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运输成本的影响因素及降低途径

时间:2022-08-03 04:31:51

浅析运输成本的影响因素及降低途径

摘要:运输成本是现代物流总成本中的核心,受到运输距离、载货量、积载因数等因素的影响。本文对运输成本的影响因素作了归结和分析,并提出了优化路线选择、开展集运方式等方面的措施。

关键词:运输成本;积载因数;因素;途径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0-00-01

运输成本它包括运输费用和企业管理费用两大部分。运输费用是运输工具从事运输工作所发生的费用,包括工资、燃油或电力费、物料费、折旧、修理基金提成、港站费用、事故损失以及其他费用。企业管理费是运输企业为管理和组织运输生产所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和业务费用。

一、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

(一)货物运输距离

运送距离是影响运输成本的主要因素,因为它直接对劳动、燃料、维修保养成本等变动成本发生着作用。距离和成本的关系是为:当运输工具没运货时,即运距为零时,总成本基本等于固定成本。随着运距的增加,运输总成本随之增加,单位运输成本却随之减少。这种特征被称为递远递减原则。

(二)载货量

载货量之所以会影响运输成本,是因为与其他需要物流活动一样,运输活动中存在着规模经济,每单位载重量的运输成本随载货量的增加而减少。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每载重量所分摊的固定费用和包括装卸等费用在内的场站费用随着载货量的增加而递减。但是,这种关系受到运输工具的载重量或载货容积的限制。

(三)货物的积载因数

货物的积载因数,即每吨货物所占的体积。它与运输工具的载重量、载货容积有很大的关系。在重量和空间方面,运输工具更多受到的是容积限制,而不是重量限制。因此,货物的积载因数越高,运输工具所能装载的货物重量就越小,每吨货物所分摊的固定成本就越低,运输成本就越高。

在一般情况下,积载因数大的货物,即轻泡货物运输成本高,但其运价也高。运输管理人员应尽量设法使运输工具能做到满载满仓,以便既能充分利用运输工具的容积,又能使运输工具装载更多数量的货物,以利于降低单位的运输成本。

(四)运输工具的装载能力

运输工具的装载能力是指根据运输工具的载重量、载货容积等装载性能,确定某一运输任务所能承运货物的品种和数量。一些货物由于形状怪异以及超重或超长等特征无法进行合理的装载,因此浪费运输工具的容积和载重量。装载能力还受到装运规模的影响,大批量货物能够相互嵌套,便于装载;而小批量的货物则有可能浪费装载能力。

(五)装卸搬运的效率

装卸搬运的效率会直接影响运输工具的停时。停时越长,运输工具的周转率就越低,一定时间内所完成的货运量就少。所以,使用的装卸设备的种类及其专业化程度均会影响运输成本。此外,货物在运输和储存时是否采用成组化方式,其搬运活性程度如何,也会影响着运输成本。

(六)运输事故损失

运输途中,有可能发生货物丢失、货物变质、甚至发生事故,这些均会产生事故损失费,造成运输成本不必要的增加。运输事故发生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购买保险是风险转移的最佳选择。承运人可以通过向保险公司投保来预防可能发生的事故,否则有可能要承担任何可能损坏的赔偿责任。

二、降低运输成本的途径

降低运输成本的着眼点在于设计规划运输系统时必须使运输成本最低,主要途径包括运输车辆选择、仓库布局、运输服务制度的设定等方面。

(一)选择合理的运输工具

应该根据运送货物的形状(体积)、价格(价值)、批量批次、交货日期、目的地等货物特性和要求,选择与之相对应的合理的运输工具。

运输工具的评价与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四项:

1.经济性。运输工具的经济型是由运费、包装费、保险金等有关费用合计表示的。费用越高,运输工具的经济性就越差。

2.快速性。运输工具的快速性是用发货地到收货地的所需时间表示,这不仅与运输工具本身的技术速度有关,也与运输组织管理工作有较大的关系。

3.安全性。运输工具的安全性一般用货损率、货差率、赔偿金额比例、事故等级等表示,它直接影响着运输成本的高低。

4.便利性。便利性主要表现运输的经常性、灵活性、方便性这三个方面。

(二)降低装卸搬运成本

1.尽量减少装卸搬运次数。减少装卸搬运次数,不仅可以降低装卸搬运成本,而且可以加快货物流转速度,减少场地的占用和装卸搬运事故的发生。

2.选择恰当的作业机械和作业方式。一般根据物流速度、劳动强度、经济合理性选择相应的机械;根据货物种类、性质、形状等确定散件、成组或集装箱等作业方式。

3.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在装卸搬运过程中,比较容易发生货物损坏和作业事故。一方面防止和尽量消除货物的损坏;另一方面要杜绝发生人员伤亡的事故,减少用于应对此类事故的成本投入。

(三)优化运输路线

不合理的运输造成运力的浪费,增加不必要的运输成本,而优化运输路线可减少不合理运输,降低运输成本。优化运输路线的方法主要有线性规划法、表上作业法、图标分析作业法、节约里程法等。

(四)优化运输方式

优化运输方式可大幅降低运输成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分区产销合理运输。分区产销合理运输是指在组织运输时,对某种货物,使其在一定的生产区固定于一定的消费区。根据产销情况和交通运输条件,按接近产销的原则组织货物的运输,使货物走最少的路程。该种方法适合于品种单一、规格简单、生产集中而消费分散或者生产分散而消费集中、调运量大的货物。

2.直达运输。在组织货物运输时,越过批发商等中间环节,将货物从产地或汽运地直接运到目的地,以减少中间等作业环节,降低运输成本。

3.直拨运输。商业和物资批发企业在组织货物调运时,对当地生产或外地调运的货物,不运到批发仓库,而将货物直接分拨给市区基层批发店、零售商或用户。

(五)推行直运战略

直接运送会比当地配送更有效率或效益更好。而且,直接运送成本虽高,不一定多于当地需要存货的费用。因此,企业在决定是否采取直运战略时,必须考虑下述因素:1.该产品的特性,如单价、易腐性和季节性;2.所需运送的路线与成本;3.货主订货多少与重量;4.地理位置与方向。

通过上述的各种策略和途径,可以用来控制和降低物流成本,尤其是运输成本。

参考文献:

[1]杨敏.零售业物流配送中心低成本策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学位论文,2008.

作者简介:于 斌(1982-),男,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讲师,管理学硕士,从事物流管理方向的研究。

上一篇:新医保下的商业保险配置 下一篇: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