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平:今年GDP增幅不会低于8%

时间:2022-08-02 02:52:48

二季度能否成为本轮经济下行的底部?逆向调控能否真正奏效?三季度经济能否出现回升?迄今为止各方观点仍然存在分歧。今年政府将经济增长目标调低为7.5%,但我认为,各方面比较能够接受的增长率应为8%。下半年中国经济能够实现预期的增长。下面具体谈三点看法。

一、本轮经济下行主要是短期因素作用的结果

从中长期来看,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存在逐步放缓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前期各项改革措施带来的经济拉动效应正在逐步减弱。尤其是2002年入世以来,我国与外部经济往来不断加强,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大提高;但随着入世效应的逐步减弱,以及次贷危机的爆发,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已经明显减弱。从历史数据来看,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的贡献度从1999年的—0.1%提高到2005年的23.1%,2007年次贷危机之前仍有18.6%,次贷危机之后的2009年则骤降至—38.9%,2011年稍有恢复,但也仅为—5.8%。二是人口红利逐渐结束和劳动力成本上升趋势降低了潜在经济增速。中国的人口红利可能在本年代行将结束,人口结构正在向老龄化的方向发展,而老龄化将导致年轻劳动力供给数量下降,劳动力成本将逐步上升。按照有关文件,“十二五”期间,职工工资收入水平合理较快增长,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

从短期来看,我国经济增长面临政策主动调控和外部负面冲击的双重影响。政策主动调控是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的重要原因。为了抑制通胀,2010年10月我国开始进入加息周期,到2011年7月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从2.25%和5.31%上调5次至3.5%和6.56%。2011年6月,大型和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分别提升至21.5%和18%的历史高位。为了抑制房地产市场过热,政府不断加大对楼市的调控力度,通过限购、限贷等措施来抑制投机性购房需求,防止房地产价格的进一步过快上涨,鼓励开发商通过“以价换量”来维持市场流动性,维持房价的基本稳定。为了维持地方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政府开始清理地方融资平台,加强对平台贷款的监控,放慢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以防形成较大的不良贷款压力。

次贷危机之后外部环境持续变差影响了我国的出口。欧债问题持续徘徊在危机边缘,日本受地震灾害冲击,发达国家整体经济复苏疲弱;而新兴市场国家则出现经济增长和通胀同步放缓的趋势,外部需求不振导致出口受阻,今年1—6月出口增速仅为9.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明显降低。同时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国际经济复苏乏力导致美元资产受避险需求追捧,国内资本流入减少,境内需求也随之降低。

总体来看,本轮经济连续六个季度下滑主要是短期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政策主动调控的作用。一直以来有这么一说,即中国经济被房地产绑架了。房地产政策一松,经济增长就向上,反之一紧,经济增长就向下。而现在是房地产和融资平台双管齐下调控,使得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短期内明显被抑制,增长迅速回落就不奇怪了。既然调控的作用不小,那么在政策调整存在较大空间的情况下,经济增长总体上仍处于可控范围内。

二、政策微调力度加大推动经济企稳回升

在外部冲击不可控但影响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国内宏观调控政策转向就成为影响未来经济走势的关键因素。欧债问题短期内难以根本解决,未来欧元区核心国家法德与债务问题国家之间在财政统一问题上仍将面临长期的争议。美国虽然经济复苏形势相对较好,但财政赤字上限不断提高,2013年还面临税收优惠政策到期和财政政策紧缩的“财政悬崖”问题。日本虽然短期受到灾后重建提振,但未来长期面临人口老化、产业空心化和财政减赤的压力,相对较快的增长难以持续。新兴市场国家则面临经济增长和通胀压力同步放缓的态势。综合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外部复苏仍将较为疲弱,国内经济“稳增长”仍将需要依靠宏观调控。

