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检验过程危险源的分析及监督检验对策研究

时间:2022-08-03 10:23:15

电梯检验过程危险源的分析及监督检验对策研究

【摘要】电梯检验是电梯安全运行和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本文对电梯检验中危险事故发生的来源进行了归纳,并且就如何加强电梯安全监督检验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电梯检验;事故源;监督检验

【中图分类号】TU8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2-0434-01

在日常生活中,电梯已经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运输工具,因此加强电梯的安全检验是确保电梯安全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为了确保电梯能够起到安全运输的作用,减少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加强电梯检验过程中相关危险源的分析,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电梯安全检验,确保电梯使用过程的安全性。在电梯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要高度重视检验过程中存在的事故危险源,并且熟练掌握各种应对危险源的安全防护措施,做好电梯的监督检验工作。

1 电梯检验过程中潜在的危险源

从《电梯监督检验规程》所列出的检验项目和内容来看,电梯检验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三种形式。

1.1 坠落伤害事故危险源

电梯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需要进入到轿顶或底坑这些部位进行检验,因此存在着坠落伤害事故危险源,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通常情况下通向电梯机房的通道是爬梯,由于爬梯的高低差较大,因此电梯检验人员在攀爬过程中会意外摔落,造成坠落伤害。

(2)机房内存在一些较高的平台,检验人员在这些平台的边缘处工作时,很容易跌倒,造成头部碰触设备或控制柜,极易发生此类伤害。

(3)在上轿顶之前,需要打开层门,这时轿厢很可能不在此处,如果开门的姿势不正确或者失足滑倒,则极易跌进井道,严重时会造成人员死亡。

(4)电梯在检验维修过程中,检验人员站在轿顶,由于轿顶上面安装各种设备部件,如不留心脚下很容易绊倒并跌落井道,严重时会造成人员死亡。

(5)检验人员在轿顶时,如果机房上处有人在进行拆装或者其他作业时,一些螺丝、螺母等零部件会不小心从钢丝绳孔洞掉落的话,很可能便砸在检验人员的头上。

(6)在轿顶上放置一些检验工具,如果不注意放置的位置,在电梯检修运行停止中,产生抖动会使其掉落井道,造成检验工具的损坏。

1.2 机械伤害事故危险源

电梯属于在电力驱动下运转的机械设备,在电梯检验过程中,电梯的运转部件极易对检验人员的身体造成伤害。机械伤害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在检验安全钳时,当安全钳产生运动后,电梯向上运行使限速器得以复位,这时因限速器出现故障导致限速器轮反弹,检验人员往往因无法躲避而遭受伤害。

(2)当检验人员在轿顶工作时,如果所站位置离轿门较近,当电梯开关门时,轿门凸轮器上的平衡器或者摆杆有可能将检验人员的脚夹伤。

(3)当检修运行到井道顶部时,站在轿顶的检验人员往往会因为站立空间不足,出现头部撞击井道顶部受伤的情况。

(4)检修运行时,检验人员可能会不小心或者为了方便观察井遭晴况而将手和头等身体部位伸出护栏,极易造成与井道灯、感应器等机械部件碰撞,致使人身受到伤害。

(5)检验人员在坑底工作时,如果所处位置不正确,很容易被运行到底层的轿厢碰伤,如果检验人员想从坑底出来,通常会用手抓住厅门的边缘,而厅门边缘比较锋利,易将手部划伤。

1.3 电气伤害事故危险源

电气伤害包括雷电、静电、漏电伤害和触电及电弧烧伤等,在这些电气事故中,其伤害导致的死亡率比起大多数其他类别的事故要高。下面具体分析在检验过程中易于产生电气伤害的几种晴况:

(1)检验过程中所使用的仪器设备、电动工具等不符合电气规范要求,容易漏电。

(2)机房的电线因使用时间长,外皮破损,金属部分带电,不小心触碰到便受到电击伤害。

(3)违章进行带电作业,接触到控制柜里的电气设备而受到电击。

(4)下雨天因为湿度变化造成安全电压降低,原来在干燥环境中是安全的电路变得危险;或者因为设备浸水的缘故,原来不带电的电气元件或其它部件因为绝缘失效而漏电。

(5)检验人员上到轿顶,上面的电气设备有潜在的危险,如轿门电机、轿顶照明灯因通电而灼热,不小心触碰便会烫伤。

(6)检验层门门锁的时候,由于门锁回路电压大多数是110V的,用手去拉开锁钩时,容易触电。

2 如何加强电梯安全监督检验

2.1 加强电梯现场检验

现场检验过程时受检单位应向检验机构提供规定要求的多项资料;安装人员应随身携带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以备查验;现场检验相关人员应相互照应,一旦发现隐患应及时提醒并报告监检人员,所有现场配合检验的人员应服从监检人员指挥;当监检人员进行现场检验时,安装和使用单位应做好现场检验配合工作,如事先准备好砝码等,使用单位(或安装单位)在所检验电梯的基站或相关层站放置表明正在进行检验的警示牌;相关通道、机房门应及时打开;特殊环境如粉尘、噪声、有毒有害、腐蚀、辐射等检验场所,使用单位应给检验人员提供必要的劳保防护用具;如使用单位另有特别要求,应提前向监检人员明示;安装单位配合人员应精神状态良好,严格遵守有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穿戴符合要求的劳动保护用品。

2.2 做好电梯的日常维护

电梯作为机电一体的特种设备,要保证安全可靠运行,就一定要用又资质的单位对电梯进行维护保养。首先维修单位和业主对电梯进行检查,对电梯进行全面了解。维保单位对电梯从业人员要关法宣传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时时处处把安全放在工作的首位。其次,建立电梯安全管理和维修保养档案,如电梯安全管理制度,电梯安全操作规程、电梯维修保养工作流程、电梯大修改造及应急事故处理工作流程、电梯轿厢困人解救规程、电梯新装检验及年检检测流程、作业人缘培训考核制度、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等;设置相应的安全管理岗位,层层落实的安全负责制,保证责任到人。再次,做好电梯的日常检查和重点部位的定期检查调整,保证电梯不带病运行,按计划做好日检、周检、月检、年检等,对电梯维修保养和故障处理要详细档案记录。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确保电梯安全运行。

2.3 加强维护和使用人员技术素质

电梯安装人员的技术素质、受训程度以及他们对国家标准、规范的理解、掌握成都直接关系到电梯的安装质量和电梯的安全技术性能。有的安装人员由于缺少必要的技术培训,导致技术素质不高,直接影响了电梯成品的质量。一是对国家标准、规范理解不深,甚至理解不正确;二是在安装过程中既不看安装说明,又不执行安装工艺,光凭自己的经验和习惯进行施工;三是在安装过程中不认真填写自检记录,或是虽然填写了,但所填写数据与实际测试数据不符。所以必须系统地对电梯维保使用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推行安装人员上岗证制度,使他们不断更新知识,熟练掌握各种电梯品牌的维保原理、技巧和特性,熟悉国家和地方对电梯行业的有关规定、标准和要求,从而为电梯的安全提供技术保证。

电梯检验工作是保证电梯安全运行的重要工作,检验人员应全面掌握电梯检验中存在的危险,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确保人身安全。总之,安全是贯穿我们检验工作的主线,作为检验人员一定要加强安全意识,牢记安全责任,在检验过程中严格按照检验程序实施检验,确保自身安全和电梯设备的安全运行。

上一篇:丹噶尔:重现古城繁荣景象 下一篇:异地养老的美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