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自然风尚:回故乡做杏客

时间:2022-08-03 01:57:38

新自然风尚:回故乡做杏客

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在很多年里都会在心底有一处温情而疼痛的回忆,关于故乡,关于一条河,关于一棵树。这种回忆带着宁静和淡雅的从容还带着尘世中没有的野趣,以一种熨帖的方式填补着城市人残缺的心灵。原来,一种叫怀念的感觉是最奢侈的休闲。因为不是每个人心里都可以有这样一处故乡。这是一些关于故乡和杏树的文字,野趣横生,让人内心温暖平静。

又到杏熟时。夏至刚过,乡下的父母打电话来,说杏儿熟了,回家摘杏儿吧。实在禁不住杏儿的诱惑,于是决定周末回趟老家。喜欢野外活动的同事们也有采摘之意,所以大伙一行10余人兴高采烈结伴成行。

天公作美。雨后的清晨凉风拂面,一股新鲜的泥土气息扑鼻而来。我们一行四辆车离开省城,从兴华街口上环城高速,经大运高速驶过忻州,直达原平。原平旧称崞县,海河的支流――滹沱河将县域版块划为河东和河西,河西是煤海之乡,河东是水果之乡。

北行100公里下高速。我们驱车向东,横穿滹沱河上的红旗大桥,从原白公路径直向北,沿途两侧是绿油油的玉米地和笔直的通天杨,夹杂着一些大小不一的村落。行20公里后,车向东驶入一段乡村公路。公路周围遍布蓊郁的枣树林,因为当地气候温差比较大,黄灿灿的小枣花才开始绽放,股股花香让我们这些久居闹市人沁人心脾。

故乡就在眼前。这是东山脚下一个叫井沟的小山村,因吃水的井浅而得名,也因附近的五峰山而闻名,它于去年被划定为山西省级森林公园。农村小路比较窄,几只农家鸡突然穿过马路,让我们的司机紧急刹车,其实虚惊一场,农村的生灵早已见惯了川流不息的车辆,似乎是对客人们善意的欢迎。寒暄之后,大伙拥入我家四合院,好客的父母拿出好烟好茶招待,院落里不时传出阵阵欢声笑语。这一带家家户户都是四合院,平日里妇女们都喜欢街头闲坐,现在是忙季,男女老幼都在自家小院晒杏干,一匾一匾的,院里摆满,就摆到门口,有的还摆到马路两边。看的时间稍长,眼前就剩下一片金黄。

向林区进发。穿过一道干涸许久的河沟。趟过几片青青的玉米地,爬上几十米高的黄土坡,漫山遍野的杏树赫然撞了眼帘。四下望去,这边一棵累累的金黄,那边一株艳艳的绯红,间或是高大挺拔的白杨,或者是低垂的苹果树,好个垂杨艳杏青果!清晨的露水还未及散去,几缕阳光穿过茂密的枝叶照射下来,在杏儿光滑的表面宛若一粒粒闪闪发光的珍珠。那缀满枝叶间的杏儿,有的亲密地依偎在一起,挨挨挤挤的;有的在叶子下俏皮地探出小脑袋,却是羞红了脸;有的风姿绰约地高立于枝头,像是在期盼不归的恋人;更多的是三三两两地藏在茂密的枝叶下,像一朵朵“并蒂莲”……这绿油油一片的景色让人心中顿消了几分暑意。

采摘开始了。大伙两三人一组,头戴草帽,手提挎篮,俨然是真正的农民互助组。男同志凭借身体灵活攀上树干,专挑树尖上熟透的杏儿采摘;女同志提着竹篮接应,一边在树下指挥,一边品尝着丰润饱满的杏子。一派热火朝天的采摘大赛!一场别开生面的杏肉盛宴!酸的、甜的、甜酸的;汁多的、肉厚的;干核的、连核的……每棵树上的杏子味道都是不同的。同去的父亲看着我实在喜欢,就耐心地告诉哪一山哪一坡的杏树是自家的,承包期是多少年,尽管当时也没搞清楚到底是哪一山哪一坡,但那一刻,我感觉自己是十分的富有!现在想来,无论外表怎样的光鲜,自己骨子里仍是那割舍不掉的农民情结,于是我的思绪飘回了童年时代。

