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龙山文化陶器烧造技术概览

时间:2022-08-02 03:06:41

河南龙山文化陶器烧造技术概览

龙山文化自20世纪30年代初,发现于山东龙山镇城子崖而命名以来,已有80年之久。河南的龙山文化,1931年梁思永先生在安阳最初发现后岗二层,称其为“后岗二期文化”。①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考古事业的大规模开展,龙山文化遗址不仅在河南省多有发现,而且扩及于陕东、晋南、冀南、鲁西地区。这使我们认识到河南龙山文化与山东龙山文化并不属于同一文化系统,而是各有其源。河南龙山文化的提出最早见于20世纪50年代对陕县庙底沟与三里桥遗址的发掘,②之后由于河南各地龙山文化之间有明显的差异,除原有的后岗二期文化,又出现了庙底沟二期文化、王湾类型、王油坊类型、下王岗类型。还有的学者把以嵩山为中心豫西地区龙山文化遗存,命名为“王湾三期文化”。③由此可见,河南龙山文化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文化共同体,其文化内部存在着若干不同的文化类型,而实际上龙山文化已成为一个时代概念。所以,本文用河南龙山文化的命名,对早、中、晚三个时段生活用陶器进行考察,从而认识其烧造技术特点与成就。

一、陶窑技术

河南龙山时代文化从仰韶文化晚期到龙山时代文化晚期陶器烧造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进步。虽然仍是使用自裴李岗文化以来的升焰窑,但窑炉使用技术却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使其更具有生命力,在中原地区延续使用达数千年之久。

河南发现的龙山文化窑址,都是馒头窑,由火门、火膛、窑箅、窑室、烟囱工作坑等构成的升焰窑。④该窑窑壁的大部分已损毁无存,仅留较矮的窑壁和窑箅、火膛、窑门和工作坑等(图一)。这种窑窑室空间都不大,直径多在1.5―2米之间。需烧制的陶坯都放在窑箅火孔之间。这种窑都是就地挖坑,选一面掏出火门、火膛,在火膛上顶挖出若干火口,形成窑箅,在用草拌泥垒砌馒头状窑壁形成窑室,顶部留出烟囱。这样的窑建造成本低,随地可建,能保证质量,废品率低。缺点是容量小,产量低,窑龄短。二里头文化的陶窑也是此类形制,这表明烧陶技术传承的一致性。根据仰韶文化晚期除以红陶为主外,部分灰陶的出现,表明陶工已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发现和使用还原气氛。龙山文化早期人们已经基本掌握了还原气氛,随着烧成温度的提高,陶器质量也相应提高,陶器以灰陶为主,黑陶次之,红陶比较少见,这时已进入灰、黑陶时代。黑陶的出现又表明烟熏渗碳技术也被人们所掌握,特别是到龙山文化晚期所见的黑陶,一般制作都较为精美,反映出这一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变化,这种颜色倾向开创了夏尚黑观念的先河。

二、选料加工

观察河南龙山文化陶器胎体,其陶器制坯的用料主要有一般的粗泥、细泥、经淘洗的精泥等。陶器中掺入的羼和料有细沙、粗沙、石英、木炭颗粒、植物茎秆等。河南可用于制陶的泥土,大体分为四种:即第三纪红色黏土,褐色古土壤钙积层黏土,马兰黄土和河道沉积泥。据此推测,一般的陶器制坯选料可能是用褐色黏土,为防止干裂,并加入部分细沙型黄土。坯胎较细的选料大概是选用河道沉积泥,经过晾晒后直接使用,或是用褐色黏土经淘洗后使用。一般粗泥或细泥,都要经过反复搅拌和醒泥的过程方能使用,砂质陶很可能是用一般的褐色黏土掺入河砂使用,石英则是在附近的河砂中挑拣。

三、制坯成型

制坯是制陶的重要成型工序之一。从出土物观察,仰韶文化晚期的陶器主要是采用手制、坯体用泥条圈筑成型、慢轮修整、零部件分制与粘附等工艺。如罐形鼎是先用夹砂陶泥以手制方法做成罐形腹体,鼎之三足另用手分制,然后分别粘附于鼎下。又如折肩罐,亦为手制,从肩部弦纹的走向和纹路有慢弯曲的特征推测该器在制作过程中曾经过慢轮修整。

