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如何做好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和建议

时间:2022-08-02 06:17:15

新时期如何做好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和建议

一、我省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推进土地流转,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其目的是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使农业生产在一定的土地面积上经营,得到最佳的经济效益。改革开放35年来,我省农村由于实行包产到户,家庭经营的土地规模由大变小,土地规模的大小虽然各有优势,过去,以日本、韩国等国的经验,已经证明小农经营的有效性,但从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库中看到,目前日本农民的人均土地规模已经是我国的7倍,韩国是我国的3.5倍。从中可以看出,分散型的小农经营生产,制约了农村生产效率的提高,也制约了我省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的优势,显然,小规模的农业生产,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这也正是近年来,我省出现土地流转促进农业生产力提高的原因之一。由于,土地流转可以使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的发展,它是农村既经营的必要条件,因此,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不仅可以实现土地的适度规模化的经营,而且可以是农村的小农经济实现规模化的发展,能够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抗风险能力,是提高农业生产率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如何促进土地的流转,是解决小农生产的关键问题,也是提高农业经济生产效率的问题。通过农村的土地流转,就可以使农业生产走向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使农民的收入走向良性循环。

二、我省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模式

我省在农村土地使用权流动的政策出台以后,就积极实施,通过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将按照“土地确权的两权(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使土地的价值显化,通过市场的运作,使农民的利益共享,鼓励农民将承包的土地向专业大户、合作农场和农业园区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把农民承包的土地从实物形态变为价值形态,让一部分农民获得股权后安心从事二、三产业;另一部分农民可以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实现市郊农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

1、土地互换

互换土地,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户,为方便耕种和各自的需要,对各自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进行的简单交换,是促进农村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经营的必由之路。35年前,中国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分到了土地。但由于土地土质不同,收益不同。划分土地时留下的种种弊病,严重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产量的提高。于是互换这种最为原始的交易方式,就开始得到农民的青睐。

2、土地出租

在市场利益驱动和政府引导下,农民将其承包土地经营权出租给大户、业主或企业法人等承租方,出租的期限和租金支付方式由双方自行约定,承租方获得一定期限的土地经营权,出租方按年度以实物或货币的形式获得土地经营权租金。其中,有大户承租型、公司租赁型、反租倒包型等不同的形式。

3、土地入股

入股,是股份合作经营,土地入股就是在坚持自愿的基础上,将承包土地经营权作价入股,建立股份公司。在土地入股过程中,实行农村土地经营的双向选择,我省农民可以凭借土地承包权占有股份,并按股分红。它的最大优点是产权清晰,以价值把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确定下来,农民既是公司经营的参与者,也是利益的所有者。

三、我省农村土地流转与规模化经营

我省农村从2006年开始推行土地流转工作,在实施过程中,通过鼓励种养大户,种植大户相互合作,可以把农民手中零散的土地转包过来,还可以通过招商引资的方法,在农村引进农业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投资,大规模流转土地,实施集约化经营并形成产业规模,这样就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大户、使龙头企业与农民双赢。一方面,把土地转包出去的农民每亩可获得转包收益,然后外出打工赚钱;另一方面,种养大户在所承包的大面积土地上种稻养蟹,实现了土地的集约化经营,既便于管理,又增加收益,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大面积作业。大面积的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使得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成为现实,同时土地流转和机械化,使大批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从事其他生产,增加收入。

四、对我省农村加快土地流转的建议

对我省农村加快土地流转的建议。第一,要放开放活土地使用权,大力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种田能手可跨乡镇、跨村社承包土地,当地要尽量创造条件。第二,允许农民私下转让土地使用权,但必须由村社公证,落实税费责任人;或实行有偿转让,继续由原承包户负担相应税费。第三,是由村社对闲置土地使用权进行公开拍卖。第四,是引导、引进业主集中开发经营。针对我省农村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农村合作社的龙头带动作用。重点完成我省农村粮食生产过程中的工厂化育苗环节、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社代育、代插、代管、代收一条龙服务,发挥我省农村合作社的优势,带动我省农村的经济发展。使我省农村合作社,在粮食生产的全程的经济中,起着统领全局的作用,使我省农村合作社做到有专人管理,有组织性、纪律性,在粮食生产过程中实现科学化管理,做到统筹安排。

上一篇:数字声音 7期 下一篇:浅谈中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趣味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