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腹壁切口瘢痕处子宫内膜异位症32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08-03 03:25:46

剖宫产腹壁切口瘢痕处子宫内膜异位症32例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剖宫产手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32例剖宫产手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孕三烯酮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32例,治愈率100%,对照组治疗有效18例,治愈率5625%,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经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剖宫产腹壁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我科治疗的腹壁切口瘢痕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2例,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其中观察组年龄23~36岁,平均年龄(2817±576)岁,发病时间为6月至4年,平均发病时间为(2.13±1.11),其中异位病灶位于腹壁切口的左侧8例,位于腹壁切口右侧12例,横切口处2例,位于腹壁切口上方4例,位于腹壁切口下方6例;对照组年龄24~37岁,平均年龄(2782±612)岁,发病时间为8月至5年,平均发病时间为(2.43±1.24),其中异位病灶位于腹壁切口的左侧6例,位于腹壁切口右侧10例,横切口处4例,位于腹壁切口上方4例,位于腹壁切口下方8例,两组患者年龄、发病时间、异位病灶发生部位等一般资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有剖宫产手术史,患者可随月经周期发生进行性加重地腹壁切口的触痛结节,结节可以随着月经周期而变化,超声影像学显示腹壁切口下可见低回声结节及混合型的包块,边界模糊而且不规则,没有完整的包膜。病检可见组织内包含有子宫内膜的上皮、腺体及内膜的间质与纤维素和出血。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非手术的方案进行治疗,患者口服孕三烯酮,每次2.5 mg,2次/周,在月经的第1天开始服药,应用6个月。

观察组:采用手术方案进行治疗,患者与月经结束以后的3~7 d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灶切除手术,在距离包块的边缘左右或者上下大约1.5 cm部位梭形切开患者的皮肤与皮下组织并剔除瘢痕,将病灶暴露,钳夹住包块,在包块周围05 cm左右进行完整切除。

1.4 判定标准 治疗有效为患者出现的周期性疼痛消失,临床检查未发现痛性结节与肿块,超声影像学提示无低回声的结节。治疗无效则为患者额周期性疼痛未见明显好转或者加重,临床检查仍可初级痛性结节与肿块,超声影像学提示可有低回声结节。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15.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χ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见表1。

2.2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随访6~12个月,观察组患者未出现复发,对照组复发5例,复发率为31.25%,两组复发率比较经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继发于剖宫产手术,属于医源性种植,有报道其发生率为003%~045%左右[3]。目前认为其发生可能与孕妇产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下降,种植的子宫内膜不同意生长有关,还可能同产妇哺乳的时间长短有关联。该病的发病机制是由于手术未能保护好患者切口的创伤面,缝合子宫的时候缝线可能穿透子宫内膜,采用缝子宫后缝线对腹部的切口进行缝合,手术结束的时候没有对创面清洗等,最终异位的子宫内膜种植在腹部的切口,随着卵巢激素变化发生周期性出血,并伴有纤维组织的增生与粘连。以往采取药物进行保守治疗,但是病灶切口瘢痕的组织较硬,且病灶处在结缔组织的包围中,药物不能完全进入病灶,而且腹壁切口的病灶对于甾体类的激素治疗反应较差[4]。手术治疗方案则可以彻底切除病灶,并保持肿块完整的切除,避免破裂发生,治疗效果较好。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32例,治愈率100%,对照组治疗有效18例,治愈率5625%,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经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剖宫产手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应结合患者病史及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有效诊断,手术治疗的是首选的治疗方案,疗效好且并发症和复发相对较少,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参 考 文 献

[1] 赵学英,朗景和,冷金花,等腹壁子官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及复发相关因素分析.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2):97.

[2] 焦玉香,马宪敏冲洗法预防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冲国妇幼保健,2007,22(3):438.

[3] 何兴云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诊断及临床分析.中国现代医生,2010,48(6):7173.

[4] 常淼剖宫产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1,9(24):278279.

上一篇:60例酒精性心肌病临床特点分析 下一篇:老年急性胆囊炎急诊手术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