龙山文化早期陶器的制坯成型技术,沿用仰韶文化晚期的工艺传统。如盆形陶鼎,是先用夹砂陶泥以手制方法做泥条圈筑成型,腹外壁拍印绳纹,中间粘附一周凸弦纹。口沿部分则是在腹部完成后另往上接塑,底是用夹砂陶泥拍打成圆形,再粘附于底部,底面也拍留有绳纹,后期经慢轮修整。鼎足用手捏制,成型后粘接到腹底边沿处

(图二)。又如陶罐亦是用夹砂陶泥盘筑,罐腹内用陶拍支撑,外壁用陶拍拍打成型,所以器表留有通体的纹饰(绳纹、篮纹或方格纹)。此工序完成后,用泥条捏塑口沿于颈部,粘附过程完全在沿内侧进行,故外壁纹饰未加触动,沿口边被挤压的薄而突出(图三)。大型陶缸的制作则是使用夹砂陶泥,慢轮上圈筑,然后拍打成型,外施篮纹,内壁普遍留有刮削的痕迹,且刮削痕每次都较短,没有通周刮削的痕迹,说明是曾用慢轮修整(图四、图五)。这些陶器制坯过程中的工序:鼎是先用泥圈正筑,尔后又倒置粘附加底和三足,方能最后完成。而陶罐、陶缸的制坯则是用正筑的方法。平底器是手制,采用泥圈筑法成型,仍有正筑、倒筑之分,但以正筑为主。这时的慢轮修整技术不发达,器表普遍滚印篮纹、拍印方格纹和绳纹,也有少量的弦纹,素面和磨光器较少,附加堆纹仍有少量使用,以灰陶为主,灰褐陶较少。从制作和烧成工艺上比较,与仰韶文化有较大差别。如W1出土的陶罐,应该是肩腹分制,然后对接,并用附加堆纹压住接口,又因经慢轮修整,肩部的弦纹在慢速旋转下,弦纹弯曲不甚规整(图六)。⑤

龙山中期的陶器常见的有鼎、罐、盘、豆、k诸种。制坯成型技术方法承接龙山文化早期,鼎,腹、沿、足分开制作。小型鼎器腹成型使用泥条倒筑法先用泥圈迭筑腹和底,然后手工修整成型,再在外表滚动压印篮纹,用泥条接捏口沿,一般印痕较深。之后上口粘接处篮纹被磨去约2厘米左右。三足用手捏制,粘接于鼎腹底外沿边(图七)。高足鼎器腹为泥圈正筑,经慢轮修整成型,然后在腹部刻画三道弦纹。用泥条粘接器沿,用细绳将器坯拉割分离开底部坯泥,待器坯约七成干时,用硬物将器物压磨光滑。三锥状高足用手捏制,而后粘附于器底外侧边。器坯阴干后即可入窑烧制(图八)。

陶罐,是沿腹分开制作,腹为倒筑,泥圈迭筑成型,经慢轮修整后,在器表压印纹饰,然后用范泥条接捏口沿,故器沿下纹饰被磨去约3.5厘米左右(图九)。陶盘,泥圈倒筑出盘壁,经慢轮修整,再把事先做好的盘底,粒接于盘壁上,为使粘接得更为牢固,在盘底沿内侧用木棍压划二周凹纹,使盘底泥压于盘壁粘接泥内(图十)。陶豆,柄与盘分制,柄为泥条盘形倒筑,慢轮成型后,阴凉至七成干,用硬质物打磨光滑。盘为倒制,下部垫盘模呈弧面,将泥饼压于模上,用慢轮修整,阴凉磨光后,再正置过来用慢轮修整内壁,内外盘壁多留有修整痕迹。最后是盘与豆柄的粘接。为使粘接牢固,用一圆形工具将盘心压于柄内3毫米,形成直径5厘米的圆形凹坑,还怕粘接不牢,又在豆柄内盘底用棍状物在近柄壁处的盘底上深深划一个圆圈,用此方法挤紧柄盘粘接处(图十一)。陶k,口沿、宽带形系、三袋形足分开制作。口沿为正筑,似使用快轮制坯,故内外壁旋转修整纹饰流畅均匀,做成喇叭形口至器腰部,在口沿一侧用手指捏出一扁形流,并用小泥片将流之口边封贴加固。三足用模具成型,然后用手工制档粘接三足,三足上部与器腰的粘接,亦当是套接,在腰部留有接缝痕。系用手捏制,粘附于器腰和袋足上部,为了使系粘接牢固,将下部系之内另侧贴一泥片进行加固(图十二、图十三)。陶碗,为正筑,似用快轮一次成型。完成坯型后用细绳拉割开底坯,底部留有绳拉割痕迹(图十四)。⑥

