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时间:2022-08-03 01:32:11

浅析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摘要:给排水管道工程关系到一个城市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只有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并加强其质量管理,才能确保工程质量。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了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措施。

关键词: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给排水管道工程跟现代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密切相关,工程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生产、生活用水的正常供应,还直接影响城市的防洪、防涝及污水处理的功能。

1施工前的技术测量与质量控制

在给排水管道工程正式施工前,要由技术人员进行相关的技术测量工作。只有通过测量得到相关的精确数据,才能以此为依据做好放线和桩点的固定、保护工作,确保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

测量时,先根据检查井与给排水管道的基础宽度进行测量,然后每隔10米为间距,用木桩对检查井的边桩进行定位,并用双飞粉划出给排水管沟的边线,以方便后续的施工操作,最后,还必须通过监理单位进行检查与验收[1]。

在施工前的技术测量中,要注意控制好以下两点:一是要按照相关的施工规范、规程进行测量和检验;二是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按照设计要求及规定进行放样,最后经过验收合格才能进入其他施工工序。

2 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给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包括沟槽施工、管道的安装、检查井的砌筑、管道的完工检测三个方面。

2.1给排水管道的沟槽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一)沟槽的开挖[2]

管道沟槽的开挖主要采用挖土机挖掘土方,再配以人工进行沟底的整平。合格的沟底应当是连续且平整的,表面不能有石块或其他突出物,以免影响管道的埋置安装。开挖前,应当探查清楚沿线地下的现有管道、电缆或其他地下设施的具置和数量,并把处理方案通报相关管理单位,尽量做好对地下设施的保护工作,以保证沟槽开挖的顺利进行。沟槽较浅时,一般采取一次到底的开挖方式,而较深的沟槽则采取分层开挖的方式,开挖出来的土方,应当进行合理堆放,一般宜堆放在管沟两边0.5~1米外,其高度不得高于1.5米。

管道沟槽的形式分以下几种:

①梯形沟槽:适用于土壤条件一般且有轻度滑坡的土质,如村庄、水田等,这种情况下管道埋得较浅;

②直形沟槽:适用于土壤条件较好且没有地下水的丘陵、旱地等土质,这种情况下管道埋得较浅;

③混合形沟槽:适用于较差的土壤条件,如容易塌方、有轻度滑坡或少量地下水等土质,一般管道埋得较深。

在沟槽开挖施工中,必须做好以下方面的质量控制:①沟槽底层需要加以夯实,并且其宽度应当方便管道的安装操作;②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应当开挖明沟进行排水,以避免沟槽被地下水浸泡而坍塌;③沟槽底部的最后20~30cm厚的土层,必须由人工清理,以避免超挖;④当沟槽底部为岩石层时,需要加深30cm左右的开挖深度,再铺设垫层;当沟槽底部土质较弱时,也要加大开挖深度并进行土方的置换;⑤对于地下水位较深或是雨季施工时,其排水设施必须能保证水位不超过2米,以避免浮管现象的发生;⑥为了避免沟槽发生变形,晾槽时间一般控制在2~3个小时以内。

(二)沟槽的支护

在沟槽土质比较疏松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发生坍塌现象,一般要对沟槽进行合理支护。支护时,应当根据不同的管道材质进行安排,对于柔性的管道,宜用钢板桩、木板桩等作支撑。

沟槽支护施工的质量控制:①要确保支护系统的安全性,避免因支护不牢固而发生安全事故;②要对支护系统进行定期检查,以便能够及时对发生故障的支护进行更换、维护;③在拆除支护系统后,对支护构件留下的孔、缝等要用砂土进行回填,以满足工程的设计要求。

(三)沟槽的回填

在管道安装完毕并验收合格后,需要对沟槽进行回填施工。回填前,要先清除沟槽内的积水、淤泥以及施工遗留的木板、砖头、钢材等杂物。回填施工一般采用双填法,即管顶上0.5米范围内的回填与夯实用人工进行,在管顶1.5米上的才能使用机械设备进行回填与夯实。回填时采用“由高到低、分层回填、逐层夯实”的方式,回填完成后要快速地将施工地面复原到施工前的状态。

