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基础管理理论与实践

时间:2022-08-03 01:29:21

安全基础管理理论与实践

摘 要:本文陈述了安全“三基”管理理论在燃气行业安

全工作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对于将安全基础管理工作

进行量化考核提供了依据,为安全管理责任制的实际落实

提供了形式,对于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具有实际的意义。

关键词:安全;基础管理;实践;责任制;效率

1 引言

城镇燃气作为一种优质能源,发展非常迅猛,已经由民用更多地引入工业制造领域。燃气应用中,压力等级越来越高,种类形式越来越多,压缩的、液化的、混合的、天然气的、煤制气的、二甲醚的等等,以后还会不断出现新的气源形式,相关的安全管理的要求会越来越高,难度会越来越大,但是安全管理的对象越复杂,我们就越是要抓住根本的要素,安全管理工作它是有章可循的。这其中安全基础管理就是一个最基本的根基。我们首先必须把它抓好,安全的保障才能过硬。燃气行业,切实抓好安全的“三基”管理工作,是安全工作第一要做好的事情。

2 安全的基本概念

那么,到底什么是安全的“三基”工作呢,首先我们要明确安全的定义。

安全就是各种事物对人、对物、对环境不产生危害,消除能导致人员伤害、疾病或死亡,或引起设备及财产损失,或危害环境的条件。无危则安,无损则全,就是安全。

安全生产管理是指国家应用立法、监督、监察等手段,企业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对危害因素进行辨识、评价、控制,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安全的“三基”管理就是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基础管理工作,以岗位练兵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功训练以及重点抓基层的建设。安全基础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企业的员工,涉及到企业中的所有人员、设备设施、物料、环境、财务、信息等各个方面。基础管理的一般内容包括:安全管理体系、安全责任制、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策划、安全培训教育、安全档案、监督检查、工艺技术管理、设备管理、作业环境管理和条件管理等。

3 安全基础管理的思路

在具体实践中,应该怎样把安全基础管理做好呢,我们从事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的体会是涉及面广,内容庞杂,天天讲安全,容易长篇大论,工作起来却感觉眉毛胡子一把抓,抓不住重点,实际工作难以真正地落实到基层,安全基础工作琐碎量大,工作成效经常并不显著,安全基础管理工作效率较低。

那么我们要抓的根本应该是什么呢?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研究了他人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的一些实践经验,我们总结出了安全“三基”管理最基本的思路。

简言之,这套思路就是基本制度、责任制、操作规程、教育培训、安全检查和应急管理。做事故调查时,也是这样的思路,当事故发生时,事发单位的安全档案马上会被冻结,有关部门要清查的首先也是有没有上述这些书面的文字内容。那么我们在安全基础管理的实践中,也是首先要建立这样的管理思路,做这样的事情,建立起这些实际内容。对于一个具体的安全管理对象,企业是否建立了相应的基本管理制度,是否建立了责任制,把具体工作落实到个人,操作岗位是否有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然后就是企业是否将这三项内容组织了认真的培训,让每个人都知晓,让他们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和怎样做是正确和安全的,然后企业要组织逐级的安全检查,保证操作人员真的是按照上述要求执行,同时企业还要教会操作者在工作过程中如果发生各种危险情况应该如何处理,即应急管理。这些就是“三基”工作最基本的内容。

4 上述思路在实践中的应用

上述思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纵向应用和横向应用。

具体讲,纵向应用指的是需要由公司总部牵头及直接操作和执行的安全工作,包括的内容有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及制度、建立全覆盖的安全责任制、编制审核及下发各项制度规程、通过安全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做好教育培训(包括三级教育和各项教育培训)、安全检查(包括隐患排查)及考核、应急管理、其他事项(工伤管理、安措管理、三同时管理、档案台帐管理等)。

横向应用指的是将这套思路用于需监控的安全具体对象。监控的具体对象可以包括管网安全(巡线、检测、抢修)、用户安全(安检、宣传、维修)、设备设施、施工管理(对内管理-带气置换、通气点火、户内补漏拆改移;对外管理-施工单位)、场站管理(储配站、调压站、加气站)、电气管理(防雷)、车辆管理、劳动保护职业卫生有毒有害管理、消防管理、内保管理。还可以应用于班组达标等其他的具体管理对象等。明确了需要监控的对象,然后对这些具体的安全监控对象也按照这样的程序进行管理,即建立相应的基本制度、责任制、操作规程、进行相应的教育培训、进行安全检查、进行应急预案演练等。

如上所述,将这套思路的纵向和横向应用相结合,就可以获得对一个安全监控对象的最基本的较全面的有效控制。

5 各项操作要点

安全管理制度编制时,对于具体事项的基本制度,我们的经验是抓住要点,越简越好,要有针对性。制度编制不用长篇大论,指导具体事项的制度就是突出执行要点和明确达到的程度即可,越简越利于执行。

责任制编制时,分出机构的、部门的、岗位的、还有个人的,如安委会机构的职责是什么,安全部门的职责是什么,巡线岗位的职责是什么,某某巡线员他负责的范围是什么,从机构一直做到个人职责范围,个人的责任制要有他本人的签字和上一级直接责任主管的签字,尤其是设备设施的管理中,要把每一项设备设施落实到具体哪个人负责并签责任书。

编制操作规程时,操作要点和安全控制的重点要明确。

做教育培训时,重点是对岗位的针对性和对要控制的安全事项的针对性,以及培训形式的灵活性。比如培训不一定要集中在一个会议室里,责任主管可以在工作间隙随时对组员进行某些安全事项的教育,组员也可以随时对主管提出培训意见。

应急管理的重点是应急教育和预案演练,应急教育可以在工作中灵活展开,责任主管随时可以告诉组员应急处置的要点,同时公司要创造实战演练的条件进行预案演练。

上述具体工作处处体现安全“三基”工作的要求,包含了安全基础管理的基本内容,是安全管理的基本功。制定制度规程时要处处考虑到对具体操作的指导性,从理论上就要纵贯到基层操作中。

6 结论

当安全控制对象种类繁多,性质各异,安全基础工作琐碎繁杂时,安全管理头绪容易混乱,因此更要坚持一套最基本的控制思路,抓住安全控制的重点,同时根据不同对象,有针对性地做好安全工作。实践证明,这样的控制思路是可行的。不仅可以抓住关键环节,而且易于掌握各项具体工作的尺度,有简有繁,不做无效的工作。同时这样的思路和方法易于落实岗位责任制,对于落实安全“三基”工作要求,实现纵到底横到边的安全基础管理要求成为可行的做法。

上一篇:虹吸排水系统在广州珠江新城西塔项目上的应用 下一篇:探讨公路桥梁施工管理和风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