但另一方面,虽然欧元债券发行问题仍未达成一致,但西班牙银行业危机短期内已经基本解除。欧洲金融稳定机制对于抑制欧元区部分国家银行业的困难能够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而希腊朝野亦已达成初步一致,同意按欧盟的紧缩方案实施。可见下半年欧债危机出现雪崩式冲击的可能性不大,欧债问题可能会相对缓解。美国经济增长下半年趋稳的可能性较大,日本经济增速有所下滑但全年增速仍相对较高,下半年外部环境可能会比上半年略好。

目前国内宏观政策已经开始逆向调控,政策调整的重点在于扩张投资需求,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财政政策方面主要包括结构性减税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其中结构性减税包括:一是减轻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税收负担,以带动就业和创业,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二是继续加大税收政策支持力度,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三是稳步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为完善增值税税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服务业发展。四是扩大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征税试点范围,出台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的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五是通过实施较低进口暂定税率等方式,鼓励国内不能生产或性能不能满足要求的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以及国内紧缺的重要能源、资源、原材料等产品的进口。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主要是在中西部地区扩大水利、公路、铁路等公共设施投入,支持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提高中西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在保障房建设方面中央督促地方政府加大保障房投资,同时推动保障房分配的阳光化;在商品房投资增长下滑的同时,增加保障房建设有利于保持投资的基本稳定。

下半年货币政策仍将以稳健为基调。一方面,此轮外需收缩程度相对较小,加之调控政策已经开始显现出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未来经济增速有望逐季小幅反弹,不会大幅下降,况且今年GDP增长目标已调至7.5%。另一方面,目前我国M2/GDP较高,货币存量较大,为避免通胀预期反弹和房价大幅上涨,货币供应增速也不应过快。综合考虑,货币政策将维持稳健基调,并进一步增强其灵活性、针对性和前瞻性,操作上朝着合理增加流动性并促使市场利率下降的方向继续微调。为有效缓解因外汇占款增量下降导致的流动性偏紧状况,同时也通过数量型扩张促进市场利率下行,准备金率还可能会针对性地适度下调1—3次、每次0.5个百分点。

利率政策需要同时处理好稳增长与控通胀之间、实体经济与银行业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增长有望企稳回升、全年CPI涨幅2.8左右以及年底后又可能趋于上行的情况下,存款利率实质性下调的空间并不大。而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角度来看,有再次降息的必要;同时如果欧盟等经济体再次降息,为不扩大中外利差,似有可能同步下调。但为避免银行利差过渡收窄、影响银行平稳运行,也不大可能持续大幅降息。因此,年内不排除再次小幅降息的可能,但不会形成持续大幅降息的局面。下半年将继续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引导市场利率下行。流动性增加和融资成本降低也会间接的提升住房消费和信贷需求,改变房地产市场预期。

三、当前经济增长企稳回升已露端倪

二季度以来不少数据出现了探底企稳的迹象。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5月增速明显回升到15.3%,6月略有回落但仍达到11.3%,明显高于1—4月;保障房建设推动房地产投资止跌回升,5月增幅升至18%;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21762亿元,同比增长4.4%,一季度为同比下降2.1%;1—6月份,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0.4%,增速较1—5月份提高0.3个百分点。全国一批城市住宅交易量迅速扩大,房价出现止跌反弹。6月人民币信贷达到9200亿左右;M1、M2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回升。上述这一切都说明逆向调控已经开始显现效果,国内总需求已初显回升态势。

7月PMI较6月又回落了0.1个百分点。7月通常是PMI季节性相对较低的月份,目前PMI回落的幅度明显小于前几个月,仍在50%以上运行。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与大企业不同,中小企业的PMI却出现了小幅上升。这是由于通常中小企业对环境变化的反应相对较为敏感,这可能昭示着未来经济运行会出现企稳回升。

在外部环境有所改善和国内相对温和的逆向调控的作用下,今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可能达到21%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大致为14%,出口增长10%左右,今年GDP增幅有可能在8%或略多一点。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但也不会出现V型回升。

上一篇:浅谈城市拆迁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下一篇:提高军队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几点对策