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器 6期

时间:2022-08-03 10:40:03

陶瓷器 6期

王立军

中国传统文化专业人才认证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 指导师;

国家文化部艺术品评 估委员会副主任,中华民 间藏品鉴定委 员会主 任,中华全国工商联古玩商会鉴定中心主任,中央电视 台《艺术品投资》专家组成员,中国荣宝出版集团艺术总监,美国东方收藏协会艺术顾问,澳大利亚华夏传媒集团艺术顾问,澳洲收藏协会艺术总监,2008中国收藏界十大人物,亚洲太平洋地区文化艺术大奖获得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客座教授

我国有许多古陶瓷收藏爱好者,我也是其中一个。收藏古陶瓷的人一共分两大类,一类收藏高古瓷,也就是所谓宋代瓷器的五大名窑:哥、官、汝、定、钧,还有邢窑、越窑、耀州窑、龙泉窑、磁州窑、建窑等及辽金瓷;另一类收藏明清瓷器,青花、五彩、粉彩、斗彩、珐琅彩,还有什么单色釉等等。前些年,元青花(鬼谷子下山)拍了2.4亿,接着冒出来一批收“元青花”的新军,不过这支队伍,目前已经溃不成军了。他们的藏品目前没有得到收藏界和鉴定界的承认,因为他们是在特殊历史背景下组成的一支“异军”。他们中的有些人目前还在为自己的藏品奔走、呐喊,可得到了都是冷眼,嘲笑……

元青花我不懂,二十多年来也没碰上一个,所见的只是云南窑口的元末明初粗青花。他们比我幸运,有人能碰到几百个。有人认为全世界公认的元青花也就三四百件,也有人提出民间有大量元青花,孰是孰非,我没有调查,也就没有发言权。但我认为,民间应该有元青花,但不可能太多。

先说说高古瓷。遇到一件高古瓷,首先要肯定一点,它是出土的,有的是早年出土,有的是近年出土,总之传世的非常少。你可以想一想近千年的东西能否在世上平安地留下来?出土自然有出土的痕迹,用放大镜仔细看,可以发现真品的土浸是“吃”进去的,有些脱釉之处土已深入胎骨,外表的土浸能洗净,深入胎骨的泥土很难清理。

做旧的瓷器,泥土附在表面,是抹上去的,在土中放些化学胶之类的东西,比较坚硬很难洗净。有的还有人为涂抹的痕迹。我们曾做过这方面的试验,一只出土的宋瓷,放在水里浸泡,要不了多久上面的土便自动脱落了。因为瓷器在土里埋了许多年,土里其它粘性物质较少,所以容易脱落。一只仿的宋瓷放在水里浸泡许久,几天后看看没有反映,有的粘土用小刀都难以挖动。刚开始收藏时不懂,买了一只“唐三彩马俑”,上面全是泥,泡不掉,只好用刀挖刮,结果把它挖碎了,土也没下来,才知道是假的。

看完外表的粘土后还要仔细看看器物内部有没有土浸,如果没有,这件藏品就危险了,因为一般器物如罐、瓶、尊之类的东西大多是敞口的,内外都被土包围着。外面有里面没有,不合情理。尤其是看里面,要仔细!少数藏品洗得比较干净,但总会留下痕迹。

许多仿品只在外面做旧,器物内部往往会被忽视。如果是刚出土的器物,可以放在水中泡一下,然后拿出来闻一下,真品有一股土质的腐败味,赝品则没有。因为这些瓷器大都是埋在土的表层之下,土质较为纯,土的表层因各类植物的生长,糜烂各种杂质较多,大多是灰黑色。而之下的土大都是黄土,红土。墓葬出土的另当别论。

一般的墓葬是很少出现汝窑、官窑器,哥窑在墓葬中出土过几例,均为元明墓,因此不能列入所谓“宋代五大名窑”。我国建国几十年来,也没在什么墓里挖出宋代钧窑,纪年墓中最早的钧瓷是元代的,非纪年墓中的钧瓷有部分金钧。欧阳希君前几年写了一篇论文《论钧窑年代与性质》,认为钧窑是金元至明中前期,此观点有一定的道理。目前早年出土的名窑瓷均属珍器,大都藏在国有博物馆(院)里,民间十分少。其它名气不太大的窑的产品偶尔会出一些。所以专收藏“五大名窑”本身就是个不科学的提法,是个误区。

“五大名窑”很难鉴定,只有从造型、胎质、釉色、纹饰(刻、划、印),没有款识,工序比明清瓷少,所以每当一件高古瓷出现,都会引起许多争议,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宋代瓷有他的独特风格,造型大气、古朴,釉色莹润,但却是收藏的重灾区。国内有许多专收宋瓷的藏家,一收就是几百件,甚至上千件。我去看过,真品仅少得可怜的几件大路货,所谓珍稀品种都是中仿及以下赝品。你认为是稀世珍品的藏品,人家那儿也有不少,这就不能不使人产生怀疑。道理很简单,我国考古部门天天发掘墓葬、遗址,多少年都没挖出几个“五大名窑”作品。具说早年曾报道过辽墓中出土过汝窑盏托,本人因未见彩图及实物,所有不敢妄下定论。

另外,洛阳窖藏瓷器中,一件支烧侈口青瓷碗,天青釉,釉色清淡,为汝窑瓷碗,与之同出的还有普通白瓷(定窑、当阳峪窑)、青瓷(耀州窑、临汝窑)、影青瓷(景德镇窑或其它南方窑口)等物。这些少之又少的名瓷,你一人就有几百件?几千件?除非你是“仙”!

上一篇:唐卡艺术承载的“中国梦” 下一篇:新闻会答记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