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型矿山示范区建设造林绿化模式探讨

时间:2022-08-03 03:49:55

两型矿山示范区建设造林绿化模式探讨

摘 要:20多年来花垣县矿业开采飞跃发展,县域经济得到了很大提升,但矿业的无序开采也使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破坏。本文就植被恢复造林绿化模式进行探讨,致力于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矿山(以下简称“两型”矿山)。

关键词:“两型”矿山;造林绿化模式;探讨;花垣

中图分类号:TU985 文献标识码:A

花垣县位于湖南省西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西南部,地处E109°15′~109°38′,N28°10′~28°38′。北部、东部与保靖县交界,东南与吉首市相接,南以凤凰县为邻,西与贵州省松桃县相连,西北同重庆市秀山县接壤。全县辖8镇10乡288个村19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30.9万人,其中苗族人口占77.3%。县境东西宽38.5km,南北长49.5km,总面积110869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68400hm2,森林覆盖率47.5%。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具“春多寒潮,夏少酷热,秋高气爽,冬有霜雪”的气候特点。年均气温16℃,年极端低温-15.5℃,极端高温39.5℃,年无霜期270d,年降水量1420.9mm。境内资源丰富,有花垣河、兄弟河等大小河流32条[1]。已探明矿藏达19种,矿产资源是花垣县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其中锰矿储量达3112万金属吨,铅锌矿储量达1100多万金属吨,分别位居全国第2位、全国第3位,素有“东方锰都”、“有色金属之乡”的美称[2]。

1 “两型”矿山示范区建设的背景

2010年“7.20”透水重大事故后,县委、县政府痛定思痛,旗帜鲜明地提出“抓整治、推整合、保产业、促发展”,“宁可发展慢一点,也不要‘黑色的GDP’、‘带血的GDP’”,“宁可发展慢一点,也要为子孙后代留下一方好山水”,要求全县上下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州要求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不含糊、不动摇、不退缩,不降标准、不走过场、不留隐患,宁可暂时放缓经济发展速度、减少财政收入(2009年财政收入7.2亿元,2012年财政收入6.5亿元),也要坚决推进矿业整治整合,实现矿山安全、合法、有序开采,做大做强做优矿业经济。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多次对由于历史原因,过来发展方式粗放,隐患突出,污染严重,矿难频发,矿业经济举步维艰。2010年8月以来,花垣县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浴火重生的决心,全力推进矿业整治整合,着力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矿山,为了全面做好矿山整治整合工作,花垣县对矿山实行“真停、真关、真整、真治”。近80%的矿洞被关闭,矿洞总数由1227个减少到204个,其余全部彻底关闭;锰矿山31个矿权已整合成5个,其中4个区域已取得“三证一照”,实现合法规范生产;铅锌矿山纳入整合的36个采区全面完成整合,其中27个通过省、州安全整改验收,实现合法、有序、安全开采。

2 “两型”矿山植被恢复造林绿化基本概况

2.1 立地条件

矿区生态脆弱、污染严重、造林绿化要体现生态优先,就必须丰富植物种类,营造稳定多样性的植物群落[3]。该地区海拔在320~750m之间,土壤属石灰岩发育的红壤,土层厚度为20~70cm,岩石30%左右,为中度石漠化地区。湖南农业大学通过对湖南湘西李梅铅锌矿区的矿业废弃地的污染状况及植被组成进行调查,发现由于大量尾矿砂的堆砌及矿毒水污染,矿区土壤极度贫瘠,且Pb、Cd和Zn等3种重金属元素总量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严重影响植物在其上的定居和生长,矿区土壤极端贫瘠,土壤中Pb、Cd和Zn含量分别达2789.001mg/kg、59.83mg/kg和2892.00mg/kg,重金属污染极为严重。该矿区的主要优势物种为禾本科和菊科植物,其中野、狗尾巴草和五节芒3种植物地上部生物量较大且对某些重金属向地上部转运能力较强,对重金属污染土壤有一定的修复潜力;地枇杷的地上部Cd含量最大,达152mg/kg,转运系数为1.03,是潜在的Cd超富集植物[4]。

2.2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环境友好型矿山为理念,坚持“矿山开采与生态建设相结合”战略,在推进“两型”矿山建设的同时,重点推进矿区高速公路沿线可视范围内生态修复,以保护社会经济快速增长与绿色生态建设齐头并进,实现矿业富县,绿色美县,建设后续资源,实现森林覆盖率和活立木蓄积量双增长,促进林农增收。全面提升花垣县绿化面积,使花垣山青、水绿、天蓝,让绿色生态成为花垣的第一形象。

