;汪国真的一句“热爱生命”让一代代人在迷惘中找到了生命的方向。追寻理想的过程是痛苦的,可那正是生命的真谛。

(长达三百三十来字的素材堆在一起,有些冗杂,既损害素材来身,又损害文章的结构,建议修改。比如适当分分段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残损的生命亦可托起世间最沉重的责任,只要心是完整的,心中的热血是沸腾的;若心已停止追寻,空有华美的外表,也只得孤芳自赏,自怨自怜,终被时代抛弃。犹记得百年前那自以为聪明的清政府,当国门洞开,国土沦陷,他们竟只有一句:“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可笑啊,更可恨。因为害怕再一次受伤便停止抵抗,难道放弃了“结果”的权利便可守住那所谓的安逸吗?看看吧,一次沉默,只换来下一次入侵,一次次退缩,中华大地已被践踏得体无完肤。一棵不会结果的树,只能任人宰割。

(清政府的例子符合文章主旨吗?再者,此段例证二百二十多字,加上上段,共达五百五六十字,是不是有些太长呢?)

乔布斯说: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我们的心中明明有那么多激情,我们的生命明明有那么强大的力量,却只因畏惧伤痛便停止追寻,面对完好无损的身体,我们还要沾沾自喜,耀武扬威吗?伤痕才是勋章,苦痛中的执着才是生命存在过的证据。为呵护幻想中的“完整”而拒绝结出生命的硕果,那不是韬光养晦,而是将生命本该有的意义建筑于狭隘的空虚之上,让本该流淌的生命热血在飞逝的岁月中冰冷凝结。

既生,便定要如夏花之绚烂,至少向这个世界证明曾经来过。否则,终将化为灰烬,了无痕迹。

(别忘记了“生如夏花”之后,还有一句“死如秋叶”呢,结尾处应该有个照应意识。)

【升格策略】

本文开头“荆棘鸟”的素材不错,但读起来不够齐整,建议重点从句式的角度进行修改。

文章第二段“人生于世,如此短暂”重在说理,但原文说理较弱,可以考虑引用名人名言,还可以考虑使用反证法,即“如果不尽力去做……”会怎么样,这样会好些。

第三段太长了,这些例子属于一个句群,但并不一定非得挤在一个段落中,适当分分段,条理会清晰很多,并且还可以给每个素材放在更重要的地位。

第四段清政府的例子是反面的,但这个例子不是很恰当,不能表现“尽力去做有意义的事。”

结尾处引用泰戈尔的诗,建议加上“秋叶”一句的内容,这样才可以说明“尽力去做有意义的事”之后的结果,也能与题目形成照应与升华。

【升格佳作】

生如夏花之绚烂

李冰溪

人间有鸟,囿于金笼,未经风雨,羽翼如新,日复一日,身存,心已死;

天教有鸟,以身穿荆,被千余创,锥心刺痛,泣血而歌,歌动,魂永存。

人生于世,如此短暂,怎能不倾尽全力去做那些有意义的事,彰显生命的价值?怎能因惧怕受伤便停止前进的步伐?罗曼·罗兰说,所谓人,花尽心机固定,其实这生命每时每刻都在腐烂。既然如此,我们何不生如夏花,如斯绚烂;纵然秋到花残,此生亦已无憾!

放眼望去,这个世界从不缺少青翠蓊郁,却只因那几棵勇敢地寻找自身价值的苹果树而美丽——

那是徐志摩,面对文学界的混沌风气,世俗的议论猜忌,执着地用笔追寻着心中的真纯:“飞扬,飞扬,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那是马寅初,面对全国范围的大围攻,依然面不改色:“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那是汪国真,即使身后袭来了寒风冷雨,依然坚定向前:“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他们都承受着生活给予的苦痛,他们那脆弱的叶片早已零落成泥,可他们用心血结成的果实却造福无数人:志摩的文字如清泉涤荡着那个时代的浮躁;马寅初的《新人口论》解决了中国发展的一大隐患;汪国真的一句“热爱生命”让一代代人在迷惘中找到了生命的方向。——追寻理想的过程是痛苦的,可那正是生命的真谛。

尼采说:“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只要心是完整的,心中的热血是沸腾的,残损的生命亦可托起世间最沉重的价值。若心已如枯井死灰,纵然有华美的外表,却孤芳自赏,自怨自怜,又如何能逃得过被时代抛弃的结局?乔布斯说: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我们的心中明明有那么多激情,我们的生命明明有那么强大的力量,却只因畏惧伤痛便停止追寻,面对完好无损的身体,我们还要沾沾自喜,耀武扬威吗?你可以拒绝熊熊地燃烧,但你能拒绝悄悄地腐朽吗?

这便是人生——生,便要如夏花之绚烂;死,方能如秋叶之静美!

【升格小结】

此文重点在素材的形式上进行了升格,目的是让素材形式更有文采,更有说服力,更有表现力。

开头部分对原来句式较乱的“荆棘鸟”素材进行了升格,让它成为了句式整齐对称的两段,以四字为主,以二字、三字句为辅,读来铿锵有力,朗朗上口。

接下来一段加了一段罗曼·罗兰的名言素材,来说明应该尽力去做有意义的事,同时非常自然地引出“生如夏花,如斯绚烂”。

升格文将徐志摩、马寅初、汪国真三人的事例素材分别居于一段来展示,这样做一方面不至于给人一种拥挤的感觉,再一方面也利于形成段落排比,这样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有很大的进步。

文章倒数第二段加了尼采的一段名言素材,意在总结全文,为结尾处做铺垫,以“熊熊地燃烧”与“悄悄地腐朽”让读者做出选择。

结尾照应题目,同时又引入“秋叶”,既顾及到泰戈尔原诗的完整性,又形成了前后的因果关系,让全文浑然一体,有所升华。

上一篇:个性的色彩 下一篇:痕迹 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