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粳稻新品种筛选试验

时间:2022-08-03 10:31:48

摘 要:试验从生育动态、农艺性状及产量、抗逆性3个角度出发,探讨、筛选适合芜湖市方村镇种植的杂交粳稻新品种,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当地粮食生产水平作出贡献。结果表明,综合考虑高产和稳产2个方面,建议把浙科优388、浙科优288作为推荐品种。

关键词:杂交粳稻;品种;筛选试验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7-27-03

芜湖市方村镇地处长江下游南岸,土壤肥沃,是我国优质水稻、油菜传统种植区,特别是“单季杂交中籼稻-油菜”模式在当地具有较大的产业优势,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为方村镇粮食生产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受制于单季杂交中籼稻品种产量特性,目前芜湖市方村镇单季杂交中籼稻产量已达上限,难以实现产量的大幅度提高,亟需开展后续品种的更新工作。为此,方村镇农业综合服务站于2015年开展了水稻后续高产品种筛选工作,以期为当地水稻产业后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参试杂交粳稻品种4个,全部由浙江农科院提供,分别为浙科优388、浙科优3854、浙科优282、浙科优288。

1.2 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选在方村镇行春村微萃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梅国政户种植田内,选择同等地力水平地块进行试验,前作为油菜,地力水平中等。

1.3 试验方法

1.3.1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每个小区种植1个品种,面积667m2(50m×13.34m),小区四周分别设保护行。试验品种采取播种流水线播种育秧,人工栽插,行株距为32.2cm×22.8cm,密度9 100穴/667m2,每穴栽2~3本,落地基本苗2.1万苗/667m2。

1.3.2 管理方法

1.3.2.1 栽培过程 参试品种统一于5月22日采用标准化流水线播种,每盘播谷芽80~90g,软盘烂泥育秧,6月12日人工栽插,秧龄22d。栽插田块前茬作物为直播油菜,采取机械收获,秸秆同步粉碎还田,秸秆粉碎长度10cm左右,667m2施速腐剂2kg、尿素5kg,采用铧式犁翻埋,上水淹埋7d,栽插前1d大田整平定板,栽前1d傍晚将水放干,第2天人工移栽,秧苗当天起盘当天完成移栽,平均每穴达到14个分蘖数时烤田,烤田7d,待田开细裂不陷脚复水。

1.3.2.2 肥水管理 参试品种统一于栽前1d每667m2施45%复合肥(N∶P2O5∶K2O=18∶12∶15,下同)25kg、尿素10kg作为基肥;栽插后7d每667m2追施45%复合肥10kg、尿素7.5kg;栽插后15d每667m2追施45%复合肥5kg、尿素7.5kg,烤田复水后施氯化钾7.5kg/667m2。生育期保持干湿交替,返青后进入分蘖期浅水管理,以改善土壤通气含氧条件,促进分蘖早发快发,孕穗期至抽穗期实行间歇灌溉,抽穗期后实行浅水管理到成熟,水层3~4cm,成熟前7d断水至收割。

1.3.2.3 病虫草害防治 参试品种栽插前统一于苗床防蓟马一次,栽插后7d随肥料一起667m2施抛秧型除草剂一包;栽插后15d随肥料一起667m2施野老一包。中后期(7月底至9月中下旬)适时进行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的防治,分蘖至孕穗期667m2用纹霉清(井・蜡芽)300mL防治水稻纹枯病1次,破口至抽穗前7~10d每667m2用三苯荃醋酸锡100g防治稻曲病2次,破口至齐穗期喷施三环唑150g/667m2预防稻瘟病。

1.3.3 数据分析 所有数据均通过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程序进行整理,其他统计分析处理均采用SAS 9.0 软件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参试品种生育动态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在管理水平一致的条件下,各参试品种的生育期在131~134d。其中浙科优388和浙科优3854熟期较早,全生育期均为131d,浙科优282和浙科优288熟期略迟,全生育期均为134d,较浙科优388和浙科优3854迟3d。

2.2 参试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比较 从田间总体观察来看,浙科优388、浙科优282和浙科优288株型紧凑,剑叶挺拔,浙科优3854株型松散,剑叶披散。浙科优388和浙科优288成熟时秆青籽黄,籽粒饱满,熟期一致,熟相好看,浙科优282熟期不一致,杂株较多,纯度较差,浙科优3854有显著早衰表现。

2.2.1 株高 各参试品种的株高在108.67~123.00cm,由高到低依次为浙科优282、浙科优288、浙科优388、浙科优3854,分别达到123.00cm、113.67cm、109.33cm和108.67cm;总体株高较为适宜,有利于抗倒伏(表2)。

2.2.2 每穴有效穗 平均每穴有效穗由高到低依次为浙科优288、浙科优282、浙科优3854、浙科优388,分别达到13.4个、12.52个、12.30个和12.11个,其中以浙科优288分蘖性最强,浙科优388分蘖性最弱,浙科优288有效蘖较浙科优388高12.49%(表2)。