2.3 工作原则

治理过程中不能产生新的环境问题,在合理的位置取土,禁止美化一片,破坏一片。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造、抚、封、管相结合。以乡土树种为主,乔为先,乔、灌、草、藤相结合,针阔、常绿落叶混交的模式进行植被恢复。

2.4 实施范围

此次工程为吉茶高速花垣段可视范围内矿区,涉及龙潭镇、团结镇和边城镇等3个乡镇共121.4hm2。

3“两型”矿山造林绿化模式

3.1 营造林技术措施

3.1.1 清运、平整废矿石

为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造林成活率,条件成熟的地段对废矿石进行清运,直到本土;对不能清运的废矿石,用挖机和铲车将机械能作业的地段废矿石挖平或摊铺平整。

3.1.2 整地、挖穴

对废矿石不多,运输成本不高的地段,整地规格:60cm×60cm×50cm,株行距2m×2m,栽植密度为2500株/hm2。

3.1.3 覆土

0~15°平坡和缓坡完全没有土质的基面必须全面覆土,覆土厚度为60cm;16~25°完全没有土质的基面必须全面覆土,覆土厚度为50cm;26~35°陡坡完全没有土质的基面覆土,覆土厚度为30cm;36~45°急坡完全没有土质的基面覆土,覆土厚度为20cm;45°以上险坡需建挡沙墙,墙脚覆土60cm,坡面覆土10cm;对具有一定风化层或黄土层的基面可进行穴状整地,然后充填客土,客土量以穴满为限。

3.1.4 切花坛

人工用砖切花坛或挖穴,花坛或穴内空80cm×80cm×60cm,株行距3m×3m,适用于厂房和公益广场绿化,客土定植,客土量为穴坑的2/3。

3.2 树种选择与标准

根据造林立地条件和林木培育目的,在乡土树种中选择适应性强、抗逆性强、耐旱的植物品种。

常绿乔木:大叶女贞带半冠或全冠,打掉2/3叶片,规格为米径1.5~5cm,香樟,带半冠20~30cm,规格为米径3~5cm,塔柏苗高100cm以上,带土球15cm。

落叶乔木:樱桃、紫薇、栾树2m切杆带20~30cm土球定植,规格为米径2~5cm。

灌木:盐肤木、火棘、小果蔷薇1~2a生无病虫害裸根苗木。

藤本:地枇杷、葛藤、爬山虎、紫藤。

草本:野、狗尾草、五节芒、三叶草、紫云英、黑麦草当年生种子。

3.3 造林模式

3.3.1 纯大叶女贞陡坡废矿石造林模式

坡度在25°以上的废矿石地,没有土质,岩石间隙大,容易造成土质漏渗和滑坡,是造林难度最大的地段。方法是用羊角锄按60cm×60cm×50cm标准挖穴,株行距2.5m×2.5m,边挖边保边,用稍大点的岩石砌边,把穴内的石砾铲走,定植苗时再客土,如果定植前客土,定植时上面的石砾容易滑下,把挖好的穴坑埋掉。苗木带土球,打掉2/3叶片。还可以点植一些藤本植物,增加绿化效果。虽然2013年8~9月份碰到了50多天的高温干旱,在没有任何抗旱措施的情况下,苗木成活率仍然在98%以上。

图 1 2013年3月栽植的大叶女贞

3.3.2 纯大叶女贞缓坡废矿石造林模式

坡度在15°左右平缓坡的废矿石地,没有土质,岩石被挖机、铲车等机械碾压过多次,挖穴难度很大。方法是条件成熟的地段对大的废矿石进行清运,然后用羊角锄按60cm×60cm×50cm标准挖穴,株行距2.5m×2.5m,把穴内的石砾挖掉再客土,苗木带土球,打掉2/3叶片。

图 2 2013年4月栽植的大叶女贞

3.3.3 栾树和大叶女贞混交平缓坡废矿石模式

这种模式为常绿落叶混交或常绿彩叶混交,方法是用羊角锄按60cm×60cm×50cm标准挖穴,株行距2.5cm×2.5m,把穴内的石砾挖掉再客土,苗木带土球,打掉2/3叶片,栾树和大叶女贞按照块状或行状7:3或6:4混交。苗木栽植好后岩石上面盖了一层黄土,可以点播一些草本种子,加快土壤修复进度。

