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物常见裂缝的成因和预防措施

时间:2022-08-02 06:55:00

浅析建筑物常见裂缝的成因和预防措施

【摘 要】多年来,经常在多层砖混结构房屋顶层墙体产生裂缝,这个是房屋建筑普遍存在的质量通病,其危害不可低估。按照表面现象,裂缝一般都在建筑外墙装饰装修完工之后显露出来,究其深层原因,如果没有一定的技术设备条件很难知晓,何况对其进行控制和修补了;还有就是墙体裂缝在风吹、日晒、雨淋和其它自然外力作用下会不断扩展,容易造成外墙渗漏、装饰层破坏甚至脱落,影响建筑物正常的使用功能和很难达到装饰要求;更严重的情况是裂缝继续扩展,会对房屋结构产生破坏性影响,缩短其使用寿命,给房屋使用者的工作学习及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潜在的危险,所以我们要防患于未然,在设计建筑前期做好预防建筑物的裂缝产生,必须下大功夫予以解决可能产生的原因和造成的不良后果,本文就常规裂缝结合案例进行说明和探讨,结合实际提出预防措施。

【关键字】建筑物;裂缝;成因;预防

裂缝作为建筑物的质量通病之一,时常会产生,在设计、施工中虽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往往由于建筑物所在的地理位置、环境、施工季节的不同,仍然会有裂缝产生。对于建筑物中出现裂缝的现象,不要谈缝色变,也不要麻痹大意。要分析判别裂缝产生的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减少裂缝产生的可能。下面就就我公司近几年来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裂缝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案例导航:

我公司2007年建造的汽车运输处库房、离退休管理处活动室、冶炼厂制酸班组休息室等工程先后出现了墙体斜裂缝、窗间水平缝。公司以前建的住宅楼、厂房出现在顶层纵墙的两端八字形裂缝、大梁处的墙体裂缝、现浇楼板板角裂缝、混凝土楼板裂缝等。

一、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墙体裂缝

我公司汽车运输处07年新建库房虽然在建筑设计、结构布置(构造柱、地梁、圈梁、沉降缝等)均满足设计规范要求,施工中地基承载力及其他部位施工时均满足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但在基础施工时由于场地狭窄原因,分段施工导致在接茬部位处出现了一道斜裂缝(窗口以下)。应属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墙体斜裂缝。

1.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墙体裂缝

在砌体房屋结构中,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会在结构应力较大部位出现沉降裂缝。在多层建筑里这种裂缝可能会发展到2层的地方。若建筑的地基的承载能力出现突变,沉降裂缝也有可能向建筑物的下方发展,严重时可能布满整个建筑物。

(1)斜裂缝主要发生在软土地基上,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使墙体承受较大的剪切力,当结构刚度较差,施工质量和材料强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导致墙体开裂。

(2)窗间墙水平裂缝是由于沉降、上部墙体等受到阻力,使窗间墙受到较大的水平剪力,而发生上下部位的水平裂缝。

(3)房屋底层窗台下竖直裂缝,是由于窗间墙承受荷载后,窗台起着反作用,当上部集中荷载较大时,窗间墙因反力作用变形过大而开裂。

2.预防措施

(1)加强地基探槽工作。对于较复杂的地基,在基槽开挖后应进行较全面钎探,待探出软弱部位进行加固处理后,再进行施工。

(2)合理设置沉降缝。凡房屋层数差异较大、长度过长、平面形状较为复杂、同一建筑物地基处理方法不同和有部分地下室的建筑物,都应从基础开始,将基础断开成若干部分,使其自由沉降,以防止裂缝产生,沉降缝应按规范要求宽度设置。在沉降缝处圈梁不应连在一起,同时防止砖、砂浆等较大硬度的杂物落人缝内,以防房屋不能自由沉降而发生拉裂。

(3)加强上部结构的刚度,提高墙体抗剪强度。一般房屋上部刚度较大,可适当抵消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故应在基础顶面(±0,000)处及各楼面门窗口上部设置圈梁,减少建筑物端部门窗数量。实际施工操作中,严格执行规范要求,如砖浇水浸润,提高砂浆饱满度,改善砂浆的和易性,施工临时间断处留置斜槎,放置拉结筋等。

