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体育教学中教师主导性的发挥

时间:2022-08-03 04:49:14

试论体育教学中教师主导性的发挥

摘要:体育教学中教与学是对立统一的,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又是教的客体。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是在学习体育学的过程中逐步摸索并体现出来的。本文简要地论述了体育教学中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的方法、步骤。

关键词:体育教学;主导性;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8-130-001

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教的客体,又是学的主体。因此,如何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质量,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

教师们通过周而复始的教学,虽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由于时代的发展,教学对象、教学手段和方法出现了变化。同时,又由于体育项目的相对单调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在这种情况下,探索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1.教师要加强学习,探索有效的练习手段

1.1 体育教学不是单一的教学过程,它同有关体育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必须加强体育基础理论及生物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的学习,在讲授某一技术动作时,除了要求讲解、示范准确外,还应穿插一些有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如在推铅球技术动作中的最后用力环节,是完整技术的关键所在,教师必须清楚地讲解铅球的推出远度由“最后出手时的速度、合理的出手角度和出手点”决定的。这样才能使学生知其然及所以然,让学生理解每一堂课乃至于每一个练习。在完成动作练习时,启发学生进行自我分析、自我监督和自我纠正。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应该经常激励学生们参与体育活动,而且应当用相应的知识去武装学生,教会他们分析的方法,培养其分析能力,并循序渐进地提出越来越复杂的自我监督任务。这样一个过程,不但有助于学生掌握技术动作,而且由于学生直接参与了自我监督,从而促进他们对学习对象形成自觉的态度和稳定的兴趣,体现了他们的主体作用。

1.2 有效的教学手段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而且当学生直接参与监督,确信教师所选用的练习手段能有效地促进自己掌握技术动作和发展身体能力时,不仅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主体能动性。为了能准确地选择有效的手段,教师除了要根据已有的经验和必要的条件,还要不断地借助科研,进行探索。

由于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因此应该看到:在教学过程中各类教学手段的即时效果也是动态变化的。对男生来说,这种变化的有关因素相对稳定,而女生则呈波动型变化。但无论男生、女生,有些素质方面的练习,始终对提高某项成绩起着重要作用。例如30米行进间跑和纵叉两项指标,始终对提高百米成绩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学训练中应不断加强有关辅导练习的技术要求和练习数量。通过上述了解,有助于教师对教学训练过程的及时调控,使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富有针对性和科学性。

2.教学手段多样。培养学生能力,发挥其主体性

2.1 体育课的理论讲述要重点突出,抓住要点。注意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原则,用实践丰富理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根据体育课的特点,排好各种课时比例,制定和实施学习计划等。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体质状况、原有的基础等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调整,教学方法灵活,手段多样。可以通过改换项目或多项目交叉进行,还可以搞些模拟比赛,让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示范,并进行现场讲评、纠正。在学生们对体育教学兴趣不浓的情况下,一方面根据教学任务,联系培养目标,讲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学与干等教学手段,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他们的能力,较大程度地发挥其主体性。

3.小结

不适应性,只要我们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是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的。例如“跳箱”训练课,个别学生开始是好奇、好胜心理。后因绳梯素质差或者基本运动技能差,受了点伤,造成心理上的恐惧。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先组织学生学“跳山羊”,让同学们在“跳山羊”过程中体会助跑,踏跳,腾空,落地等动作要领,以及对节奏快慢、时间与空间、肌肉的感觉。在此基础上,逐渐增加“山羊”的高度,进一步使学生掌握完成动作的要领,再让他们进行跳箱练习,这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初步成功,去克服畏惧心理,从而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对一些在体育训练中表现出积极性的学生,他们往往对教师的即时评价十分注重。一旦有所进步,及时的鼓励往往对今后的学习产生很大的鞭策作用。教师可根据他们完成动作的情况,鼓励说“这动作比较协调连贯,很好,继续努力会有更大的进步”之类的话。对存在的缺点,也及时提出,如:

“这动作,只可惜在最后用力时爆发力不够……”等等。学生明确自己存在的问题,又得到老师的鼓励,他会更自觉地完成以后的练习。相反,如果不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甚至骂他“笨”,就会严重地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使其学习兴趣锐减,学习动机受到压制。因此,对一年级新生,以表扬鼓励为主,也是一种因材施教的做法。

教师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不仅能提高教学效果,而且提高了教学水平,增强了教师的主导性。在教师积极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条件下,通过参与处理和分析监督自己的技术能力和身体素质的发展,同时也监督教学的实际效果,从而调动他们积极学习的内在因素,发展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他们的自觉性及对学习的对象和具体任务,形成爱思考的习惯,建立起稳定的学习兴趣,最终较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上一篇:吉林省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综合系统 下一篇: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其破解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