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族传统文化视域下的英语教学

时间:2022-08-03 01:34:50

论民族传统文化视域下的英语教学

摘要:从文化和语言以及汉英两种文化之间的关系看,民族传统文化是跨文化交际的前提,是跨文化交际与教学的平台和桥梁。注重中国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影响和作用,有利于提高外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修养和水平。因此,在英语文化教学中不能忽视民族传统文化教学。

关键词:文化;民族传统文化;英语文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8)-12-0068-02

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信念。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语言是某个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的一面镜子。文化是语言的底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学习一种语言,实际上就是学习一种文化。不了解英美文化,要学好英语是不可能的。反过来说,越深刻细致地了解所学语言的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细节,就越能正确理解和准确地使用这一语言。

一、民族传统文化在英语文化教学中的地位

1.民族传统文化是跨文化交际的前提

只有拥有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才有资格进行必要的跨文化交际;缺失了民族传统文化,跨文化交际将无从谈起。只有对民族传统文化充满自豪和自信,才有可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处于平等地位,否则,只能沦为异文化的附庸和奴仆。而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豪和自信则来自于对其深厚的感情和深刻的理解。

2.民族传统文化是跨文化交际与教学的平台

“跨文化交流不能仅局限于对交流对象的‘理解’方面”,而且还有与交流对象的‘文化共享’和对交流对象的‘文化影响’方面,在某些情况下,后两者对于成功交际则更为重要。”[1]在跨文化交际中,一味地尊重和迁就对方并不能达到平等交际的目的,相反,适当地保持自我却可赢得对方的尊重。1937年,胡适以中华民国驻美大使身份在美国发表演讲,呼吁美国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事业,并对美国的孤立主义政策提出批评,有一篇题为“What China Expects of America in the Present Crisis”的广播稿计划于9月30日在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台播出,但在播出前,电台提出有些话太尖刻,要求修改,尽管当时中国有求于美国,但胡适为自己的观点没错,明确表示“宁可取消广播,不愿修改”。最后电台仍按原文播出并对他表达了崇高的敬意。胡适以自己的行为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赢得了国际友人的尊重。

3.民族传统文化是跨文化交际与教学的桥梁

对一个跨文化交际者来说,民族传统文化是其一切力量和技巧之源。有良好的民族传统文化修养作基础,在跨文化交际中就可以举重若轻。在1983年,有一美国团体来学校做客,其中有一个犹太裔美国人,受当时国内政治气氛及信息的局限和影响,大家的反犹情绪很强烈,提出了许多很尖刻的问题。但该客人很优秀,他没有直接表达自己对以色列中东政策的支持态度,而是从犹太人的苦难史,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悲惨遭遇谈起,在赢得听众的同情之后,他又通过介绍犹太人的历史、文化以及以色列国的形成过程,使听众从另一个角度感受到犹太人的智慧和品德,从而觉得,这个屡遭不幸而又人才辈出的民族,这个四处流浪而又坚持自我的民族,这个备受欺凌而又顽强不屈的民族,这个上帝的选民和弃民,应该有自己一定的生存空间。这件事给了笔者很深的启迪,使笔者认识到民族传统文化对跨文化交际的巨大作用,并自觉地将民族传统文化渗透在英语教学中。

二、中国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特殊性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文化为英语文化的学习奠定了文化基础,国内不少学者从英汉对比、迁移理论、思维模式以及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等角度研究了中国人在学习和用英语过程中的受汉语影的响问题,进而提出中国英语、中国式英语等概念,但同时应该看到,汉语和中国文化对外语和外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同时存在相当大的辅助作用。在用英语进行交际时,实质上也有汉语文化的参与,因为只有深刻理解并掌握了汉语文化,才能比较出英语文化与它的异同,进而深人理解并自觉地适应英语文化,进行有效的提高交际能力,因此,学习英语时,完全脱离母语是不可能的。语言之间有些普遍现象,不参与母语或母语对比,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我们可以利用母语与母语文化知识来促进英语学习中有共性的东西的理解和学习,或者通过比较两种语言中某些相似或相异的东西而加快英语和英语文化的学习。

三、加强中国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渗透的若干思考与建议

林语堂指出,文化输出的民族是比较发达的民族,而接触外来文化的民族,由于环境的变化,总不免引起纷扰。面对英语文化的冲击,如何保持和发扬光大中国的传统文化,应引起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加强民族传统文化培养的研究,确保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得到政策及资金的有力支持,探寻民族传统文化培养的有效途径,确立民族传统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平等地位,应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的责任。