可见,龙山中期的制陶技术在较早期已有所进步,灰、黑陶数量已占绝大多数,红、褐色陶基本不见。说明此时还原焰烧陶技术已经完全掌握,特别黑陶已能做到漆黑如墨,这是渗碳技术成熟的标志。在制作工艺方面,虽然一些器物仍用手制,多数器修整用慢轮,但是在个别小型器物上似已使用快轮制作,这是这一阶段制陶技术的又一显著进步。

到龙山文化晚期,快轮制坯技术迅速发展,在制坯工序中得到普遍运用。而且随着快轮技术的成熟,拉坯工艺也应运而生。这一技术的应用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制坯成型质量,在中国古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这一时期的制坯,特别是大型器都基本是泥条盘筑和泥圈叠筑。采用的主要方法仍然是正筑、倒筑、模制和手制诸种。倒筑的器物有三足器、圜底器和异形器,另外器内底留有放射状褶皱的器物或器身,也应当是倒筑的。正筑的器物有平底器和圈足器。凡是内底留有绳纹和弦纹的器物都是正筑的,反之则为倒筑。⑦个别大型器物,因器形大,胎体较薄,无法一次成型,就分段制坯,采用上部倒筑,下段正筑,都用快轮修整,成型后在下腹部粘附套接。口颈与肩则是对接而成。如大型陶瓮,先正筑下小半节,再倒筑上大半节,口沿另筑,然后下节与上节套接粘附起来,套接处往往对坯体采用刮削的方法,将下半截沿内侧削成斜面,上半截外侧沿边削成斜面,然后套接粘附为一体,在残破的瓮壁剖面上,仍能看出上下套接留下的粘接缝(图十五、图十六)。此后再接颈与口沿,口沿压在瓮肩沿边。有的瓮底是后接的,为了使其更为牢固,在底沿外侧施加一周泥条进行加固,后来泥条脱落留下了明显的覆盖痕迹。底部的红褐色是因烧制时器底着地,没有触及烟熏渗碳所致(图十七)。瓮的颈口与肩部的对接,肩部留有外大内小的上口,与颈下部粘接,大概是接后肩内壁积泥过高,并用刀削去一周,形成切削斜面。有的瓮另安有双系,均为另制,然后粘附于瓮腹两侧,用泥粘附的边沿清晰可见,在残系耳断面上亦可看到粘附时压印在系耳接触器壁面的篮纹(图十八)。

龙山文化晚期的袋足器有三种:其一是大型;其二是小型;其三是陶h。大型械拇足多应为泥条盘筑,足内壁上部有三分之一盘筑痕清晰,下部有三分之二是先用模具,然后经快轮修整,故旋转弦纹均匀,说明在袋状足与腹部连接时,上部用数层泥圈接至腹底部。器腹为倒筑,完成后在球状底部挖出三个接足的孔,粘附三足。有的,为了使器物更坚固,在器表粘附附加堆纹,有的型獗诨拐掣接性脖形装饰(图十九)。小型锌谘夭糠质钦筑,折腹是倒筑成型后加底,有的器物在接底时,为使粘接牢固,在底沿内侧用棍状物在底沿内侧划压一至二周凹线,使底泥压入与腹泥对接处,个别边沿用泥量过大,高出底沿,则是用刀削平。将器底装好后,再在底部挖出三个安袋足的圆孔。袋足多用单足内模分制,实足尖是在袋足下部用手捏制而成。然后按留下的圆孔接上三足,并加以粘附(图二十)。陶h,陶色分两种:一用氧化焰烧制,泥质红陶;另一种是还原焰烧制,为泥质灰陶。两种虽颜色不同,但制坯成型方法是一致的,都是口、足、系分开制作。口沿用手捏制成圆圈状,经快轮修整,系亦用手捏制,袋状足用模制,然后在三足间制档连接后,再与口沿粘接,并将口沿一侧捏成半环形流,最后在口外侧和袋足上粘接系耳(图二十一)。

