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时间:2022-08-03 02:10:39

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摘要】 目的:探析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行膝关节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心理特征,给予综合护理,加强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控制,并加强康复锻炼。结果: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均预期出院。结论:围手术期对膝关节置换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围手术期; 综合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4-0075-02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已广泛应用于骨关节病的治疗,可缓解疼痛,改善或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而围术期护理措施对手术效果有直接影响,其中术前准备、术后并发症预防及早期康复锻炼是关键环节。2008年11月-2012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共10例患者行人工膝关节置换,疗效理想,现将围术期综合护理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例患者中,女7例,男3例;单侧9例,双侧1例;年龄55~65岁,平均60岁;创伤性关节炎2例,骨性关节炎6例,类风湿关节炎2例,患者患肢关节均出现疼痛,行走不便。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护理

1.2.1.1 术前教育 术前一个月不得实施牙科治疗,患者身体各部位不能出现感染灶,禁烟并进行深呼吸与有效咳痰训练。术前2~3 d训练患者进行床上大小便,指导其进行踝关节的抗阻屈伸与床上直腿抬高锻炼,协助患者练习拐杖或助行器的使用。

1.2.1.2 心理护理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职业等,主动热情地与患者交流沟通,向其详细讲解手术过程与康复锻炼的方法及意义,使患者认识到术后功能锻炼对手术效果的促进作用,介绍科室的硬件设施及医师技术力量,并介绍同类成功病例,以消除患者恐惧与顾虑心理,使其保持平稳心理状态,以期手术能够顺利实施。

1.2.1.3 饮食护理 老年患者的咀嚼功能减退及胃肠道功能较差,常出现营养状况不良现象。故术前应改善其营养状况,增强机体抵抗力,如给予适量的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且易消化的食物。

1.2.1.4 皮肤护理 术前检查患者皮肤的情况,特别是患肢关节周围的皮肤,若出现虫咬搔痕、痈、皮肤破损、疖、灰指甲、足癣等,需治愈后再行手术。手术前备皮工作,即术前一晚与术晨对手术区域采用75%碘酒进行消毒,并用无菌纱布进行包裹[2]。

1.2.1.5 术前准备 术前行血常规、胸部X线、心电图等常规检查,依据病情作输血前准备及检查,若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应进行相应检查,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控制。

1.2.2 术后护理

1.2.2.1 病情监测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高度关注心血管功能的变化,维持血氧饱和度达到96%以上,对血液的动力学状况进行及时了解,控制输液速度,避免肺水肿或心律失常的发生。若患者肾功能不全应注意观察其尿量,若患者伴有糖尿病要对尿糖、血糖进行定时监测,避免发生酮症酸中毒,密切观察伤口的情况,防止伤口感染。

1.2.2.2 感染护理 深部感染为膝关节置换术常见并发症之一,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可有效减少深部感染的发生,本组10例患者无一例发生感染。具体方法:术前1 d及术前半小时合理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术后连续用药7~10 d,手术后引流管保持通畅,充分引流。

1.2.2.3 创口负压引流护理 术后须对创腔实行持续的负压引流,维持引流通畅,将渗出液吸出,以利于软组织包裹假体,防止创口内发生积血引起感染和术后形成血肿。对引流液的色、量进行密切观察,若引流量增多且呈鲜红色,须及时联系医生进行处理,当一天的引流量在50 ml以下时,将引流管拔除。

1.2.2.4 深静脉血栓护理 深静脉血栓作为膝关节置换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肺栓塞是该并发症的首发症状,30 min内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预防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是术后护理的重要内容。应将患肢抬高,观察其末梢循环状况,增强静脉回流,缓解肿胀,若患者肢体出现麻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应及时告知医生。有效预防的措施是皮下注射5000 U低分子肝素钙,1~2次/d,本组患者无一例发生深静脉血栓。

1.2.2.5 饮食护理 严格遵医嘱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饮食方案,食用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纤维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老年患者的钙质流失较多,易出现骨质疏松,应适当补钙,如饮用豆浆、牛奶等,忌食高胆固醇、高脂肪的食物。糖尿病患者宜食用优质的白蛋白食物,如营养价值较高的禽蛋类、奶类、水产类等动物蛋白。

1.2.3 康复护理 术后1~3 d,使膝关节处于静止状态,主要加强下肢血液的循环与肌肉力量恢复训练,预防血栓形成。如帮助患者按摩,协助其作踝关节屈伸运动等,并教会患者自行做伸膝与屈伸踝关节活动,早期锻炼具有缓解患肢肿胀,协调腿部肌肉舒缩及防止血栓产生等作用。术后4~7 d,依据病情,可借助关节被动活动器指导患者活动膝关节,即指导患者于床上滑动脚使膝关节处于屈曲状态,然后使关节伸直,并逐步加大屈曲角度,以期膝关节能够被动屈曲达90°,该锻炼不仅可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而且以提前使人工关节进入角色及可预防软组织发生粘连[3]。术后8~14 d,同时运动膝踝关节,尽量使膝关节主动屈曲达90°,并主动伸直,同时指导患者下地使用助行器训练行走。

2 结果

本组10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经术前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皮肤护理、术后病情监测护理、感染护理、创口负压引流护理、深静脉血栓护理以及康复护理后,均顺利完成手术,且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最终康复出院。

3 讨论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的技术复杂、要求高,手术效果不仅受医师技术水平影响,而且也受围术期护理水平的影响。通过医护间紧密配合,本组10例患者手术效果良好,术前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够减轻或消除患者精神压力,可提高患者对抗疾病信心;术前给予患者相关的技术指导,能使患者术后顺利进行有效咳嗽、排便,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密切监测病情,正确进行观察及护理,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行早期锻炼,合理的康复指导可明显提高手术疗效。

参考文献

[1]马军梅,贾丽.人工膝关节置换术94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2):45-46.

[2]郭媚荣.老年人髋关节周围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5(3):440-441.

[3]李贞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22):2746-2747.

(收稿日期:2013-07-02) (编辑:王韵)

上一篇:群众文化工作问题分析与对策 下一篇:浅析骨科老年患者临床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