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03 08:37:25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针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内容特点,设计了自主学习课、延伸学习课、实验课完成教学内容。自主学习课学生自学Na2CO3及NaHCO3的性质并列举二者的鉴别方法;延伸学习课由学生展示实验原理、预期现象及结论;实验课由学习小组完成鉴别方案的具体实验步骤设计并实施。

关键词:先学后教;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碳酸钠;碳酸氢钠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6)10C0035C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课堂教学模式介绍

“先学后教”,一个带有草根性质的中国本土教学模式,经由江苏洋思中学、东庐中学以及山东杜郎口中学等一线“实验基地”的大规模实践,如今已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1]。“先学后教”的基本意蕴在于通过改变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转变为指导者和辅助者,教学顺序改变为学生“先学”而教师“后教”,以保证教学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更具针对性[2]。

2013年起,笔者所在的河北南宫中学借鉴江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课改经验,制定了“两案三级”课堂教学模式。“两案”指的是教案和学案。“三级”指以四种课型为载体,体现认知和能力形成过程中的三个层级,具体内容如下:

“自主学习课”为第一层级,学生在学案指导下通过独立学习、互助学习等方式,对教学内容基本学会,能初步完成教材的课后练习,基本完成教学目标。

“延伸学习课”为第二层级,通过学生展示、教师讲授、师生互动等方式解决自主学习课所遗留问题和新生成的问题,使能力进一步提升,完全达成教学目标。该课型一般采用问题教学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探索解决一系列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训练课和反思评析课”为第三层级,通过训练、评析、实验、反思等活动,巩固和强化知识与能力,能够综合运用,达到高考在本阶段要求的水平。

各课型具体安排如下(自主训练课及反思评析课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视需要灵活安排):

自2013年起,全校九科高考科目(语、数、英、物、化、生、史、地、政)统一采用该教学模式,学校每天安排6节课(上午4节,下午2节),5节自习(下午2节,晚上3节),保证每节延伸学习课前都能安排自主学习课。

“两案三级”课堂教学模式借鉴了“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智慧,自主学习课就是“先学”,学生通过独立学习、合作学习基本完成一堂新授课的教学内容;延伸学习课就是“后教”,主要解决自主学习课没能完成和新生成的问题[3]。表面看来,较复杂的教学内容需要四节课来完成,但这四节课的教学目标各不相同,对学生的要求逐步提高,自主学习课达到“识记”的目的,延伸学习课达到“理解”的目的,自主训练课和反思评析课达到“应用、分析、评价”的目的。

2 教学设计与流程

2.1 教学内容特点分析及整体教学设计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是人教版化学1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该部分内容知识层面要求不高,便于学生自学,但知识零散,难以系统掌握;活动内容较多,仅教材中就有五组实验,实验难度较小,便于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针对这些特点,将“自主训练课及反思评析课”设计成一节实验课完成该部分教学内容,具体安排如下:

3 课后反思

3.1 合理利用过程性评价机制,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针对三种课型的不同特点,设置了不同的过程性评价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自主学习课,很多学生在课前就准备好教材及资料,合作学习过程中讨论也非常积极,甚至有小组提出了5种鉴别方法,圆满地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延伸学习课上,各小组争先恐后地展示实验方法,有学生回答不正确或不完善时,本组同学马上会有人补充回答;实验课上,他们认真完成每一步实验操作,积极思考分析,成功地发现CaCl2或BaCl2鉴别两种固体的局限性,还发现了利用两种固体与盐酸反应热效应不同来鉴别两种固体的新方法。课堂的量化小组评比有效地激励了学生,强化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意识,收到了“小组内成员合作,小组之间竞争”的效果;学生逐渐意识到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居于主体和主动地位,是学习的主人。学习主体意识的增强会令其不断地提高自主学习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真正实现评价为促进自身全面发展服务的功能[4]。

3.2 采取开放式教学方式,为学生发展留足空间

在自主学习课上,教师只需利用课前的几分钟时间创设学习情境,提出学习建议,剩下的时间都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时间。

延伸学习课上,学生展示鉴别方法,因为这些方法大多都是学生利用两种物质的性质自己设计的,没有经过实践的验证,难免有不合适的(如利用BaCl2鉴别两种物质),但教师只是肯定学生的分析过程,不指出方法的缺陷,将问题留给他们在实验课上自己去发现。

实验课的评价内容之一便是“发现问题或找出新方法”,鼓励学生认真观察实验中的细节,分析原因。当某一个组发现问题后,教师又会让该小组阐述发现,引导其他小组实验验证。

由此可见,三种课型教学内容开放,教学过程开放,教学方法开放,师生关系开放,教学评价开放。这种教学方式是建立在学生主动探索基础上的,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敢于探索,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多元智能。

3.3 重视学生实践,突出学生主体,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锻炼能力

该课例体现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见表3),全过程都让学生实践,在实践中逐步加深对知识的认识,锻炼了多种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体验化学研究过程中得到发展。教师仅仅需要引导、点拨、启发。正如洋思中学校长蔡林森的一个形象比喻: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好比是在驾驶汽车,而教师好比是“路标”,任务就是引导学生走上“高速公路”,不走“岔路”。

参考文献:

[1]张荣伟.论“教”与“学”的五种关系[J].教育发展研究,2012,(10):50~56.

[2]屠锦红,李如密.“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学理分析、价值透视及实践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13,33(3):24~29.

[3]韩雪松,刘志峰.过程性评价在高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应用[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6,(2):58~64.

[4]梁春琳.学习主体自我过程性评价的认知缺失与策略建构[J].广西社会科学,2012,(11):186~188.

上一篇: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下一篇:浅析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