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全球化学生

时间:2022-08-03 02:58:28

全球化时代,全球化学生

早上出门时用韩语向父母道别“我上学去了”;到了学校,用英语向同学们打招呼“what’s up”;而晚上放学回家的路上或在我们小区见到中国朋友就自然地说出“回来了,有空我们聚一聚”……这不是电影或电视剧里的场景,这是我的真实生活。

我还没出生时,父亲就被派驻到中国工作。1996年,我在中国出生,之后就一直在中国生活着、成长着。小时候我上的是典型的中国幼儿园,从小学到高中念的都是以美国人为主的国际学校,而每个周末父母还让我去韩国国际学校补习母语。于是我想,我就成为一个体现全球化趋势的全球化学生:不同风格文化与教育在我身上融合在一起。

有一些朋友问我,是否会有在三种不同的文化、语言与教育体系中所带来的矛盾与困惑。说实话,这种困惑感是免不了的。在家里,父母不希望我因为生活在异国而丧失对韩国文化的了解与熟悉,所以一向都以正统的韩式教育与行为观念来要求我。而在学校里,由于绝大部分同学都是来自于欧美国家的国际学生,不仅大家日常全讲英文,而且价值观念、教学风格、课余活动都是很纯正的美式风格。与此同时,自幼生活在中国,每天都接受着中国风土人情的影响。几乎时时刻刻以及方方面面,我都能感受到韩国、美国、中国这三种不同文化体系中教育理念与价值观念间的差异。

先说学习吧。无论是家中的父母,还是中国的同龄朋友,一提到学习都会很自然地将它界定为课堂上认真听讲、回家好好做作业以及考试中要取得优秀的成绩。中国和韩国教育大体是“死记硬背”教育,作业是按课堂上的内容来巩固知识的。但美国学校的教育有所不同——高中可按个人兴趣自选课程,课堂教育也与实践连在一起,同学们在课堂上自由发言讨论,回家后在网上或书籍里广泛地搜集与今天学到的知识有关的内容以加深理解,并把整理出来的作业交给老师,也常常以作报告的形式在同学面前发表见解,有时两三个同学组成小组在一周至三周里共同准备一份方案(project)发表……这些作业、报告、方案以及平时的小测试、大测试都包括在成绩里。韩国与中国的教育观念里,都是把考试成绩的好坏作为衡量学生努力与否、表现如何的最重要指标,对分数十分敏感。比如,我如果考了89分而不是90分,父母就会用担心的眼光看着我,因为虽然只差一分,但这似乎说明我努力得不够。相反,美国同学们对考试成绩极少一分分地计较。只要不是太差,他们都会高兴地接受结果。就算考得不好,顶多来句“下次再努力吧”就一笑而过。

其实这种对分数的不同态度,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不同文化对学习这件事的态度。中韩两国的观念里,都把学习与功课视作是学生最重要的头等大事,学习没搞好就不应有其他的事。而美式教育则让我们可以更多地依照自己的兴趣去发展,强调学生除了学习还应有其他丰富的生活。

我发现三种教育对学习乐器的看法也不同。中韩两国父母都以自己的想法决定让孩子学什么乐器,从小选择学一种乐器,甚至强迫孩子学。而我们学校从小学三年级提供学生参加的orchestra和band(乐队),这些乐队有不同级别,我们可以按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选择乐器去不同等级的班学习。美式教育尊重学生的选择,在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上教育学生。

从小父母就教育我,一定要对老师或长者尊敬有加,因为这是韩国以及中国文化的宝贵传统。这种礼貌的态度是我从家里的教诲和中国生活得来的。同样,美式教育也十分重视礼貌。不过,师生之间的距离与韩国、中国相比更亲近一些。学生若在学习或生活上有什么问题,不用通过家长,会主动去找老师解决。我想,在礼貌方面,中、韩、美三国的优点结合起来,会对我有更大的帮助。

我知道,在中国我的同龄人都是独生子女。美国文化虽然尊重别人,同时也有不想受到别人干涉的思想观念,个人主义比较强。我觉得韩国是单一民族,韩国学生的集体与团队观念更强一些,因此人们之间的凝聚力更强。我父母也一向很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他们总跟我讲,一个人要是无法服从集体的纪律与规范,是会给别人惹很多麻烦的。虽然有这么多因不同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困惑,但我个人一点儿也不为此苦恼。相反,我很庆幸自己能有一个如此独特的身份与视角,能从不同的角度来认知与思考。正是通过这种差异的比较,我才能比一般人更全面地看待这个世界、看待自己,并从不同的文化观念与教育理念中汲取养分。比如,我正逐渐学会在保持中、韩式的扎实努力学习基础之上,能以更开放轻松的心态来面对分数,并能将学习与自己的兴趣结合起来。

父亲跟我说,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你们这一代人将看到一个更多元、更融合、更开放的世界。我相信自己这种独特的经历,将会帮助我实现做一个跨文化交流使者的理想。

上一篇:把学生珍藏 下一篇:读好大自然这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