木瓜杏个头大,并不怎么好吃,但在七、八十年代,它却是我家的摇钱树。每一年,每棵树都结出累累的果实,刚刚成熟的时候,供销社会出很高的价格收购。这时,也是我们最忙碌也最开心的时刻。长辈们爬上树去摘顶尖上的杏儿,我和弟弟妹妹或站在树下,或踩在木梯上,将一颗颗鸡蛋般大的杏子摘下来,放入柳条篮中。不一会,篮子就盛满了,我们再合力将杏儿倒入那种椭圆形的藤条筐里。半天的工夫,我们便将这满树的果实收拾差不多了,然后跟着父亲用自行车带到供销社,过秤,收钱,那是最快乐的收获季节。

草莓杏口感好、甜核。我总是为这些杏儿起早,缠着表哥到自家的杏林,夏雨缠绵之后,不经意间,就有熟透的杏儿从树尖悄然坠落,还带着晶莹的露珠,黄绿中透着微微的酡红,看着喜欢,掰开一半放入口中,一股清凉甜蜜的汁液沁入腹中,美好的夏日就从早晨开始。表哥整整大我十二岁,儿时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表哥竟能用牙齿将坚硬的杏核嗑开,方便地吃里面的仁儿。我总是央他上树摘熟透的杏儿,缠着他嗑杏核,后来我自己也会上树摘了,于是拿最好的杏讨好他,我就在近旁眼巴巴地盯着,一下、两下,随着表哥牙齿上下用力,我也跟着紧张地上下点头,一直听到杏核开裂的声音,我才心满意足地拿起杏仁,放入嘴中。现在想来,如果只想吃杏仁,用锤子或石头远比这省事得多,当时更多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份好奇心罢了。

烈日炎炎。一小时后,树下的筐箱中已盛了不少的杏儿,大伙淌着汗水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于是齐聚树下乘风纳凉。孩子们在草丛里找蜗牛,追蝴蝶,摘野菜,不停地在杏树下来回奔跑着,似乎找回了属于他们的失落童年。一时间,叫喊声、歌唱声、嬉笑声汇集一片,饮水的、吃杏的、嗑核的各具姿态。

午时。附近的乡亲们开始收工,或挑扁担、或骑车、或赶牛车、或驾小三轮,夹杂着我们这些面生的杏客,成群结队,满载而归。可口的农家饭已上桌,豆芽粉丝、凉拌黄瓜、鸡蛋炒西红柿、大烩菜是主菜,油炸糕、手擀面、玉米窝头、高粱面鱼鱼是主食,大伙切碎随身带来的熟肉、拧开被井水浸过的啤酒、饮料,又一次特色农家宴开场了!一边欣赏着亲手摘的果实,一边品尝着丰盛的菜肴,窗前树下,开杯畅饮,不亦乐乎!忽然想起钱钟书先生在《围城》里写的一句经典名言: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其实我们现在的生活不是也如此吗?当大家都往城市里跑的时候,城里的人又开始向往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恬静生活了。

晚霞时分。乡村公路恢复了本来的平静,不再有农村的鸡或狗突然窜出,然而久久不能平静的,是这次难忘的乡村之旅。现在想来,尽管市场上的水果琳琅满目,杏儿仍是让我感觉最亲近的一种。因此,我决定每年都要赶回老家采摘些,不光为了尝鲜,更因为这是一种回味,一种思念,一种情结。

上一篇:时尚期刊:用先锋捍卫市场的媒体实验室 下一篇:赵寅辰 优点是实在,缺点是太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