2.2.3 每穗总粒数 平均每穗总粒数由高到低依次为浙科优388、浙科优288、浙科优282、浙科优3854,分别为357.85粒、319.46粒、265.29粒和253.67粒,其中以浙科优388和浙科优288穗粒数最高,分别比最低的浙科优3854高29.11%和20.59%(表2)。

2.2.4 结实率 参试品种结实率差异较大,由高到低依次为浙科优3854、浙科优288、浙科优388和浙科优282,分别为93.17%、85.57%、84.79%和74.21%,以浙科优3854结实率最高,浙科优282最低,前者较后者高20.35%,各品种间表现出差异极显著(表2)。

2.2.5 产量 机械收获(26.0%含水量)实测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浙科优388、浙科优288、浙科优3854和浙科优282,其中以浙科优388和浙科优288表现最好,分别达912kg/667m2和909kg/667m2,浙科优3854为758.00kg/667m2,表现一般,浙科优282为678.00kg/667m2,表现较差。折合14.5%水分后实际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浙科优388、浙科优288、浙科优3854和浙科优282,分别为807.12kg/667m2、804.47kg/667m2、694.73kg/667m2和600.03kg/667m2,浙科优388和浙科优288较为高产,较最低的浙科优282分别高25.7%、25.4%(表2)。

2.3 参试品种抗逆性比较 由表3可以看出,各参试品种均具有较强的抗倒伏性,抗倒性由高到低依次为浙科优288、浙科优388、浙科优282和浙科优3854,倒伏率分别为0.21%、0.23%、0.24%和0.25%,经差异显著性分析,各品种间倒伏率差异不显著;各品种对纹枯病表现出较高抗性,纹枯病抗性由高到低依次为浙科优288、浙科优282、浙科优3854和浙科优388,病株率分别为1.33%、1.35%、1.38%和1.42%,经差异显著性分析,各品种间差异不显著;参试各品种对稻瘟病同样具有较高抗性,各品种抗性由高到低依次为浙科优3854、浙科优388、浙科优288和浙科优282,病穗率分别为1.21%、1.25%、1.26%和1.28%,经差异显著性分析,各品种间差异不显著;稻曲病抗性方面,浙科优288表现为易感稻曲病,病穗率7.79%,浙科优388、浙科优282和浙科优3854均不易感病,表现出较高抗性,病穗率依次为1.33%、1.22%和1.21%,经差异显著性分析,浙科优388、浙科优282和浙科优3854间差异不显著。

3 讨论与结论

对4个品种的生育动态、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抗逆性进行综合比较,从参试品种综合表现来看,浙科优388表现最好,浙科优288次之,浙科优3854和浙科优282表现较差。

具体地说,4个参试品种生育期适中,与本地单季杂交中籼稻物候期较为接近,对于本地均具有生态适应性,适宜本地引种。由于熟期适宜,有利于本地后茬油菜种植,在不影响后茬效益的情况下,对于提高单位土地产出具有积极作用,由于收获时间较早,填补了当时粳稻市场空白,易获较好效益。

从产量上来说,浙科优388和浙科优288表现较为突出,熟期一致,纯度高,熟相好,且穗粒数较多,结实率和千粒重适中,浙科优3854和浙科优282穗粒数较少,特别是浙科优282结实率过低,综合表现较差,浙科优388和浙科优288相较于浙科优3854、浙科优282有较明显的高产潜力,尤其是浙科优288分蘖性较强,有效穗较高,高产潜力更大。

抗逆性方面,4个品种均表现出较强的抗倒伏性,浙科优388、浙科优3854和浙科优282对稻曲病、稻瘟病和纹枯病均表现出一定抗性,浙科优288虽然对稻瘟病和纹枯病表现出一定抗性,但对稻曲病表现易感。本地属于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水较多,气候湿润,特别是在水稻破口期至灌浆期,空气湿度大,有利于稻曲病、稻瘟病等真菌性病害发展。

综合考虑高产和稳产2个方面,建议把浙科优388、浙科优288作为推荐品种,在本镇种植大户中进行小面积生产示范,以便进一步综合考察各种性状。栽培中尽量把氮肥靠前施用,后孕穗期尽量减少氮肥施用,同时增加后期钾肥的施用量,在抽穗前7~10d,防治稻曲病1~2次。

参考文献

[1]褚庆全.我国杂交粳稻发展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5,05.

[2]王雪桥,余进仙,邱水胜,等.一季中粳品种生产力对比试验初报[J].中国农技推广,2016,01.

[3]陈永星,钱屹,曹泉方,等.杂交梗稻甬优538亩产700kg机插高产栽培技术规程研究[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

(责编:张宏民)

上一篇:吃野菜能治病吗 下一篇:芽菜:春季养阳好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