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说、用中学数学

时间:2022-08-03 04:18:35

在做、说、用中学数学

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学习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联系生活实际,充分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信心,从而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让学生亲历知识的探索——“做数学”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因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一理念使本人深深地感悟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少一些预示,多一些沉默,把寻找解决问题策略的空间还给学生,教师只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所需要的材料和信息资源,让学生充分利用现有的材料资源和信息资源,像科学家一样,把新学的知识内容当作一项科学研究,让学生经历“再创造”的过程。

如“长方形的周长计算”:1.让学生想一想,长方形的周长指的是什么?比一比:用手指摸一摸课本的周长给同桌的同学看。2.出示:一个长方形,长6厘米,宽4厘米,它的周长多少厘米?教师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你能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让学生利用现有的线、剪刀和长方形硬纸片试一试,有困难的同学可以与周围的同学讨论交流。学生动手操作,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各组汇报探究成果。

算法1:6+4+6+4=20(厘米);

算法2:6ⅹ2+4ⅹ2=20(厘米);

算法3:(6+4)ⅹ2=20(厘米)。

学生汇报完,让学生说出每一种算法的数量关系,对以上的方法有什么疑问或想说什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最简便。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得出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这样教师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先让学生知道长方形周长的意义,再提供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笔尝试、动口表达的时间和空间。课堂上呈现出说一说、摆一摆、做一做、比一比、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叠一叠、剪一剪等实际操作活动,通过充分探索,知道长方形的周长等于两条长加上两条宽,再抽象出公式,最后进行应用。学生充分发挥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扎扎实实地探索公式的形成过程,感悟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行数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在探索过程中既长知识,又培养了各种能力,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有效地发展,新课程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二、让学生参与教学的互动——“说数学”

有位哲人说过:两个苹果互相交换还是两个苹果,两种思想互相交换却能激发出新的思想。师生、生生间多边交流是引导学生学习认识冲突,进而激发向更深层次探索的必要条件。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摒弃直线性的教学,研究动态性的教学,研究在课堂中如何捕捉、利用学生在学习中反馈出来的学习信息,研究师生、生生的动态生成。

例如学习“圆的特征”时,教师导入:圆心是一个重要的点,半径、直径是和圆有关的重要线段。你能想办法找出圆纸片中的圆心、半径和直径吗?看一看你们在找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在学生分组探究,小组负责记录,教师参与讨论的基础上,接着举行一个研究成果会:

生1:我用尺量了量自己画的三条半径,发现长度都相等,我想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学生反对:量了三条就能肯定吗?

生2:我画了二十几条,都量了,半径的长度是相等的。

师指出:一个圆里的半径只有二十几吗?还有吗?

生3:我认为有无数条而且都相等。当学生没有意见时,教师课件演示,验证半径有无数条,长度都相等。并让学生说说怎么样的线段是半径?

生4:从圆心出发到圆上一点的线段叫半径。

生5补充: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我还发现直径也有无数条,长度都相等。虽只画了几条,并量出长度但我知道直径是画不完的。

生6:我是用圆形纸片折的,折到后来,无法再折了。(演示:真的无法折了)

师故做糊涂:“看来直径不是无数条了。”(生迷惑状)经过细细私语后,有学生站起来说:我知道了。纸片无法折了,但还是有空隙的,如果放大些就能折了。我想纸片越大,它的直径也就越多。

立即有人反驳:难道很小的圆纸片的直径只有一条?我认为直径有无数条,但我说不出理由。此时,教师认为火候差不多了,适时用课件演示:从有限个点到无限个点引导学生联想从有限条到无限条。

这样,学生自己汇报自己的发现,学生接纳、反驳别人的发现,教师捕捉学生的过程资源,巧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加以挖掘放大,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在生成知识的同时,生成学习经验,生成情感体验,使整个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三、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价值——“用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用数学知识的情境,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给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从而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巨大的应用价值,能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看待生活,结合数学学习达到应用所学数学,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

如在教完“位置”后教师创设情景:小朋友,在班级中大家都有自己最好的朋友,谁来说说自己好朋友的位置给大家猜!(生说,师生齐猜,并评判)

出示小动物公寓图(多媒体):小熊家住四楼第4号,它家是哪一间?(生答并上来指,师用多媒体演示动物头像)教师进一步引入,我们人住的楼房都有几幢几号,谁能给你喜欢的小动物编门牌号。(学生汇报编号结果)

多媒体出示书橱图,《数学小灵通》杂志藏在书橱的哪里,谁能说出具置呢?(生说完后并上前找出它)

再出示影院座位实景平面图(座位上有编号),让学生说说影院座位号编排的规律?(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发现后)教师提出挑战性问题:小明和朵朵去看电影,朵朵电影票上写着8排6号,小明电影票上写着6排8号,谁能帮他们找到各自的座位?(指名到屏幕前指)最后教师给每位学生一张电影票,请他们按上面的座位号坐到自己的位置上。

这样,教师精心设计了五个层次的练习,无一不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应用范围由课堂到书房,再到影院,逐浙扩大,有实景,真景,有虚拟,有现场应用。这样的学习学生怎么会不喜欢?整个过程教师让学生把“学习数学”变成了“享受数学”,在享受数学快乐中体验“生活数学”和“数学生活”的嬗变。让学生更多地感受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应用价值,让数学课堂与生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使学生真正体验数学的魅力。

上一篇: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提升的有效途径 下一篇:点燃蚊香会使PM2.5超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