3.3.4 景观苗木平缓坡废地造林模式

废地是采矿时临时征用的土地,这些地段土层较深厚,稍作处理就可以栽植名贵树种或经济林,提高土地利用价值。方法是先清理杂灌,用按60cm×60cm×50cm标准挖穴,株行距2.5cm×2.5m,苗木带土球,打掉2/3叶片。苗木可以选择紫薇、玉兰、香樟、桂花、樱花、油茶、梨、湘西油板栗等。

3.3.5 耐湿抗污染植物尾矿库造林模式

此地段最大的特点是污染重、积水,方法是按40cm×40cm×50cm的标准挖穴,穴内换新土,适当覆土栽植。苗木切杆,带土球。苗木栽植好后再盖一层黄土,促进草本植物的生长,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苗木的选择很重要,要选耐湿抗污染树种,比如枫杨、大叶女贞、柳树、夹竹桃等。

3.3.6 客土喷播或直播种子陡坡废矿石模式

客土喷播是一种改善边坡植生环境,促进植物生长,从而在普通条件下无法绿化或绿化效果差的边坡上实现草灌结合,立体绿化,恢复自然植被的新技术[5]。这种技术要选择在区域位置重要,交通条件较好的地段实施。陡坡地也可以选择直播草本或灌木种子来复绿,灌木种子可以选择黄花槐、翅荚木等。

4“两型”矿山造林绿化科技支撑技术和管护措施

4.1 抗旱技术

使用抗旱造林粉,提高苗木的抗旱能力;使用保水剂,保证苗木在干旱时能补给水分;使用生根粉,促进苗木生根,能尽快地从土壤中吸收生存所需的水分,提高成活率。

4.2 管护措施

为巩固矿山造林绿化工程的工作成果,必须加强苗木栽植后的管护,这也是矿山植被恢复工程成功与否的关键[6]。按村、山头配备好护林员,落实护林责任和护林报酬;好对成活率低于85%以下的地块及时补植;栽植后的3a内连续抚育管理,主要是旱季浇水。肥力差的客土区进行施肥,及时掌握病虫害动向,及时防治,杜绝成灾;严防森林火灾,每年8~9月刀抚一次,造林小班边缘割15m以上的防火带,割除的杂草要集中烧毁;实行两矿生产“生态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对不认真进行矿山复绿的企业,要采取强制措施,生产许可证不予年检并停产治理。

5“两型”矿山造林绿化投入机制

加大对责任主体灭失或不明的废弃矿山、因政策原因关闭的矿山植被恢复治理和山体复绿力度,加大财政投入;生产矿山企业,要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全面规范、分步实施,对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乡村道两边的矿山,老百姓反应强烈的、植被恢复、水土流失、水源污染严重的矿山,应优先复绿,资金由矿山企业负责解决;建立“谁受益、谁投资”的多元化、多渠道投资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划分山场林地范围,签订有关协议,鼓励企业、个人投资恢复矿山绿色植被;积极争取国家矿山复绿治理项目资金,加快恢复绿化进度;有关部门收取矿山企业的水土保持费、林地占用费等,返还部分用于矿山恢复绿化工程。

6 “两型”矿山造林绿化的建议

建议林业部门把石漠化、退耕还林、长防林等林业项目优先安排在“两型”矿山;建议高速公路、风景区、国道、县乡公路、乡村周围等重要区域可视范围用米径3~5cm以上的带冠大苗,加快绿化效果;“两型”矿山造林绿化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重、资金紧、施工困难。要组织领导、科学规划,要造一片,绿一片,稳步推进,不可撒胡椒面,真正还矿山一个绿水青山。

7 结语

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宝贵的土地和植被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为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加大力度进行植被恢复造林绿化建设,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矿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国星.花垣县岩溶山地造林绿化的难点与对策[J].湖南林业科技,1993(20).

[2] 李万松,刘昌刚.加快/三化进程实现花垣经济发展新跨越[J].湖南经济,2002(09).

[3] 郝云寿.太原西山矿区造林绿化植物材料应用[J].山西林业,2010(06).

[4] 刘灿,邹冬生,朱佳文.湘西铅锌矿区土壤和植物重金属污染现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

[5] 王玲,陈永安,康用权,等.客土喷播在潭邵高速公路石质边坡防护中的应用[J].草业科学,2005(07).

[6] 林晓杰.矿山植被恢复工程造林技术模式[J].现代农村科技,2011(03).

作者简介:石志贤(1976-),男,苗族,湖南花垣人,湖南省花垣县林业局。研究方向:营造林及林业管理。

上一篇:林业三类调查设计平面图的制图方法探讨 下一篇:矿业开发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分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