龙山文化晚期的陶缸,因都是尖底,所以,均应该是倒筑。A型的薄壁缸用泥圈叠筑,快轮加以修整,器外壁滚压有细绳纹(图二十二)。B型的厚壁缸是在薄壁缸成型的基础上,在缸内侧另用泥圈叠筑加厚,而且完全用手工附加,未使用轮制。在缸的残片上,内壁可看到泥圈叠筑痕迹(图二十三)。在缸残片内壁上,也可看到内壁加厚层与外壁脱落或分离的层面痕(图二十四)。一种是胎体中加有羼和料,如砂粒、石英颗粒或植物秸秆、木炭颗粒之类(图二十五、图二十六)。从现象观察,厚陶缸可能是有特殊用途,有可能是做熔炉搞铸造器皿之用。其中一些陶缸外壁都是灰色,内壁都被烧成红色,并深入到器壁内。这一现象如果不是缸内用火和高温,是无法形成的(图二十七)。

分体或分段制坯,对接粘附技术,不仅仅是只用于陶瓮。又如陶盘,盘与圈足也是分体制作,然后把圈足与盘底粘附对接为一体,在残破的盘底部留下的圈足粘接痕和盘与残柄露出的粘接缝处,可使我们较清楚地了解这一工序过程(图二十八)。陶豆也是分体制作,盘为泥圈倒筑,圈足泥圈为上筑,盘与柄分别成型,然后再粘附在一起。粗大的豆柄在粘附后豆柄与盘底之间内圈保留有一周宽1厘米余的被修整较规整的泥条,柄外侧粘泥被刮净,将其与柄体一同粘附于盘底部。此方法的运用,似为扩大粘接面,而使其结合的更牢固(图二十九)。还有一种粘接措施,是事先在豆盘底部粘豆柄处用刀划出沟槽,以便使柄泥嵌入盘底内,使其粘接更为牢固(图三十)。

龙山文化晚期施陶衣工艺仍偶有使用,较典型的有陶壶,有的是黑色,还有的是褐红色。用于器表涂刷的陶衣,所用的泥浆不仅经过陶洗,而且在坯面接近干前经过打磨,光泽度较好,个别似乎接近原始瓷釉的光泽(图三十一)。胎体较薄的盘、小型小⒍埂Ⅴ、杯等器,表层似用陶衣,多数加以磨光。这几类器物往往成为同期器皿中的精品。

陶罐是龙山文化最为常见的器物之一。罐的坯体是分为三部分制作,多数是正筑,下部用泥条盘筑,不论泥质还是砂质,均用快轮修整,外壁拍印有绳纹或方格纹。口沿是在腹坯制成后另行粘接上去。所以,在罐颈以下,往往可见到粘附过程中快轮旋转留下的旋转痕迹。罐底一般都较小,也是后来粘附于器底部,多数留有拍印的绳纹,由于粘附时用力挤压,以使底与器壁粘牢,在重力挤压的情况下,所见器底都有微下凹和局部绳纹被抹去的现象(图三十二)。龙山文化晚期,由于快轮技术的普遍使用,拉坯工艺开始出现,常见的陶钵、碗和器盖,器内底与壁都留下拉坯旋转的凹弦纹痕迹。器底上还留有用线切割坯体与塑泥分离而留下的半圆涡纹痕迹(图三十三)。陶[一般器形也较大,且附有三个大袋足(图三十四)。它的制坯成型一次是很难完成的,故而也是分体制作。三袋足都是分别套模倒筑,下部三分之二用泥条盘筑,成型后脱掉内模,用快轮略加修整,在袋足上部有三分之一是用泥片叠压粘接,从内壁可看到泥片粘接的不同层次和毛边缝线(图三十五)。袋足尖分两种:一种是实芯,是在足下部由内塞入事先做好的实足尖。这在一些残破的足尖断面上仍可看到实足尖被塞入后与外层结合不紧密的不同层缝隙,有的从袋足上口俯视,亦可看到在空心足内填塞的实芯;另一种是仍保留空心足尖(图三十六)。[腹为倒筑,颈口部用泥圈叠筑至[腰止,经快轮修整,之后另粘接口沿。三袋足都是承接与[腰下部,先用泥在三足间制裆,使其连接为一体,再在其上部制作成圆形束腰,采用套接的方法,上腰插入下腰内。为使其粘接牢固,在外壁施一周附加堆纹,套压住外接口,按压在器腰衔接处,内壁接口处用手指挤压粘附于器腰套接处,个别地方没有压实,两层结合不紧密,在残破的内壁剖面上,仍可看出附贴边沿痕迹和不同层次(图三十七)。[的口沿也是预制而后粘附于肩上部,在残破的[口沿断面上仍可看出粘附位置与接缝(图三十八)。

