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地区铃兰引种生物学特性与生境适应性评价

时间:2022-08-02 11:36:50

皖北地区铃兰引种生物学特性与生境适应性评价

摘 要:为合理开发和利用野生植物资源,研究了铃兰的引种生物学特性及不同生境适应性;采用连续多年栽培与观察,测定记载物候期、植物学特征指标变化,分析铃兰生长不同模拟生境特点及适应性;结果表明,铃兰引种地与生长地环境存在差异影响其生物学特性指标变化,不同生境间铃兰适应性存在差异,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较好的生境为向阳面+水杉(雪松)。

关键词:铃兰;生物学特性;生境适应性

铃兰(Convallaria keiskei Miq.),百合科铃兰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1],我国多地区均有分布,主要在园林绿化、室内观赏和作为药用植物应用范围广。马成亮、田洪等对铃兰繁殖栽培技术方面曾进行研究,总结了生产管理技术要点[2,3,4];程志国、袁秀云等对铃兰、百合等其它宿根植物在不同地区进行引种栽培试验,铃兰在引入地生长良好,可作为园林地被绿化植物应用[5,6,7];房晓君用遮荫方法对铃兰生理生态学方面进行初步研究,30%遮荫处理效果较好[8]。为丰富皖北地区植物资源,提高铃兰利用价值,本项目研究皖北地区铃兰引种生物学特性和不同生境适应性,为合理确定生产管理技术和提高利用价值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自然条件

试验于2011年11月~2014年7月主要在安徽省利辛县现代农业生态园区进行,部分在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进行。铃兰引入地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温带季风气候(表1),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长,春温多变,夏雨集中。常见的灾害性天气有旱涝、大风、冰雹、干热风、低温、霜冻等。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次之东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东南风。

1.2 方法

采用铃兰多年生根状茎分株繁殖,每5~7d浇水1次,萌芽期、现蕾期各施复合肥1次。在不同地点连续进行3年进行观测,生长发育过程中选择发育正常的植株进行指标测定,2~3d观测1次,特殊天气随时观测并记录数据。设置铃兰生长不同生境(表4),生长过程中进行常规管理,利用对适应性指标进行定量赋值进行模糊综合评价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物学特性

通过对铃兰引入地多年观察,铃兰植物学特性如表2。

2.2 铃兰生长发育物候期

铃兰物候期研究采用目测调查法,生长发育周期主要包括萌芽期、休眠期、开花结果期,各时期又划分为不同阶段(见表3)。铃兰从3月中旬出苗展叶开始至4月中旬开花期,全生育期短,根据不同生育时期确定生产管理措施非常重要。物候期是过去和现在各种环境因素的综合反映,可以作为环境因素影响的指标,也可以用来评价环境因素对于植物影响的总体效果。

2.3 铃兰不同生境适应性指标差异

鉴于不同生境特点,不同生境对铃兰适应性指标差异显著(表4)。水杉、雪松组成的生境植株成活率高(>75%),后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旺盛,生长势强,观赏性好,对气候、土壤和逆境适应性好。相反,遮荫严重的生境植株生长势弱,易出现植株早衰、弱苗、病苗等症状。

2.4 铃兰不同生境适应性综合评价

铃兰生境适应性综合评价采用一级数学模型,主要步骤为:(1)建立不同生境适应性指标集合U={u1,u2,...,un}={成活率,生长势,...,抗逆性}。(2)建立适应性评价集合V={v1,v2,...,vm}={强,良好,...,差}。(3)综合评价[9 10]。对U集合各指标采用赋值方法赋予不同权重(表6),可表示为U集合上的子集A=(a1,a2,...an),令ai+ a2+...+an =1。则最终综合评价模型为B=A.R,综合评价排序结果如表6。

3 小结与讨论

植物引种是对资源的合理利用,是扩大植物资源体现多样性的一种方法,对于铃兰引种还需要后期深入研究其生长发育特点和生理生态变化规律,通过人为措施进行调控使其正常生长。植物生境受植物本身和环境因素影响,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适宜生境。因此,铃兰在不同地区进行园林绿化观赏和生产管理时可根据实际因素灵活应用。适应性较好的生境要求低温弱光,土壤弱酸性至中性,理化性质良好,养分丰富。

(收稿:2014-12-08)

参考文献:

[1]黄春辉,夏宜平.铃兰-优良的园林观赏宿根花卉[J].中国花卉园艺,2009,(6):38-39.

[2]马成亮.铃兰的栽培及利用价值[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2,(3):24.

[3]田洪,于翠兰,张宝国.铃兰的栽培技术[J].吉林蔬菜,1997,(5):28.

[4]娄凤菊,连立峰等.铃兰栽培与应用[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4,(9):22.

[5]程志国.野生宿根花卉铃兰生态适应性研究[J].中国林副特产,2009,(3):54-55.

[6]袁秀云, 张仙云等.河南百合科野生花卉植物资源及观赏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9,( 7) : 2935-2936.

[7]夏定雷,宋玉霞,张岩等.14种园林地被植物在银川地区的引种栽培评价[J].宁夏农林科技,2010,(4):7-9.

[8]房晓君,王奎玲等.铃兰耐阴性研究[C].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1:36-38.

[9]刘龙昌,尚富德等.植物品种综合评价方法[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15-17.

[10]张静.作物―地域多种组合中作物生态适宜性评价与权重配置方法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

基金项目:安徽省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2011SQRL194ZD).

作者简介:李东林(1979- ) ,男,皖利辛人,副教授,硕士,从事园林(艺)植物生产与生理生态学研究。

上一篇:猕猴桃越冬管理技术 下一篇:新和县日光温室秋冬茬果菜膜下暗灌生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