(4)窗台部位考虑设钢筋混凝土梁以防止反梁作用的变形、垂直裂缝的产生。该部位尽量少用半砖,配通长钢筋的效果较好。

(5)一般情况下, 沉降不均产生的裂缝由于地基承载能力不均匀、荷载分布不均匀、结构或沉降缝布置不合理都会造成结构的不均匀沉降,形成应力重分并加剧结构的不均匀变形最终造成裂缝;变形缝设置间距过大,使纵墙的累积变形量大于开裂变形量,形成裂缝。

二、由于因冻胀而产生的水平裂缝

在混凝土凝结硬化过程中,多余的水分会由表及里的蒸发出去,在混凝土构件的截面上就会出现温度差值,使得混凝土构件横截面出现不均匀的干缩。混凝土由于受到收缩作用进而在内部出现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导致裂缝的产生。冶炼厂制酸班组休息室出现的窗间水平裂缝,制酸班组休息室施工时,房屋前有排水沟,距房基础1米左右,地基基础承载力、覆盖深度均达到要求,但现场地下水位过高,应属于冻胀产生的水平裂缝。

1.冻胀引起的裂缝

(1)季节性冻土层,,如果是由细粒土组成,且含水较多又地下水位较高,在冻结时,水分结冻形成冰晶体,周围未冻区迁移、聚集,则冻晶体越来越扩大,土体发生膨胀和隆起,形成冻胀现象。

(2)因冻胀力使建筑物产生破坏,如发生墙体开裂,门窗不能开启等现象。

(3)根据冻胀对建筑物的危害程度,将地基土的冻胀性分为不冻胀、弱冻胀、冻胀和强冻胀四类。

(4)地基是否会发生冻胀,这与土的类别、含水量的多少以及地下水位的高低有关。粗颗粒土,由于土中空隙较大没有毛细水上升现象,水分不能迁移聚集,因而冻而不胀;细颗粒土含水量多地下水位离冻结区越近,冻结时水分补给充足,所以冻胀严重。

2.预防措施

(1)尽量选择地势高、地下水位低、地表排水好和土冻胀性小的建筑场地。

(2)采用独立基础、桩基础或砂垫层等措施。。

(3)做好排水设施。

(4)为防止冻切力对基础侧面的作用,可在基础侧面回填粗砂、中砂、炉渣等非冻胀材料,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

(5)要采取措施提高墙体的抗裂变的强度。①加长加密顶层墙体构造柱与墙体间的拉接筋,使拉接筋沿墙体通长分布;提高顶层墙体的整体性和极限拉应力。②加强窗洞口四角的构造,窗框周边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边框,提高窗洞口的整体性,增强窗洞口四角位置抵抗集中应力的能力。③控制好墙体砌筑的质量,包括灰缝的饱满度平直度和砌块的搭接错缝位置及搭接长度,杜绝墙体通缝现象,确保墙体应力分布均匀和变形均匀。

三、由于温度变化所引起的墙体裂缝

温度作用导致结构出现开裂的大多集中在建筑物的顶层以及楼屋面,尤其是建筑物的两端比较常见,纵墙和横强都可能出现温度裂缝,比较长的温度裂缝可以跨越两个楼层。在温度裂缝的形状中,斜向裂缝是较为常见,呈现中间宽、两端细或者一端细、另一端宽;再就是水平发展的温度裂缝,这种裂缝呈现两端宽、中间细并且断续状发展。因外界环境温度变化过大,不同的建筑材料以及建筑物的不同部位在温度作用下产生不同的变形,变形过程又受到外界的约束,进而造成温度裂缝的产生。离退休管理处活动室处及公司厂房等裂缝大部分均属于温度变化引起的墙体裂缝。

1.温度变化引起的墙体裂缝

(1)八字形裂缝出现在顶层纵墙的两端,有时横墙上也可能发生。裂缝宽度一般中间大,两端小。当外纵墙两端有窗时,裂缝沿窗口对角方向裂开。

(2)水平裂缝。一般发生在平屋顶屋檐下或顶层圈梁2—3皮砖的灰缝位置。裂缝一般沿外墙顶部断续分布,两端较中间严重。在转角处,纵、横墙水平裂缝相交而形成包角裂缝。

(3)女儿墙水平裂缝。女儿墙与顶层(圈)梁接头处形成水平裂缝。

2.原因分析

(1)八字形裂缝一般发生在平屋顶房屋顶层纵墙面上,这种裂缝的产生,往往是夏季屋顶圈梁、挑檐砼浇筑后,保温层未施工前,由于砼和砖砌体两种材料线膨胀系数不同,在较大温差下纵墙因不能自由伸缩而在两端产生八字形裂缝。