折腹盆是正筑,用泥圈叠筑成型,快轮修整。平底与腹一次做成,然后用线拉割分离开坯泥。在器底留下有半圆形的涡线纹(图三十九)。陶甑的制坯,是倒筑。用泥圈叠筑,经快轮略加修整,为圜底。底及器表拍印有绳纹,内壁留有快轮修整的旋转痕迹。口沿是后来接附,为使其粘接处结合牢固,衔接处在快轮上经过多圈旋转压磨,故在沿下及腹上部留有旋转痕迹。甑之箅孔,是用棍状物由内向外推戳出三个洞状孔,在底外孔周围留有高出孔边的泥沿(图四十)。⑧龙山文化晚期是新石器时代烧制陶器技术的集大成者。此前出现的新工艺、新技术在龙山时代晚期得到全面的继承和有效的发扬光大。特别是快轮的普遍运用和拉坯技术的出现,为后代制陶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四、小结

综上所述,河南龙山文化的时期,烧窑技术仍是用沿袭继承仰韶文化时期的升焰窑,其早期对还原技术仅有初步认识,渗碳技术也还不成熟。制坯技术基本沿袭仰韶文化用手制为主,慢轮修整为辅。

到龙山文化中晚期,制陶业的发展和制陶工艺技术有了改进与提高,还原气氛熟练掌握、烟熏渗碳技术充分应用,拉坯新技术也随着快轮修整的技术的提高而出现,分体制作、套接粘附与对接粘附,手制、模制、倒筑、正筑或正、倒筑结合,挖孔,泥圈叠筑、泥条盘筑等制坯成型技术都得到了充分的运用。用附加堆纹压外接口,刻划纹、滚压绳纹、拍印方格纹、滚压篮纹、戳压纹等装饰方法都施用娴熟。淘洗用泥,施用陶衣等技术工艺,仍有继承和发扬。出现的少量拉坯成型技术意义重大,且影响深远,成为这一时代制陶手工业快速发展和技术成熟的重要标志,也为我国古代制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龙山文化后期快轮修整技术的普遍运用,从另一侧面反映出陶器需求量的增加,社会需求迫使技术改进,提高生产效率。与此同时,器表纹饰的多样化,陶器质量随着火候的提高,硬度的加强,特别是蛋壳陶的出现,渗碳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说明技术与质量也随之提高,器型种类的增多,成为进入一个新时代的象征。

龙山晚期的厚胎陶缸,现虽无法确定是否熔铜,但从新石器时代到东周时期的泥圈叠筑的熔铜炉,都如出一辙,技术方面虽然已历经数千年,但仍有着技术与炉形上的相似性。或有可能,正是烧陶技术的发展,启发了金属熔炼手工业的产生,促进了金属铸造技术的发展,青铜器铸造也是文明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注释:

① A.梁思永.后岗发掘小记,梁思永考古论文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B.尹达.悼念梁思永先生,梁思永考古论文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②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庙底沟与三里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③ 严文明.龙山文化和龙山时代[J].文物,1981(6).

④ 魏兴涛,楚小龙.平顶山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J].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考古年报,2004,6.

⑤⑧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河南新密古城寨龙山文化城址发掘简报[J].华夏考古,2002(2).

⑥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新郑人和寨新石器遗址调查与试掘.待刊.

⑦ 李文杰.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上一篇:浅说晚唐邢窑和定窑白瓷的对比 下一篇:瓷质抛光砖“超洁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