沟槽回填施工的质量控制:①回填土中不得有大于10mm的石块、砖头、混凝土碎块或硬土块等;②回填夯实后密实度应当至少达到原来密实度的90%以上;③回填土虚铺厚度应当控制在每层20~25cm,夯实厚度每层应当小于15cm。

2.2给排水管道安装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一)管基的制作

管基是管道安装的基础,必须按施工设计的要求严格进行,一般是用混凝土进行浇筑,管其浇筑后必须等强度达到要求时才能进行管道的安装。

(二)给排水管道材料的检查验收

虽然管材在进场前就进行过质量检验了,但是,由于在运输、堆放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碰撞、挤压而导致变形、开裂等现象,使管材质量遭到破坏,因此,在安装前应当再次检查管材,不合格的坚决不能使用。

(三)给排水管道的安装

安装时,给水管道要按照从上到下的方法进行,而排水管道则按照从下游到上游的方法。施工时,一般是机械、人工相互配合,并按照“平吊轻放”的原则进行,吊车将管道吊起并行驶到距沟槽边2米的地方,停滞下来进行放管,最后再利用人工进行铺管,以确保管道与安装轴线相吻合。

管道安装施工的质量控制:①接头采用法兰连接时,必须严格控制好管道安装后的长度、轴线误差及接头深度、宽度;②接头采用熔化连接时,必须按工艺要求严格控制好温度、时间等技术参数,接头处的翻边必须跟管道圆周保持平滑、对称;③接头采用焊接连接时,焊缝要保持平齐,错口偏差要控制在管壁厚度的20%以内,内壁错边量不能大于0.1倍的管壁厚度;④接头采用抹带进行密封连接时,两根连接管的接头处外管壁必须各凿花10cm左右的宽度再进行抹带施工;⑤混凝土管道抹带施工完成后,严禁移动混凝土管道;⑥管道的起吊只能用吊钩或柔性吊索,严禁用钢丝绳穿管起吊,同时要避免与沟槽的支护发生碰撞。

2.3检查井的砌筑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由于给排水管道工程具有施工周期较长,施工范围较广等特点,检查井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因此,在砌筑检查井时,要保持砂浆饱满,流槽通畅,保证井壁尺寸达到施工要求。

检查井施工的质量控制:①检查井的垫层或基础严禁带水浇筑,以防止检查井下沉;②检查井必须在垫层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才能进行砌筑;③检查井砌筑时要控制好井高和中心位置,防止检查井变形;④检查井的井座和井盖必须配套,井座的安装必须牢固;⑤砌筑井壁时,要保证井壁竖直、砖缝平整,严禁出现通缝、裂缝、空鼓等现象;⑥污水井内的踏步要刷防锈漆进行防锈处理。

2.4给排水管道的完工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

给排水管道的完工检测就是在管道安装完成后、土方回填前对管道进行严密性试验。

给水管道的严密性试验是对管道进行试压,即先在试压管段的下游,把预留管口与注水管连接好并开始灌水,这时上游管顶要打开排气阀,以排出管道内空气,当试压管段注满水并浸泡48小时后再进行试压:通过高压水泵按每级0.1Mpa压力进行分级升压,每升一级都要对管道进行检验,没有异常现象再继续升压,待升到试验压力后保持恒压10分钟,最后再对管道及其接头进行检验。

排水管道的严密性试验使用“闭水法”,采取“自上而下,分段试验”的方法进行。试验前,先对管道和检查井的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必须要保证沟槽没有积水,且预留孔洞不能漏水。如果管道出现漏水,则要进行修补:对于混凝土管道的裂缝可用细砂浆修补,其他材质的管道则用焊接或其他方法修补[3]。

3 结论

综上所述,给排水管道工程作为城市的一种基础设施,跟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只有努力提高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技术,加强对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才能使其更好地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1] 寇文博.浅析城市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0).

[2] 第.浅析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中的沟槽施工[J].商品与质量・消费视点,2013(3).

[3] 李洪涛.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城市建设・下旬刊,2010(6).

上一篇:小议加强建筑防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下一篇:浅谈如何做好总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