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

时间:2022-08-02 09:48:17

努力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开门见山的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强调“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更大决心和勇气”显示出我们的改革发展已进入攻坚阶段和“深水区”;“全面推进”,则表明我们的改革已不仅仅在经济领域,需要在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全面进行改革。改革之路从来都是新路,越是进入改革深水区,我们就越要毫不动摇的坚持改革方向,树立全局眼光和战略思维,更加重视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突破,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

一、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构成了我国30多年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背景。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成功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从而全面、深刻地改变了我国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进程,民众生存与发展的要求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和满足,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意义,邓小平曾一语中的:“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至今,这依然是对改革开放的最经典的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发展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中国今天的历史性巨变从根本上讲是靠改革开放,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必须靠改革开放。

“十二五”时期将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迫切需要深化改革开放。从外部环境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等竞争更加激烈,对我国开放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只有积极寻求改革开放的新突破,才能主动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掌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从内部环境看,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当前内需和消费不足与收入分配制度直接相关,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与资源性产品价格高度关联,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矛盾与政府职能转变紧密联系。这一切表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有赖于体制的改革与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要有经济调节和宏观调控手段,更要着力创新体制机制。

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才能破浪前行,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总之,“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

科学性是决策的生命。随着我国改革进入新的阶段,其复杂性和艰巨性前所未有。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很多,要啃硬骨头,打攻坚战;另一方面,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要求普遍提高,维护自己对改革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日益强烈。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增强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做到理论准备更充分,政策思路更缜密,方法步骤更慎重,把决策建立在对客观规律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的基础上。今天,提高我们改革决策的科学性,虽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着更丰富、更深刻的内容,但根本方法和基本途径却仍然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办事,着眼于从实际出发,着眼于大多数人的利益,着眼于集中民智、体现民意。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努力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真正弄清吃透实情,做到既抬头仰望星空,又关注自己脚下的土地;既善于研究和解决常规性一般性的问题,也善于发现和解决关系大局、影响长远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中找出解决的办法。

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一定要保障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就是要集中群众的无穷智慧,充分发挥人民在创造历史中的伟大作用,这是我国改革的原动力,是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也是一种执政能力,是一条宝贵的成功经验。任何一个领导者,不管具有多么超常的经验和智慧,单凭个人的能力是难以对重大问题作出符合实际的正确的决策的。必须依靠集体智慧,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也就是说,在决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善于从群众中吸取智慧和力量,总结群众的发明和创造,吸收借鉴一切成功的经验和有效的办法,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为自己开辟认识之源。在决策上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不是一个抽象的词句,而是现代领导者领导艺术和领导方法的集中体现,是现代领导行为的唯一选择。衡量一个领导者的成熟程度取决于他集中群众的智慧,正确反映人民群众呼声和意愿的程度,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程度。领导者成长的规律表明,那些投身于实践并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善于发现总结群众经验的领导者,大都成长进步较快。应该指出,现在有些领导者缺少社会实践的锻炼,群众观点淡漠,同群众感情疏远,对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机勃勃的创造知之甚少,或者对群众中已经创造出的一些很有价值的经验视而不见,引不起重视,结果成了群众的尾巴,耽误了事业。这样的领导者是难以担当重任的。

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还要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容纳不同的意见,认真对待、吸取少数人的意见,特别是那些新的思想、新的观点。即使某些意见和观点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对我们也有参考价值甚至能起到警示作用。历史经验反复表明,许多重大发现、理论创新和政策主张,往往一开始总是由少数人提出来的,其结果的区别仅仅在于人们是以多大的代价才认识到这些新东西的价值并接纳它们而已。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必须坚持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价值取向。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其精神一以贯之,都是把更好地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衡量改革发展成败优劣的价值标准。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福祉,这应当是任何改革决策的出发点。当然,改革是利益调整,不可能所有人同步受益,甚至有的人还可能暂时利益受损;改革有阵痛,会引起人们的心理波动,所以改革决策应当着眼于多数人,也就是要遵循总体受益原则和总体承受能力原则,坚持科学求实的精神,充分考虑有利条件和可能出现的困难,积极稳妥地加以推进。

三、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

经济学上有一个“木桶理论”,就是说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个木块,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个木块。正像一个人的寿命一样,其长短不是取决于身上最好的那个器官,而是取决于身上最差的那个器官。这话是很有哲理的。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特别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成,我国的改革已经从个别突破发展到整体推进的新阶段,改革的关联性、综合性、配套性显著增强,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才能进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在充分发挥各方面推进改革积极性的同时,加强对改革的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统一改革思想、凝聚改革共识、协调改革思路、配套改革措施、规范改革行为,既着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又努力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改革有机衔接、协调推进,确保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顺利发展。

要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中攻坚克难,努力取得明显进展。进一步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制度环境,增强各类经济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活力。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使各类要素价格真正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深化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初次分配的规范与公正,理顺再分配调节关系,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推进社会体制改革,保障民生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创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有效防范外部风险,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

(作者系中共临沂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

上一篇:打好“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仗 下一篇:水资源保护与西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