(2)檐口下水平裂缝,女儿墙水平裂缝,包角裂缝,较长的多层房屋楼梯间处休息平台与楼板接头部位发生的竖直裂缝,产生的原因与上述原因相类似。

3.预防措施

(1)合理安排屋面保温层施工。由于屋面结构层施工完毕至做好操作层,其间有一段时间间隔,故屋面施工应尽量避开高温季节。

(2)按规定留置伸缩缝,以减少温度变化对墙体产生的影响。

(3)在顶层圈梁每一开间处设钢筋砼构造立柱,女儿墙顶浇筑钢筋砼压顶。

(4)在减小温度变化因素影响屋盖结构系统完工之后,立即进行防水施工和保温隔热层施工,尽量消除因温度变化引起早期裂缝的机会;屋顶采用外保温构造,并采用高热阻的保温隔热材料,减小屋盖系统的温度变化幅度;对屋檐,天沟等未采取保温隔热措施的部位涂装银粉漆或其他浅色涂料,减少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加强对保温隔热层和保护层施工的质量控制,保证屋顶的保温隔热效果和使用寿命,达到防治裂缝的目的。

四、由于预制板板端顺缝膨胀产生的裂缝

我地区2007年之前建造的居民住宅楼中出现预制板与板之间顺板缝通长裂缝。应属于预制板板端及顺缝裂缝。

1.原因分析

(1)板端支承在梁上,沿梁长方向裂缝,主要是板端与支座结合不严密,产生松动所致。预制板在安装前,须在梁上坐浆找平。当安装时,找平层已有一定强度,造成板、梁结合不好;板安装后,板端缝未认真清洗干净就浇细石砼,影响强度,使得梁板结合不牢。有时,不按抗震要求在垂直于梁的板缝加钢筋,板承受荷载后,对板端约束力很小。板本身是搁置于梁上的简支板,端头微动就会使板端产生裂缝。

(2)预制板间的顺缝裂缝主要是板缝砼未达到强度,就在板面上加荷载所致。有时施工人员图省事,安装完后就灌缝,缝内垃圾、杂物未清扫干净,使得砼不密实,与板粘结差。当受到荷载振动后,强度未达到的砼被振裂。另外板问缝隙较小,浇筑砼不密实,加荷后更易造成裂缝。

(3)由于板缝较小,浇筑砼板缝时,为便于灌浆,一般将砼水灰比加大,极易产生干缩裂缝,加上养护不善,加剧干缩,更易造成板缝开裂。

2.预防措施

(1)在垂直于梁方向的预制板顺板缝内加构造钢筋,在板面搁置钢筋,然后再用细石砼或水泥砂浆找平,这样既满足抗震构造要求,又能增强板于板之间的整体性。

(2)宜采用梁模板支好后,铺装预制板,板头预留一定宽度,连梁带板头砼一次浇筑完成,使之形成整体,对板端有一定约束力,楼板不会松动,不会出现裂缝。

(3)预制板板缝的灌浆时间,应确保板缝砼强度的增长。只有板缝的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方能加荷。也可采用隔层灌浆,即上层施工后,再浇灌下层板缝砼。

(4)预制板铺装时,板底缝尽量不小于30mm。

(5)预制板作为运输通道时,应铺一层板,板底采用支撑措施。同时应注意板车、堆放材料不得超载,以防造成板端、板间裂缝。

(6)灌缝时应清扫垃圾、杂物并冲洗干净,充分湿润、振捣密实、加强养护,避免干缩裂缝等产生。

总之,房屋裂缝直接影响房屋的美观,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很大的危险,也严重影响建筑行业的声誉。因此,我们要认真分析房屋裂缝形成的主要原因,结合本地气候、土壤等特点,不断寻求技术性突破,这才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所在。建筑物的裂纹的实例还有很多,只要人们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发现问题、查找不足,牢固树立“质量工程”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质量通病就会越来越少。

参考文献:

[1]刘月丽.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早期横向开裂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03期.

[2]谭晓燕.混凝土裂缝的预防和处理[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3]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公司 刘鸿.试论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控制方法[N].山西科技报.2010年.

上一篇:轻钢结构厂房安装施工技术 下一篇:三维导线在高速公路施工控制测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