1.加大对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投入力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教育方面对外来文化的介绍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投入力度相对较弱。这一方面极大地开拓了国人的视野,丰富了国人的知识,培养了国人的世界意识,另一方面也冲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年轻的一代,由于整个社会对外语的重视,从小就开始接触外来文化,对民族传统文化仅仅处在自然接触状态,缺乏系统深入的了解。由于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含量几乎近于空白的状态。许多有相当英文程度的中国青年学者,在与西方学者交往过程中始终显示不出自古文化大国的学者所应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人格,表现出一种底气不足的现象,进而形成了一种无端轻视本民族文化,盲目崇拜外来文化的风气。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在教育政策上向民族传统文化方面倾斜,加大这方面的投资力度,为民族传统文化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2.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

目前,我国外语教学从小学二、三年级就开始了,有些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学外语。这本是一件好事,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的外语技能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但如果不重视本民族文化教育,就可能违背文化教育的初衷。以目前我国教育为例,学生从小学三年级起,一直到高中毕业,校内外语课时和语文课时基本持平。学生进入大学外语专业后,在外语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就更大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明显没有得到教学计划的支撑和保证。从学校、教师到学生都表现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不够,青年学者中出现文化偏废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有必要加强教育政策研究,加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政策保障,改革教学大纲,加大民族传统文化课程在各级各类教学计划中的比重,特别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使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体现在课时和语文教学中,而且体现在各个学科教学与日常教育中,扎根在学生的思想中,确保民族传统文化的应有地位,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邯郸学步”现象的发生。可见,加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普及和民族传统文化自身的研究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3.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研究。

跨文化交际是一种双向交流,文化输出与文化输入同等重要,缺少了文化输出,所谓的跨文化交际就变成了文化引入和文化侵略。由于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研究不够,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明显处于不利地位,国外的优秀文化,甚至垃圾文化,大量涌入我国,而中国的优秀文化却难以输出。当西方同行怀着敬意探询Confucianism/Taoism(儒/道)的真谛时,我们的学者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顾左右而言他。面对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的现实,我们必须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研究,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制定系统的民族传统文化英语表达教学计划,改革英语教材和教学大纲,增加中国文化部分内容。将提高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作为英语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之一,教会学生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的语言技巧,提高学生的中国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全方位错层次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水平,是每一位英语教育工作者的责任。这样才可能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推向世界,使之在世界文化之林占据应有的地位。

4.树立文化平等意识。

以平等、平和的态度对待异文化是成熟文化的标志之一,文化平等交流的意识是建立在对异文化尊重包容和对民族传统文化了解认同的基础之上的。没有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没有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在跨文化交际中就只能处于屈从的地位,跨文化交际是双向交际,而不是单向输入和输出。我们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为了文化输入和输出,即一方面借助外语了解和研究异文化,学会如何与外国人用外语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另一方面学会用外语来表达我们的文化,向外国人介绍我们的民族历史、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让外国人在相互比较中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这两点在外国教学中必须得到保证。我们要教会学生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一切异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既要反对“我为华夏,彼为蛮夷”的文化霸权思想,也要警惕望洋兴叹、自惭形秽的“文化失语”现象。要教育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以高深的民族传统文化修养为基础,以平等交流为目标,“取彼之长,补我之短,以我之花,添彼之锦”,这样才有可能拓展我们的跨文化心理,提高我们的跨文化修养和水平,丰富中国文化土壤,从而使民族传统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处于平等地位。

关于外国文化教学中融入母语文化教学,王宗炎先生的告诫,可谓意味深长:“对自己的文化、语言和人家的文化、语言该怎么看待,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强国或强大民族倾向于自高自大,认为人家什么东西都不如自己,这是民族中心主义,弱国或弱小民族自卑,认为人家什么东西都比自己好。这是惧外心理。”[2]对于所有文化和语言,我们都必须采取平等的态度。外语教学中,如果学了外语就丢了母语,有了外国文化就抛弃本族文化,这个世界仍是隔离的世界。因此,新世纪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同样呼唤英语文化教学中不要忽视民族传统文化教学。

参考文献:

[1]丁往道.英语专业的中国文化简史课[J].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1983(3):23.

[2]王宗炎.语言学和语言的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6.

上一篇:英汉翻译过程中的非对应现象及策略浅析 下一篇:从大学生“时代特征”中探寻思想政治教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